第1章 深謀遠慮,放眼全局(3 / 3)

從市場形勢來看,世界知名電腦廠商向中國進行的簡單產品輸出已有四、五年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聯想集團與港商合資成立香港聯想,將自身科技實力的優勢與港商對世界市場熟悉的優勢結合起來,實現了“瞎子背瘸子”的優勢互補,從而為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此後,香港聯想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或合資或收購,將優勢互補的策略加以推廣應用,建立了遍布發達國家的幾十家分公司和辦事處。

在國內市場,聯想集團則全力擴大聯想漢卡的市場規模,由年銷量幾千塊上升到年銷量兩萬塊,占全國市場份額50%以上。根據國內市場缺乏技術性能先進的主導電腦機型從而降低用戶投資效益的情況,選定成為美國AST電腦中國大陸惟一代理商,為中國電腦的成長、企業市場資源的建立、企業資本的積累創造了條件。

由於聯想集團第二階段成功的經營策略,進一步取得了驚人成果:

1988年,北京聯想集團銷售收入1.34億元人民幣,香港聯想銷售收入1.25億元港幣;

1989年,北京聯想集團銷售收入2.2億元人民幣,香港聯想銷售收入3.5億元港幣;

1990年,北京聯想集團銷售收入2.5億元人民幣,香港聯想銷售收入4.7億元港幣。

如果我們把這些數字與第一階段相比,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幾乎所有的數字都成十倍地上翻了。如果說第一階段,聯想還是一個“千萬富翁”,那麼第二階段已經是“億萬富翁”了。創造這個“富翁”的過程,也就是數年間完成的,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十年一劍是聯想戰略的第三階段。時間跨度從1991年初至1994年底。

談到聯想在柳傳誌的帶領下開始向市場推進戰略第三階段衝擊時,聯想人總是想起毛澤東當年談論解放戰爭時說過的一句話,由於形勢的發展,我們預計五年的解放戰爭可能提前到三年完成。聯想也就是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完成了戰略轉移。

柳傳誌當時對於形勢的分析是:

由於第二階段的成功,聯想集團發展的起點條件有了新的改善。主要表現在:一是資本實力由第一階段的上千萬發展到自有資本上億元;二是國際市場聯想電腦板卡幾經錘煉已趨成熟,國內市場對電腦整機的開發、銷售、服務已初步摸索到規律,積累了一些經驗;三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海內外經營格局和產品結構、互補性經營格局已初步形成,奠定了徹底登上國際經濟舞台,向世界名牌挑戰的基礎。

從市場形勢來看,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回升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計算機市場已進入一個高速成長和變化的時代,客觀上既給聯想集團帶來了新的挑戰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從中國國內市場來看,以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標誌的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改革舉措以及蓬勃成長的中國計算機市場,使得世界所有知名電腦廠商由產品加資本加服務輸出,到開始全麵進入中國市場。從中國電腦市場容量變化來看,中國大陸電腦的市場需求已經由當時的十幾萬台向百萬台邁進。從技術變化來看,電腦最新技術的推廣由最初的生產國傳到中國大陸需要10個月的時間縮短為一、兩個月。一場國際、國內競爭激烈程度越來越接近的商戰愈演愈烈。

柳傳誌最驕傲的是,聯想集團是一家集合了數百名中國科學院科技專家和數百名年輕知識分子的高科技企業,致力於中國企業登上國際經濟舞台迎接世界挑戰是他們的理想。為加入市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商業競爭,聯想集團提出在國際市場上全力搶占電腦板卡市場份額,在國內市場推出聯想品牌電腦並全力搶占市場份額,開始與世界知名電腦企業競爭的戰略思想。

聯想集團海外板卡搶占份額和國內市場的突破是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彙性競爭策略的體現,也是其“東方不亮西方亮”互補性產品結構競爭策略的體現。在國際市場,聯想集團利用自身科技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繼續推行性能價格優廉的競爭策略。不僅如此,聯想集團還在世界各地相繼建立20餘家分公司、子公司,廣泛發展代理商承接OEM、ODM業務,電腦板卡由1990年的月銷量5000塊提升到1994年底的月銷量50萬塊,占國際市場份額10%,成為世界五大電腦板卡供應商之一。

在國內市場,聯想集團繼1990年底試推出聯想286電腦之後,又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優勢、體製優勢、服務優勢、資源優勢,不斷跟蹤國際高新技術變化,向國內推出先進的電腦機型,銷量連續四年居國有品牌第一名,1994年銷量占市場份額10%,居康柏、AST之後列第三位,是進入銷量前五名的惟一國有品牌。在此期間,聯想集團將全國的子公司、分公司發展到位,同時發展了幾百家代理,繼而在市場通道上有進一步的發展。與此同時,聯想集團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開始立項進行計算機係統工程、通訊程控交換機的開發,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十年的發展,使得聯想集團資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聯想集團由1984年底的20萬元創業資本起家,發展到1994年資本12億元,增長6000倍。

聯想集團營業額由1985年300萬元增長到1990年5億元,增長1800倍,1995年營業額為67億元之巨。

聯想微機1991年到1998年累計銷售已超過100萬台。

聯想漢卡自1985年到1994年累計銷售15萬套。聯想電腦板卡自1989年至1994年累計銷售800萬套。至1998年4月,已累計銷售1000萬套。

評析:

知識經濟的到來對中國企業既是挑戰又是機會。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從全球發展戰略上看還有很大的差距。而聯想集團在短短十多年間發展一個年營業額30億美元的大企業,這離不開柳傳誌“謀劃全球,走向世界的”聯想戰略,“進《財富》500強”的目標更是聯想戰略的鮮明體現。

商海俠語

目光的短與近決定著登攀的低與高,登攀的低與高製約著謀劃的愚與智,謀劃的愚與智恰恰控製著商戰的成與敗。這是行走江湖的箴言,又是經營成功的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