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上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哪一個不是從無名小卒做起,哪一個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若想成功,就必須注重細節,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
偉大來源於平凡
什麼叫做平凡?什麼叫做偉大?所謂偉大,是指對社會作出卓越貢獻並具備崇高的人格和品質;而平凡則是指不為大家所注意的普普通通。無論是平凡還是偉大,他們共同點都是人!沒有人生來是偉人,任何偉人都必須走過一條由平凡走向偉大的道路,即在平凡中鍛煉、拚搏,經曆風風雨雨的磨礪才最終成為偉大者。
我們都知道,偉大源自於平凡。一座座摩天高樓是偉大的,但是它卻需要許許多多平凡的墊腳石來支撐,如果沒有這些平凡的石塊,高聳入雲的大樓就會坍塌;一條攔河大壩是偉大的,然而它也是由一塊塊碎石組成的,如果沒有了這一塊塊碎石組成的鋼筋混凝土,大壩就會被衝垮……由此可見,偉大是離不開平凡的,沒有平凡,偉大也將會不複存在。
上個世紀北京清潔工人時傳祥曾經多次受到國家主席毛澤東的接見,在我們普通人的眼裏,他就是一位值得我們尊重、愛戴的偉大的人。可是你了解他的職業嗎?掏糞工!在世俗觀念裏,他的工作就很“低下”,可是他用自己一人髒換來了京城萬人淨,為首都人民創建了一個幹淨的環境。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承擔了全部的責任,麵對嘲笑和不理解,他隻是默默無聞地繼續擔負起對社會的責任。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對工作盡職盡責,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掏糞工人,他的職業是再普通不過了,然而他並不普通,因為他把掏大糞的工作看成自己的使命,這就是平凡中的偉大。
其實,平凡孕育著偉大,偉大在平凡中誕生。不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從小事做起,即便才華出眾、天賦異能、想成就一番事業也是相當困難的。
最近幾年央視評選“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範”,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在平凡中創造出了偉大。2005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順友是山區的一個郵遞員,從事的是再也平凡不過的工作。數十年來,王順友從未丟失過一封信,別人問他:“何必如此?生命難道不寶貴嗎?”他的回答令人震驚:“打從我第一次送信起,我就告訴自己‘信比命更重要’,因為在這樣偏僻的山村中,信就是村民們的命。”
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偉大的精神!他們的確值得讓我們肅然起敬。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世界上有種偉大叫平凡。”乍聽這句話似乎令人費解,而細細體會琢磨之後不禁豁然明朗。是啊,偉大出於平凡。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⑴偉大源於平凡。
正像上麵所說,沒有人生來就注定是偉大的,每個人無非都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之所以有人能成為偉大者,是因為他們有著一般人不具備的崇高誌向和為之奮鬥不息的決心和勇毅,成功麵前不驕傲,挫折麵前不低頭,源於平凡而不甘於平凡。但凡偉大者,必有包含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誌,千磨萬礪而後方為偉者。
偉大者的品質並非與生俱來,毛澤東可謂偉大,而其出身不過是一個師範學校的老師;雷鋒可謂偉大,但他隻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鄧小平可謂偉大,可他也曾三起三落……我們不難看出,許多偉大人物的背後都以平凡作為鋪墊,他們的偉大品質和非凡才能都是來源於平凡之中而又高於平凡,集眾人之長於一身,在機遇和挫折中鍛煉,在成功和失敗中成長,最終成為一代偉人。
⑵平凡中孕育著偉大。
有人說平凡是首歌,不錯,這首歌也許是很多人用一生來寫下來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凡,但就是這許多的平凡中卻又不知蘊藏著多少的偉大和崇高:黃繼光、焦裕祿、孔繁森、謝延信、韓素雲、譚千秋……從他們平凡而普通的人生中,我們不難讀懂其偉大和輝煌的生命本質,他們在公與私、進與退、貧與富等麵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了當代中國人的無比偉岸的生命讚歌。
災難是令人痛徹心扉的。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沉重的記憶。但我們也記住了這樣一個被稱做“中國最牛校長”的葉誌平!葉誌平是四川綿陽安縣桑棗中學的校長,如果不是因為地震,或者他還一如既往的默默無聞。但正是這位深深地懂得生命的價值、兢兢業業義無反顧默默奉獻、用至高無上的愛和執著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全中國!他是將危機預警機製及其演練引入校園安全的第一人!
佛教有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當北川、映秀等區域中學眾多年輕的生命在地震中被掩埋在廢墟下時,由於葉誌平校長平時將預案演練納入學校安全、由他組織的一次又一次演練使得在大地震中處於重災區的桑棗中學2300多名師生安然無恙。葉校長的偉大,更在於他將危機預警機製引入到了校園當中,啟發了更多的人和單位意識到危機預警措施的重要性,隱形的為國家各方各麵消除了眾多危機隱患,這份貢獻的重要意義才是葉校長偉大的完美詮釋。葉校長當之無愧為當代的一位平凡的偉人。
葉誌平先生自從擔任桑棗中學的校長後,就不斷地為教學樓加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緊繃的弦,教學樓不建結實,早晚會出事。出了事之後,沒法向學生家長交代,沒法向社會交代。葉校長心裏明白,除了教學樓修建結實還不行,緊急情況下讓學生有序的疏散也至關重要。
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學校對每個班的疏散路線、在教室裏怎麼疏散都作了規定。並且要求在二樓、三樓教室裏的學生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四樓、五樓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成人流積壓。在緊急疏散時,要求老師站在各層的樓梯拐彎處,防止學生因意外摔倒。葉校長還經常利用學生下課後、課間操、午飯晚飯以及放晚自習時間,在教學樓中人流量最大的時候,看學生的疏散情況,查看老師值班情況。他還規定,每周二學校各班級要進行安全知識講座,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老師專門講交通安全和飲食衛生等知識。
正是因為葉校長堅持了這些預警措施的貫徹執行,才有了0傷亡的奇跡!地震當天,老師和學生們就是按照平時的訓練秩序,用練熟了的方式進行了安全疏散。全校2300多名師生,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衝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僅1分36秒!這一切來源於這個平凡的偉人,葉誌平先生!
有人說偉大是本書,要用平凡去書寫,其每一篇章、段落、字句都蘊含著耕耘的艱辛和奮鬥的勞苦。源於平凡而高於平凡才是偉大的精魂所在。偉大是條路,它由無數平凡堆砌而成,那上麵影印著奮鬥的足跡。
在平凡的工作中磨礪自己,認識自己,因為平凡才能從平凡中更清的看明白自己的平凡。其實一個人本身就不平凡,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隻要做好最平凡的事情就是一種不平凡。
有道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隻有注重平凡中小事的點滴積累,才會有關鍵時刻的突出表現。欲掃天下者必先掃一屋,所以我們說小事要大看,切不可眼高手低,一事無成。
沙子是平凡的,卻蘊藏著寶貴的黃金;泥土是平凡的,卻培養出鮮活的生命;你的事業也許是平凡的,卻能矗立起你壯麗的人生。堅持做好你自己,總會有一天,你會發現勝利終將屬於你。也許就是堅持了那份平凡,最後才成就了你的不平凡——偉大。
偉大也好,成功也罷,最終歸於平凡而普通之中的點滴積累,古有“每從小中能見大,常從淡處見精神”,這些都說明無論怎樣的理想都要從平凡做起,一點一滴著手,絕不可好高騖遠,一口吃個胖子,要紮紮實實走好每一步,隻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方有後來的大成就。
細節決定成敗
無論是任何事情,從根本上講都是由一個個細節構成的。而決定做事是成是敗的重要因素也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
在現實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卻很少。這個世界上,細節無處不在,它微小而細致,存在於每天的生活中,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舉世聞名的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就曾說過:“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由此可見細節的作用和重要性。其實,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麵。在今天,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的管理和生活時代已經到來。
麥當勞是世界快餐行業中的老大。它之所以取得是如此輝煌的成就,並不是它有什麼絕招,而就是將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將最細小的事情做到最完美。
在麥當勞,賣出的每一份漢堡都是1.7厘米厚,賣出的每杯可樂都是4℃。這是偶然的嗎?肯定不是,麥當勞將每件事做到極致,它達到了一種最為完美的狀態。
它們的所作所為還遠不止這些,在它們的要求裏,吸管:粗細達到能用母乳般的速度將飲料送入口中,使顧客感覺最好;麵包:氣孔直徑為5毫米左右,厚度為1.7厘米時放在嘴中咀嚼的味道才是最好的;可樂:溫度恒定在4℃時,口味最佳;牛肉餅:重量在45克時其效益達到最大值;櫃台:高度在92厘米時絕大多數顧客在掏錢付賬取食品時最感方便;等待時間:不要讓顧客在櫃台邊等候30秒,因為它是人與人對話時產生焦慮的臨界點。
此外,麥當勞對薯條的寬度、炸的時間、室內溫度,甚至連一張抹布擦桌子能擦幾次要翻麵都規定得清清楚楚。
麥當勞有一句口號:“隻出售最完美的產品。”麥當勞餐廳交給顧客的食品都是標準劃一的,麥當勞餐廳對售出的食品質量有嚴格的規定。麥當勞的《管理手冊》目錄即達600頁,詳細規定了2000多種製作標準和規範。如麵包厚度1.7厘米,裏麵氣泡保持5毫米;機器切的牛肉餅一律重47.32克,直徑9.85厘米,厚0.65厘米。為了提供最新鮮、最純正的食品,炸薯條超過7分鍾、漢堡包超過10分鍾、衝好的咖啡超過34分鍾便毫不吝惜地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