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無形資產(3)(1 / 3)

(5)深入研究無形資產價值評估和商譽問題。無形資產難計量性是從事無形資產研究的動力之源,尤其在對自創無形資產的自我價值計量上。根據目前會計準則,自創的無形資產在研究開發成功之時,才可以將依法律程序取得了無形資產(依法界定為無形資產)時發生的注冊費和律師費予以資本化。現實狀況是除少數一些無形資產可以有法可依外,許多無形資產界定即無形又缺少法律依據。故是否可以作為無形資產人們仍心存疑慮,如企業的組織資本、社會資本等,理論研究中已經提出了一些評估方法。作為一種突破,當發生企業購並活動,確定被並企業價值時,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成為了一種急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在企業購並過程的價值評估中,出現兩個主要問題:第一、原來不確認、沒有確認的無形資產,如何評估出無形資產的價值。如當前國有企業改製過程中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流失的原因之一就是評估中無形資產被忽視或低估(忽視是指大家均知道企業中存在重要的“無形資產”,但會計記錄的賬麵不存在,低估是指評估出的無形資產價值遠低於該無形資產的內涵價值或公允價值)。第二、企業購並中發生的商譽問題和企業經營中自創商譽的問題。

商譽問題是傳統無形資產會計研究中研究最多的問題,主要圍繞商譽本質、商譽的會計處理、商譽攤銷問題展開。有觀點認為應當將人力資本會計從商譽中分離出來,因為商譽概念中包含了人力資本作用的因素。有人認為應當將商譽從無形資產準則中獨立出來,單獨製定商譽會計準則。有人認為應當對自創商譽進行會計處理,並提出相應的自創商譽的評估方法。有人則從合資、合夥企業投資、退夥方麵提出核算自創商譽的必要性。對負商譽,有觀點認為應當區分調整性商譽、暫時性商譽和長期性商譽分別進行會計處理。普遍認為,對商譽不應進行攤銷,而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6)在土地使用權和其他權利方麵。研究者認為土地使用權是否轉入相應的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應當區別是一般企業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其他權利方麵,《會計研究》發表兩篇文章值得大家思考,一篇關於汽車牌照的會計核算方法探討(邵紅霞等,2003),另一篇關於用益物權的會計探討(馬賢明等,2004)。對這兩種權利,無形資產應當如何應對,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2.關於人力資源會計

人力資源會計指涉及人力資源、人力資本會計或人力資源價值會計研究的內容。目前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研究:(1)人力資源會計;(2)人力資源價值及其計量;(3)人力資源評估;(4)人力資源財務。相對而言,籠統進行人力資源會計研究占多數,可能原因在於資源的難計量性。基本觀點如下:

(1)人力資源會計方麵。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在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而且符合資產的定義,應當將人力資源納入會計報表體係。研究者分析了人力資源成本會計、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和人力資源權益性質,提出了將人力資源納入核算後的會計報表結構。還有研究者從人力資源難抵禦財務風險性、貨幣計量困難性和納入後帶來的道德風險、會計核算前提出發,否定了將人力資源納入會計體係的可行性。

(2)人力資源價值及其計量方麵。人力資源價值可從投入(成本會計)和產出(價值會計)兩個角度計量。多數研究者從產出角度提出了計量人力資源價值的數學模型,具體又分為人力資源群體價值模型、人力資源個體價值模型、人力資源分配價值模型、人力資源績效價值模型、人力資源未來群體價值模型和人力資源未來個體價值模型。有的從影響人力資源價值多因素角度設定眾多參數,設計貨幣計量模型。也有研究者從非貨幣計量角度設計模型及其參數,對人力資源進行價值計量。

(3)人力資源評估實質是人力資源價值計量的延伸。有觀點認為,可以構造實物期權,運用期權定價理論對人力資源價值進行評估。有的認為,由於人力資源評估對象具有典型的無形性、不確定性和市場不成熟性,對人力資源評估應當在綜合運用已有人力資源評估方法基礎上,用不確定性支付方法解決人力資源評估中存在的問題。而有人認為企業重構重點是人力資本重構,可以通過經濟效益評估和非經濟效益方法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