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2 / 3)

苦熬八年後,瓦倫蒂諾的技藝日臻成熟,知名度也慢慢上來了,在同行中脫穎而出。這時,他也確立了自己的經營特色:高檔麵料,高雅華貴的風格,麵向上流社會的女性顧客。

自此,瓦倫蒂諾的生意如順風揚帆,全羅馬的女貴族都樂意請他設計時裝。他財源滾滾,也有錢打廣告了,再也不用借錢去買那點可憐的虛名。再後來,全世界的達官貴人和超級明星都以穿他的時裝為榮,看一看他的忠實顧客名單,就知道他的知名度之高:前美國總統裏根夫人南希、西班牙皇後索菲婭、伊朗皇後法拉赫-迪、著名影星索菲亞-羅蘭……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成打成打地訂購時裝,根本不在乎價錢。瓦倫蒂諾每年的營業額達5億馬克以上,被譽為“高檔時裝之王。”

任何事業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欲速則不達。恨不得馬上成功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你隻能一點點積累成功條件,一天進步一點點,就像燒開水一樣,一點點升溫,最後你的事業終究會沸騰起來。

做一個勤於動手的人

勤奮是一個人成功的“第一必須因素”。一個勤奮的人最後並不一定就能夠成功;但一個不勤奮的人,肯定不能成功。缺少勤奮這一重要的基礎,哪怕是天異稟賦的鷹也隻能棲於樹上,望塔興歎。而有了勤奮和努力,即便是行動遲緩的蝸牛也能雄踞塔頂,觀千山暮雪,望萬裏層雲。

世界上到處都是一些看起來就要成功但是並沒有成為真正的英雄的人,原因何在?原因很多,諸如沒有目標,不能夠堅持。他們不明白不付出非凡的代價,沒有艱苦的奮鬥,沒有勤奮的工作,是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他們不相信勤奮,隻相信運氣、天命。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成功源於勤奮。

懶惰的人常常花費很多精力來逃避工作,卻不願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他們以為騙得過老板,其實,這種做法完全是在愚弄自己。

麵對這種懶惰行為,有的人渾渾噩噩,意識不到這是懶惰;有的人寄希望於明日,總是幻想美好的未來;而更多的人雖極想克服這種行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而得過且過,日複一日,因為他們知道,唯有克服了懶惰的行為,自己的事業才能成功。

說起懶惰的故事很多,比如說我們經常說的“懶媳婦”就是其中一個:

某人娶了個懶媳婦,一次要外出數日,他就給媳婦準備了大餅若幹,怕其懶,故而將餅套在她脖子上,回來以後媳婦還是餓死了。原來她隻將前麵的餅吃了,而她懶到連轉動一下脖子的事都不願意做。

懶惰、好逸惡勞乃是萬惡之源,懶惰會吞噬一個人的心靈,就像灰塵可以使鐵生鏽一樣,懶惰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掉一個人。因此,那些生性懶惰的人不可能在社會生活中成為成功者。成功隻會光顧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懶惰是一種惡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負。人們一旦背上了懶惰這個包袱、就隻會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喪、無所事事,這種人完全是一種對社會無用的卑鄙之人。

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個民族而言,懶惰都是一種墮落的、具有毀滅性的東西。懶惰、懈怠、拖延從來沒有在世界曆史上留下好名聲,也永遠不會留下好名聲,懶惰是一種精神腐蝕劑,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爬過一個小山崗;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去戰勝那些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

懶惰的人最後餓死了,還成為人們恥笑的對象。勤奮真的很難嗎?不,勤奮不是誰天生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習慣。

古人有雲:“不勞而獲黃粱夢”,這句話就說明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什麼事等著就會到來。比如學習,靠的是多學多練多思,可是若是隻顧著玩,學習便會退步,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精深的業技靠的是勤學、刻苦努力,你的成績必有所進步,而整天嘻嘻哈哈顧著玩,便會一事無成。比如技術能手,靠的是爭分奪秒的勤學苦練才有今天的如此精深的技術。

說到懶惰,誰都知道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誰都想讓自己遠離這個壞毛病,讓自己變得勤奮一點,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充實一些。那麼是不是有更好的、更加有現實意義的方法呢?

首先,做一些難度較小的事或是你最愛幹的事,也可以做些你想了很久的事。不要隻看結果如何,隻要這段時間過得充實就該愉快。事情有難度成為了有些人懶惰的理由,為了克服這種懶惰,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並且是難度相對較小的事情。

其次,要保持樂觀的情緒,保持好心情是克服懶惰的一劑良藥。遇到挫折時,很多人都選擇了鬱悶或者逃避,殊不知,這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靜地查找問題或是自我解脫,或是與別人商量,哪怕爭論一番對掃除障礙都是有益處的。這個過程帶來的喜悅能使你更加好學。

最後,學會肯定自己,勇敢地把不足變為勤奮的動力。無論自己做得怎麼樣,即使隻有一點值得肯定的地方也都要記得肯定自己。學習、勞動時都要全身心投入爭取最滿意的結果。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麵。如果改變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說明或是技術不熟,或是還需完成其中某些方麵的學習。要知道,紮實的知識功底是讓你最終獲得成功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懶惰是人的一種本性,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還是有勤勞的人呢?因為這些勤勞的人都知道:隻有抵擋住懶惰的誘惑,才能用勤奮澆灌出成功的花朵。

隻要你學會了勤於動手,堅持努力了一段時間,你將發現自己很少會因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而感到遺憾。你還會發現,以堅強的毅力、樂觀的情緒,腳踏實地地實踐著由易到難、不斷更換目標的過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塞爾瑪是一位隨丈夫從軍的婦女,跟隨部隊駐紮到了沙漠地帶,住的是鐵皮房,與周圍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語言不通,還要忍受高達華氏100多度的高溫,最糟糕的是後來丈夫又奉命遠征,孤獨的日子讓她每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無奈中的她隻好給父母寫信,希望能回家。

沒想到苦苦盼到的回信中既沒有安慰她的話,也沒有催促她趕快回家的意思,一張薄薄的信紙上隻有短短幾行字:“兩個人從監獄的鐵窗往外看,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剛開始看到這幾句話的時候她心裏感到非常生氣,但慢慢地這幾行稀奇古怪的文字倒引起了她探究的興趣。於是她反複看、反複琢磨,終於悟到了父母想要對自己說的話:自己憂愁、抱怨等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總是習慣低頭向下看,於是看到的隻是地上的泥土。而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泥土,還有滿天的繁星,為什麼不抬起頭來,享受那星光燦爛的美好世界呢?

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之後,塞爾瑪開始變了:她主動地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這時她才發現其實他們都非常熱情、好客,他們還把一些珍貴的陶器、紡織品當作禮物送給她;她開始研究起沙漠中的仙人掌,一邊研究還一邊做筆記,仙人掌的千姿百態令她陷入深深的沉醉之中;她也醉心於欣賞沙漠中的日出日落以及海市蜃樓的幻影,體味著新生活給她帶來的一切。她發現生活中的一切都變了,變得使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光之中,每天都給她帶來歡樂。後來回到美國後,她根據自己這一段真實的內心曆程寫了一本名為《快樂的城堡》的書,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任何事情都要開始做才有意義。塞爾瑪開始苦惱的原因也在於無事可做,而當她理解了父母的意圖之後的積極投入才使她的未來一片光明。

日本的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說:“我青年時代,始終一貫地被教導要勤勉努力。當時我想,如果把勤勉努力去掉,那麼一個年輕人還剩下什麼呢?因為年輕人有期望,所以才要勤勉努力,這是人生的一大原則。”

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而隻知悲歎自己處境低劣的懶惰者,永遠不會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永遠隻能是一隻飛不起來的笨鳥,未來的成功隻會擁抱那些不知疲倦的奮鬥者。勤奮是成功的階梯,成功是勤奮的結果,隻要我們勤奮學習,勤奮探索,勤奮實踐,什麼事情都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