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了?”劉清荷見孩子精神不錯,隻是一直在打嗝。
年輕婦人道,“孩子一直在打嗝,也有兩日了,我給他喝了許多水,都止不住,還是沒停下來。”
劉清荷知道喝水是個民間法子,有時候也確實有用,但一直打嗝不止,劉清荷以為應該還有別的原因,也就先給孩子把脈。
“孩子有便秘嗎?”劉清荷問年輕婦人。
年輕婦人點頭,“有,也有兩三天了。”
劉清荷聽罷便可以確定道,“孩子有些胃熱,是胃熱導致的胃氣上逆,服用竹葉石膏湯即可。”
年輕婦人也不知劉清荷說的這個湯是否有用,但既然她是大夫,便也隻能信她,便連連點頭稱好。
“大夫,這診金是多少?”
劉清荷看了眼婦人和孩子的補丁衣衫,便搖頭道,“不用了,你去拿藥即可。”她開了方子,並在方子上寫下診金她付。
可年輕婦人卻不知,她一聽不用給銀子隻就道謝,牽著孩子轉身去抓藥了。
後麵又來了兩人,均是男子,一人傷了腰,一人傷了腿,劉清荷見兩人也是衣衫襤褸,便也是同樣的做法,沒有收兩人的診金。
所以半日下來,劉清荷沒賺到診金,反而還賠了些,這讓東家不解之餘也有些不滿。
“劉大夫,雖說你這般做,我醫館是沒什麼損失,可我還是奉勸你一句,該收的診金還是得收的,莫破壞了同行規矩。”雖有不滿,但東家對著劉清荷說話還是很客氣的。
劉清荷也能理解這醫館東家自有他的考慮,便抱歉道,“也是我考慮不周,多謝你提醒。”
醫館東家笑了笑,“無妨,醫者仁心嘛,這中午時分,你可以先休息了。”
劉清荷打算回去吃飯,下午再過來‘上班’,可當她回到家後,卻發現陳氏與劉媽都不在。
“我娘人呢?”劉清荷掃了四周,確定屋裏隻有半夏在。
半夏搖了搖頭,因著劉媽也沒告訴她,便跟著陳氏出門了,所以她並不知道兩人去了哪裏。
“姑娘,我看鍋裏有饅頭,米粥和紅薯,我們午膳就吃這個吧。”
劉清荷點頭,正準備去廚房舀碗粥時,陳氏帶著劉媽回來了。
兩人臉上的喜悅是遮都遮不住,並且一見到劉清荷,陳氏和劉媽還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笑。
半夏好奇,便問道,“夫人如此高興,可是有喜事?”
“確有喜事。”陳氏故作神秘,隻一雙眼睛若有所指地看向劉清荷。
“與姑娘有關?”半夏猜測道。
劉媽點頭笑道,“我們家姑娘要與宋府二公子成親了。”
“啊!”
“啊?”
半夏與劉清荷雖是同時‘啊’,但一個是驚喜,一個是沒想到!
“娘,你去了宋府?”其實劉清荷不必問都知道,可昨晚她已經很明確不願嫁人,更不必說是嫁進宋府了,所以她此時有些生氣。
陳氏現在心情極好,也就完全忽略了陳清荷不滿的語氣,而且因著剛剛她也沒想到宋大善人宋尹竟是一聽到她是劉時平的妻子後,也是頗為激動,而後陳氏有些忐忑地說明來意,正想著宋尹可能不會承認的時候,沒想到對方也沒忘記這個親事,竟是滿心歡喜的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