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1 / 3)

法拉第是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法拉第小時候受到的學校教育是很差的,他出生於薩裏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家裏人沒有特別高深的文化。因家庭貧困,他僅上過幾年小學,13歲時便在一家書店裏當學徒。

這是一家裝訂、出售書籍,兼營文具生意的鋪子。法拉第在那裏做學徒有機會讀到許多科學書籍。但與眾不同的是他除了裝訂書籍外,還經常閱讀它們。小小年紀的他很快被科學知識深深吸引了。他在送報、裝訂等工作之餘,自學化學和電學,並動手做簡單的實驗,驗證書上的內容。

難能可貴的是:他的老板也鼓勵他,有一位顧客還送給他一些倫敦皇家學院講演的聽講證。於是法拉第就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市哲學學會的學習活動,聽自然哲學講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學的基礎教育。

1812年冬季的一天,21歲的法拉第來到倫敦皇家學院,求見著名的院長戴維。作為自薦書,他帶來了一本簿子,裏麵是他聽戴維講演時記下的筆記,這本簿子裝訂得整齊美觀。他的這種勤奮的態度得到了戴維的賞識。戴維正好缺少一位助手,就雇用了法拉第。

同年10月,戴維到歐洲大陸做科學考察、講學,法拉第作為他的秘書、助手隨同前往。曆時一年,先後經過許多國家,結識了安培、蓋-呂薩克等著名學者,其中幾位學者很快發現了這位陪伴戴維的樸實年輕人的才華。

1813年3月,法拉第由戴維舉薦到皇家研究所任實驗室助手,這是他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開始逐步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嶄露頭角。

法拉第如此,比爾-蓋茨同樣也是如此。微軟出名,除了因為他的軟件,還因為微軟員工拚命工作而出名。但是很少有員工工作比比爾-蓋茨還要努力。從1978年到1984年,比爾-蓋茨隻休了15天假,這還包括他在網球場消磨的那四天。

工作起來不要命,早在蓋茨研製BASIC時就已經讓人讚歎了。

研製BASIC時,比爾和他的搭檔艾倫在電腦實驗室發狂地工作,經常都是24小時通宵的幹。實在是困得頂不住了,就在電腦桌上打個盹。在電腦桌上幹著幹著就睡著了是常有的事情。眯了幾分鍾之後,醒來繼續幹。

所以《跨國企業》雜誌編輯發表的一篇文章上寫道:“微軟如何保持自己的優勢?”“一大原因就是:比爾-蓋茨從來不睡覺。他是不斷尋覓新的一個來源,甚至在他現有的產品仍賺進大把鈔票的時候也不例外!”

無論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需要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循序漸進。隻要你想成功,就要記住: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如果你不想失敗,那麼就不要太性急。

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

人人都可以成功,隻是成功的方法與途徑各有差異,但有所有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進取心與奮鬥精神。因為隻有堅持才能使你一點點的進步,直到抵達成功的彼岸!

小時候,他曾因為籃球打的不好而受到別人的嘲笑,他的控球總是被斷下來,於是,他立誌要當一名籃球運動員。——20年後,他站在NBA的冠軍領獎台上,高舉著閃閃發光的金杯,麵對著成千上萬人的歡呼聲。當有記者問是什麼使他成功時,他回答道:“為了練習控球,第一個月,我每天拍球繞著家門口走了一圈;第二個月,我每天拍球繞著操場走了一圈;第三個月,我拍球到街上,一邊跑一邊拍。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才有了這麼完美的技術。”而他的名字叫——科比。

也許科比沒有天賦,但他每天努力一點,每天進步一點,一步一個腳印,終於邁向成功的殿堂。

這就像是走路,走得快的人,走了兩裏就停下來,也不能走太遠;走得慢的人,走了一百裏還不停下來,想走多遠就能走多遠。人生成功的要點,不在於你的天資多麼聰穎,不在於你的進步多麼神速,而在於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寧越是中牟地方一個農民,他覺得耕田種地太辛苦了,就向朋友請教說:“怎樣做才能擺脫這種苦差使呢?”

朋友說:“最好的辦法是讀書。讀二十年書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寧越說:“我想用十五年實現這個目標。別人休息,我不休息;別人睡覺,我不睡覺。”苦讀十五年後,寧越因學識淵博,被周威公聘為老師。寧越資質一般,但能夠持之以恒地學習,最後成為天子的老師,不是很合情理嗎?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力量薄弱的小人物,隻要能夠堅持不懈地向著目標進發,每天進步一點點,一樣可以成就大事,完成大人物所不能完成的事。

日行千裏而一勞永逸,不如日行百裏而勤力不輟。無論你的起點多麼低,隻要不停留在今天的成就上,你的人生都將達到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後來靠著自學成為畫家,然而他始終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不斷汲取曆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風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一生中,畫風至少變了五次!即便他已到80高齡,還每日揮毫不輟。有時,來了客人或他身體不適,不能作畫,過後他也一定補畫。正因為齊白石在成功之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了獨特的流派風格。

自滿將導致停滯,它是前進的終點。但是,你想取得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功,你就永遠隻能將現在當起點,不能因已有的成就誌得意滿。否則,你很快就會被那些更勤奮的人超越,成為落伍者。永遠不讓“發動機”熄火,在取得一點成就後,不斷地給自己加壓,以更大的熱情去獲得新的成就,這正是成功的要點。

有抱負有誌氣的人必須腳踏實地,想要成功就要付出代價。除了艱苦奮鬥外,還要敢於麵對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的奠基石。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後都隱含了無數次的失敗。

人生不是一條坦途,而是一條充滿了挫折和失敗的旅途。假如沒有了失敗,人類也許就不會有進步,不會前進。每個人都會在一生中麵對多次的失敗,失敗雖然令人沮喪,但它卻能磨煉人的意誌,還能讓人頭腦清醒地接受新的挑戰。如果你正視失敗,在麵對失敗時,能夠意誌頑強,經得起失敗的挫折,那麼你就會因為不停地進取而抓住成功的機遇。

有人曾問愛迪生,在製造鋅電池時,他失敗了那麼多次,為什麼還要試驗。愛迪生回答道:“失敗?我可沒有失敗,我現在已經知道了一萬種行不通的辦法。”

愛迪生對於成功與失敗的心胸及其奮鬥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楷模!人生好比旅行,辛勞和苦難就是我們必須付的旅費。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收獲都需要你有相應的付出。一個人要想領略美好的景色,就要登上山之巔、海之涯。而在這攀登、前行的過程中,需要有優秀的品質做保障,需要有頑強、執著和勇猛向前的意誌做動力。

要想每天進步一點點,必須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圍爐夜話》說:“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就不能長進;把自己看得太低了,就不能振興。”介於兩者之間,終身學習,即可增進才幹,振興事業。

瓦倫蒂諾曾在“世界時裝之都”學習服裝設計與製作技藝,學成後,他回到祖國意大利,在羅馬開了一家時裝店。他認為自己師出名門,肯定很快會生意興隆、名聲大噪。沒想到,一年過去了,他和他的時裝店還是默默無聞,他的生意也十分清淡,以至連最便宜的公寓都住不起,隻能借住在母親的一位朋友家裏。

他思考生意不利的原因,認為肯定是因為自己沒有知名度。於是,他決定舉辦一個時裝表演會,靠宣傳炒作來提升知名度。他借了不少錢,將表演會的場麵布置得很不錯,然後遍發請柬,邀請名流士紳來參加。沒想到,應邀而來的人寥寥無幾,服裝一套也沒有賣出去。他的知名度沒有提升,反而成為笑柄。

時裝表演會的失敗,使瓦倫蒂諾很受打擊,鬱悶了許多天。但他卻不是一個輕易服輸的人。他重新振作起來,決定踏踏實實地經營自己的生意,再也不對投機取巧的方法抱什麼指望。這次失敗,使他悟到一個道理:做生意需要名氣,但名氣卻不是宣傳出來的,需要真正的實力作支撐,否則顧客是不會買賬的。不錯,他設計的服裝是很漂亮,但像他這個檔次的服裝設計者多如牛毛。他並不出眾,若想取得真正的突破,必須使自己的實力超出別人之上。

自此,瓦倫蒂諾開始潛心研究服裝設計與製作藝術。他利用一切機會向別人學習。不管是服裝大師還是街頭藝人,隻要有一技之長,他就要學到手。甚至名師打蝴蝶結的一個手勢,他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細心揣摩。凡有時裝表演和展覽會,他手頭再拮據也要買票參加,以便向同行們學習寶貴經驗。他暢遊在服裝藝術的海洋裏,渾然忘了生意的艱辛和生活的窘迫。正如他後來回憶說:“整整八年,我一直是個窮裁縫……不過少一點錢,也少一點雜念,可以集中精力探索贏得競爭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