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克斯—斯賓塞百貨公司同為百貨零售企業的美國“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采取的也是同樣的經營宗旨,甚至在對待顧客和職工的優惠方麵更有過之,並將這種恩澤施向整個社會,做到了與整個社會的和諧共存。
希爾斯·羅巴克公司總裁朱利葉斯·羅森沃爾德是通過投資而擔任該公司總裁的。他是一個德國移民的兒子,曾在叔叔的百貨公司工作。後來希爾斯·羅巴克公司融資的時候,他以37500美元的投資,占融資總額的1/4進入公司董事會,1910年原公司總裁、公司的創立人理查德·希爾斯退休後他任新總載。現在,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已成為美國最大的企業之一,每年收益為5億美元;羅森沃爾德也以價廉物美為其經營宗旨。公司銷售的商品有許多都是企業集團自行生產的,因此成本可以降低,而質量也得到了保證。但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的真正本錢還是羅森沃爾德製定的十條規定:不滿意,可以退貨。這條商業最高道德的最實在的體現,現在已經被許多商店所標榜,但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的。羅森沃爾德很可能是第一個將商業信譽捉到了這樣的高度的人。
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以其商品質量、價格、信譽還有對市場的精確預測,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歡迎,公司的商品目錄在羅森沃爾德逝世前已發行了4000萬冊,幾乎每個美國家庭都可以見到。觀察家認為,這一連續出版的商品目錄幾乎構成了美國的一部社會史,從中可以探視到美國人審美趣味和願望的發展,而這種發展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希爾斯·羅巴克公司預測到、甚至造就的。
希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經營良好,贏利豐厚。羅森沃爾德最初投資37500美元,30年後其資產達到了1.5億美元。在這樣的財力支持下,羅森沃爾德廣泛從事慈善活動。他曾為28個城市“基督教青年聯合會”和美國南方的一些貧困地區建立鄉村學校提供資助,為解決芝加哥黑人的住房出資270萬美元。另外,他還分別為芝加哥大學、芝加哥科學和工業博物館贈500萬美元。1917年,他創立了擁有3000萬美元基金的“朱利葉斯·羅森沃爾德基金會”,並規定基金必須在他去世之後的25年內用完。
猶太商人篤信一個信條:猶太人生活在哪裏。就應該在哪裏生根。他們不但誠信經商,更與非猶太人和諧相處,甚至用自己的財富和實業去幫助和庇護猶太同胞或非猶太人,他們相信,隻有以誠相待,取信於人,猶太人才會擁有朋友,而不是到處樹敵。
巴基斯坦前總統阿尤市·罕曾經說過:“誠信猶如一根細絲,一旦斷了就很難把它接上。”這個比方恰如其分地說明了信守諾言的重要。言而無信,逞一時的口舌之能,貪一時的風光,隻能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隻有那些恪守誠信的人才能受到別人的歡迎。
2.每次生意上的合作都是初交
生意場上最忌諱的就是輕信別人。
中國有句成語:“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它提醒人們做事千萬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因為有多次經曆後,就不再那麼警惕了。在商業活動當中;商人之間都以利益維係,一旦不注意,就可能受騙上當。金錢的關係往往會把人的良知和道德扭曲,因此我們看到了那麼多的商海騙術上演,一方可能由巨騙變成巨富,而另一方就可能傾家蕩產、並欲告無門。
在猶太人的生意經中有條叫做“每一次都是初交”,講的就是“切忌輕信”,意思是要把每一次生意都看作與對方第一次打交道,不要因為對方先前與你有來往就放鬆警惕,更不能被對方表現的真誠所迷惑。
在這方麵,猶太人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呢?
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有一顆純潔的心,他們並不知道世界的真實麵目,隻覺得世界很美好,世界在他們心中就像一片蔚藍的天空。他們不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圍所有的人。如此天真單純的人,當然是無法應付複雜的社會的。猶太人的習慣是不相信任何人,甚至連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也不相信。
於是,這些父母便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世界是複雜的,絕不能輕信任何人。
有這樣一則故事正好說明了猶太人的教育法:
3歲的約翰,有一天和姐姐在客廳裏玩得正高興。這時,爸爸剛從外邊回來,把約翰放到壁爐台上,然後鬆手道:
“約翰,跳到爸爸懷裏來。”
約翰因爸爸也和自己玩,顯得很高興,笑著往爸爸懷裏跳。可是,當約翰快要落到爸爸懷裏時,爸爸卻突然抽回了手。約翰自然就落到地上哇哇地哭開了。“爸爸真壞!”父親則笑著站在一旁,以嘲弄的眼光望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