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詞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②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③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④
【作者小傳】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今陝西渭南縣)人,貞元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通俗真切,現實主義色彩較強,佳篇甚多,對後世頗有影響。有《白氏長慶集》。
【注釋】①題目一作《賦得古原草送別》。
②離離:繁茂的樣子。
③遠芳:遠處的草。
④王孫:原指貴族子弟,這裏指出門遠行的人。
萋萋:草生長茂盛的樣子。
【今譯】原野上繁茂的野草,每年都會有一次枯萎和繁榮的時候。
即使野火也無法將它完全燒死,隻要春風一吹,它又會再次生長起來。
遠處的芳草蔓延著一直爬進古道,陽光下遼闊的綠野連接著荒城。
又要送別即將起程遠行的人,那茂密的野草此刻也似乎滿懷著離別的深情。
【賞析】這是一首詠物送別詩,是作者16歲時所作。詩人熱情地歌頌了原上野草的無窮生命力,並借景抒發了心中的感情。其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是對春草頑強的生命力進行了讚美,同樣也包含著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的生活哲理,成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