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競爭中,總有幾次處於絕對優勢,也有幾次處於絕對劣勢。關鍵在於你能否化劣勢為優勢,化優勢為勝勢,化勝勢為勝果。如果錯失一次乘勝前進的機會,有時要付出半生甚至一生的代價來彌補的。
人生的許多大的失敗其實都是因為莫一個關頭當斷不斷,結果,由小錯釀成了大禍,後果不可掌控了。特別是在做事的過程當中,如果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後悔、抱怨,而應該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或者還可以轉敗為勝呢!
從教訓中獲取智慧
世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對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芸芸眾生的我們來說,摔跟頭不要緊,但我們絕對不能在相同的地方跌倒兩次。“痛定思痛”,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讓我們為成功積累經驗,從而獲取寶貴的智慧,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先來看因為小錯誤而釀成大禍患的例子:
蔣青是一家電器公司的推銷員。他去拜訪一位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客戶,但是他大聲而粗暴的關門習慣卻毀掉了這次寶貴的見麵機會。
對方的秘書將他帶領到會客室中,他心裏還在想等下如何給對方一個好印象。可是秘書已經將他關門不禮貌的信息傳達給了老板。
“老板,客人來了。”
“哦,他還挺準時的,我馬上去,我準備準備,陳秘書,他看起來怎麼樣?。”
“老板,不好說。看他衣冠楚楚,時間也準時,可他關門的聲音太大了,顯得粗暴、不太有禮貌。”
“哦,這樣啊……”
老板這樣“哦”了一聲,可能就決定了會談的失敗,輕者也會影響會談的效果。這樣,在沒有見麵之前先讓別人對你帶著一種看法,會給對方一個很不好的印象。
蔣青因為忽略了開門關門這種看似簡單卻十分重要的禮節,結果給人一種不講禮貌、粗暴的印象,這樣會大大影響辦事的效果,嚴重的還會得到對方的直言不諱的批評。
個人因為禮儀這樣的小事而喪失一個就業的機會可能對個人來說損失還不是太大,但是,因為一點小的誤差而讓人丟掉性命那就嚴重了。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返回地麵途中,著陸前意外發生爆炸,飛機上的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全世界感到震驚。美國宇航局負責航天飛機計劃的官員羅恩?迪特莫爾被迫辭職。此前,他在美國宇航局工作了26年,並已擔任4年的航天飛機計劃主管。
事後的調查結果表明,造成這一災難的凶手竟是一塊脫落的隔熱瓦。
“哥倫比亞”號表麵覆蓋著2萬餘塊隔熱瓦,能抵禦3000攝氏度的高溫,以免航天飛機返回大氣層時外殼被高溫所熔化。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升空80秒後,一塊從燃料箱上脫落的碎片擊中了飛機左翼前部的隔熱係統。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機記錄了這一過程。
應該說,航天飛機的整體性能等很多技術標準都是一流的,但就因為一小塊脫落的隔熱瓦就毀滅了價值連城的航天飛機,還有無法用價值衡量的七條寶貴的生命。
這兩個例子都是因為不注意細節,才給個人或者是國家以致命的打擊,因此,要想不把小錯誤辦成大禍患,那就要特別注意以下的方法與技巧:
①從主觀上注重細節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都沒有正確對待注重細節的人和事。有的人認為注意細節就是不夠大方、小家子氣,這都是主觀上未對細節注重的表現。因此,要培養注重細節的習慣,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隻有在思想上對細節足夠重視了,才能使自己的行為有的放矢。所以,我們要改變錯誤的舊觀念,提倡關注細節觀念。
②在生活中培養重視細節的習慣
細節就是一個表情、一句話、一個動作……細節就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中。所以,我們對經手的每一件事,從準備什麼、到如何應對都應該有一個全盤考慮。隻有在實踐中認真對待遇到的每一件事情,才能逐漸養成重視細節的習慣。
③重視細節需要堅持
有的人做事總是做不好,不是這裏出錯就是那裏出錯。他們也不是不努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堅持細節習慣的培養。一段時間做到了認真執著,一段時間就懶散鬆懈,這樣是無法真正養成重視細節的習慣的。細節是一種思維與行動意識的高效組合。培養重視細節的習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關注細節的能力就是無數個細節習慣的積累。
我們在上一章還講過,工作中要拒絕懶惰拖延,我們的觀念中往往把這當成是生活中的小事,實際上,正是這些小事,可能會你帶來嚴重的後果。
美國得克薩斯州著名的石油大亨保羅-蓋蒂曾經是個大煙鬼,抽煙非常厲害,一會不抽就要受不了。
有一次,他開車度假,在一個小旅館過夜。吃過晚飯,疲憊的他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半夜時分,蓋蒂醒了過來。他的煙癮又犯了,很想抽一根煙。他自然地伸手去抓桌上的煙盒,不料一支香煙也沒有了。他搜遍了所有的衣服口袋,甚至連行李都搜了一遍,卻沒有找到一支香煙。這時候,旅館的餐廳、酒吧早關門了,他唯一想象可能得到香煙的辦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幾條街外的火車站去買。
這時外麵下著大雨,蓋蒂穿好衣服,伸手去拿雨衣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他問自己:我這是在幹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得到一支煙?
蓋蒂下定決心不再抽煙,他把那個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了紙簍,脫下衣服換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帶著一種解脫甚至是勝利的感覺,幾分鍾就進入了夢鄉。從此以後,保羅-蓋蒂再也沒有抽過香煙。
戒煙是個小事,但我們都說煙癮難戒,好多人戒了好多次都沒有戒掉。其實就是缺少“拒絕拖延,立即執行”的信念。如果有了這種信念,就會向保羅-蓋蒂一樣,成功地戒掉煙癮。
也許,剛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做到“拒絕拖延,立即行動”很不容易。但最終你會發現,“拒絕拖延,立即行動”的工作態度,會成為你個人價值的一部分。當你養成“立即行動”的工作習慣時,你就掌握了個人進取的秘訣。當你下定決心永遠以積極的心態做事時,你就朝自己的成功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生活是最嚴厲的老師。與學校書本教育的方式完全不同,生活的教育方式是:你得首先遭受挫折,然後從中汲取教訓。大多數人由於不知道如何犯錯誤和從錯誤中悟出道理,所以隻是一味地回避錯誤。他們卻不知道,這種行為本身已鑄成大錯;還有一些人犯了錯誤卻沒能從中汲取教訓。這些都是為什麼有如此多的人總是循環往複地犯著自己以前曾經犯過的錯誤。他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在學校,你可能會因為沒犯錯誤而被認為是聰明的學生;而在生活中,你的智慧恰恰是因為你犯過錯誤,並且能從中汲取教訓。如果一個人真正從所犯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那麼他的生活就會發生改變。那麼,他獲得的就不是經驗,而是智慧了。
在犯了錯誤之後,絕對不要采取下麵的行動:
①說謊或否認、掩飾自己的行為。
說謊的人總是說:“我沒做那件事,”或者“不,不,不,那不是我幹的”,或者“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還有“我發誓……”之類的話。還有一類人犯了錯誤後,習慣於說:“噢,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情況會好起來的。”或者“出錯了嗎?哪裏出錯了?”或“不要著急,事情會如你所願的。”
②指責別人,開脫自己的責任。
這類人犯錯後往往會說:“這是你的錯,不是我的錯”,或者“如果我妻子花錢不大手大腳的話,我就不會落到如此的地步”,或者“如果沒有孩子拖累的話,我早就很富裕了”;他們也會說:“顧客隻是沒有注意到我的產品”,或者“我的雇員對我不忠實”,“他們說得不清楚”,還有“這是老板的錯”等等。還有些人會說:“因為我沒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我的事業不如意”,“如果再給我點時間的話,我會做好的”,或者“噢,我再不想變富了”,或者“人人都這樣,我為何不可……”
③半途而廢。
半途而廢的人經常說的話是:“我早就告訴過你那樣做不管用。”或者“這件事太難了,值得我投入這麼多的精力,還是換個簡單一點的吧!”或者“瞧,我都做了些什麼啊?我不想自找麻煩了。”假如一個人說:“我所得到的教訓就是再也不那樣做了”,那麼,這個人也許還沒有領悟到犯錯誤的重要性。如此多的人活在一個貧窮的世界裏,是因為他們不斷地對自己說:“我再也不那樣做了”,而不是說:“我很慶幸自己犯了錯誤,因為我從這次經曆中受益不淺”。
錯誤對於人來說,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對待錯誤。避免犯錯誤或浪費犯錯誤機會的人,不能算具備較高的智慧,在事業上的成就也會受到限製。因此,我們要善於從錯誤出得出教訓,為今後的成功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