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猶太人的學識跟你不一樣(2)(1 / 3)

同樣的,猶太人覺得人生成敗的關鍵就在於利用和把握時間。特別是對一個商人來說,要賺錢,首先就要考慮好如何合理地安排好時間,這樣才能集中精力經商。猶太商人把時間看得十分重要,在工作中往往以秒來計算時間,分秒必爭。在他們看來,時間和商品一樣,是賺錢的資本,可以產生利潤,因此盜竊時間,就等於盜竊商品,也就是盜竊了金錢。

沒有什麼比時間可貴,也沒有什麼比會節省時間更重要。不愛惜時間,不珍惜時間,隻會讓自己失去更多機會。

3.學問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人說:我的年紀太大了還學什麼?或者,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學習。這對猶太人說來,都是不可思議的事。

在猶太人看來,不管一個人到了多大歲數,也不論他多麼貧窮,隻要他是人,就可以學習。因此,猶太人認為人們可以透過學習保持“青春”,保持年輕人的心態;還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財富”,取得精神上的富足。

“忍凍學習的西勒爾”的故事,是一個為猶太人熟悉的故事。

名垂千古的西勒爾年輕的時候,抱著一個很大的希望,那就是專心致誌研究《猶太教則》。可是,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裕的金錢,他的願望顯得有些遙不可及,因為他實在太窮了。

在左思右想之後,他終於發現了一個可以完成心願的辦法:拚命地工作,靠工錢的一半過活,把剩下的錢送給學校的看門人。

“這些錢給你,”西勒爾對看門人說,“不過,請你讓我進學校去聽課。我很想聽聽賢人們在說什麼。”

在幾天之內,西勒爾就靠著這種辦法聽了不少課。可是他的錢實在太少了,到最後他連一片麵包也買不起。這時候,讓他感到難受的並不是饑餓,而是看門人堅決地攔住了他,不再讓他走進學校一步。

怎麼辦呢?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沿著學校的牆壁慢慢爬上去,然後躺在天窗邊。這時候,他就可以清楚地看見教室裏麵上課的情形,也可以聽到教師講課的聲音。

安息日前夕,天寒地凍,冷風刺骨。在第二天,學生們照常到學校去上課,屋外陽光燦爛,可是屋裏卻漆黑一片。學生們很納悶,為什麼那麼暗?

原來,西勒爾躺在天窗上,身上積了一層白雪,已經被凍得半死。他在天窗上已經躺了整整一夜了。

從此以後,凡是有猶太人以貧窮或者沒有時間為借口不去求學,人們就會這樣問:“你比西勒爾還窮嗎?你比他還沒有時間嗎?”

《猶太法典》中有這樣一些話:

對於像孩子那樣學習的人,我們把他比做什麼呢?就像用墨水在新鮮潔淨的紙上書寫。

但對於像老人那樣學習的人,我們把他比做什麼呢?就像用墨水在破舊不堪的紙上書寫。

世界隻為了學童們的呼吸而持久存在。

學童們決不能忽視他們的學業,即便是為了建築神廟也不行。

沒有學童的城市終將衰敗。

隻要是活著,猶太人總是不停地學習,因為對猶太人來說,學習是一種神聖的使命。

有一本名叫《虔誠者的書》,記載著古時候猶太人的墓園裏常常都放有書本。因為他們認為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死者就會從墳墓中爬起來看書。

雖然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但是猶太人對求知的態度是:生命是會有終結的,但學習卻不會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