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前往火星和宇宙燈塔(2 / 2)

金屬艙壁上開了一個兩平方米的虛擬窗戶,計算機通過艙外壁的密集的納米光傳感器將外麵的影像傳到了裏麵的虛擬窗戶上。在宇宙飛船的外殼上開太多的孔洞是個不明智的選擇,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太空飛船的結構不受到破壞。

太空飛船中的夜晚來臨了,房間裏的光線慢慢的變得昏暗起來,現在是晚上六點。羅伊隨手打開了天花板上的水晶照明燈。

星際航天公司為了調整乘客的生物鍾,模擬了目的行星的晝夜時差。奧林匹斯號每天淩晨六點標示黑夜的生活住宿區先是會慢慢轉變為魚肚白般灰亮的模樣,然後到了六點半標示日出的生活住宿區會突然大亮。

羅伊百無聊賴地坐在靠窗戶的火星沙發上,點開個人終端,他的眼前彈出了一幅長方形的全息視屏。瀏覽了一遍共和國地球頻道最近的新聞動態,除了頭版頭條一個人氣很紅的娛樂明星在大搞緋聞三角戀,引起兩方狂熱的粉絲激烈罵戰以外,最近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奧林匹斯號太空船已經飛了有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到了共和國領域的哪個位置,現在應該快到海王星了吧。羅伊用個人終端通過無線信號鏈接到了飛船上的太陽係星際導航係統,調出了奧林匹斯號目前的飛行軌道、飛行時間和飛行姿態。

觀察天空中太陽的升落和星星的移動,這是人類文明開啟以來就出現的天文定向導航方法。天體能夠定位導航的常識啟迪了前人的創造性思維,於是在兩百多年前,古人利用人造衛星構成一係列環繞地球的導航星座,創造出了全球定位係統。

如今人類的活動範圍擴大到了太陽係,各種各樣的太空飛船來往於各大行星之間,以往淘汰的古老導航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星際遠航和深空探測的需要。

與此同時,燦爛的星空又一次激發了人類的靈感,天文學家在充滿神秘的宇宙中發現了天然的導航衛星—脈衝星。

脈衝星是高速自轉的中子星,轉速具有極其穩定的周期性,每百億億年才有1秒的誤差。而地球上最精準的鍶光鍾每2億年有1秒誤差。它從北極和南極釋放出兩股強射束形式的電磁輻射波束,就像磁鐵從兩極發出的磁力線。由於脈衝星的磁極不會與自轉極的旋轉方向對齊,所以它的射束會旋轉擺動。

當它自轉時脈衝信號光束會像燈塔的探照燈一樣掃過,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閃光相當於“地平線上的燈塔”。每當脈衝星自轉一周,射束便會有規則地掃過太陽係。當這束“光線”掃過德薩成像器的時候,星際導航儀就收到了信號。

太陽係星際導航係統由周圍直徑五百光年內的一百二十顆毫秒級脈衝定位星構成,每十顆脈衝星編製成一個定位星座目錄,通過飛船上的脈衝導航儀接受信號輻射,經過工程師的不斷改進,目前星際導航係統的定位誤差在二十米左右。

通過得知飛船的初始位置的速度,對脈衝星自轉相位進行探測,把太陽作為一個固定的參考點,通過複雜的算法得出飛船在宇宙空間的三維空間坐標,同時還能計算出飛行器的速度。確定脈衝星電磁波抵達太陽係質心的時間實現航天器確定導航參數。

它的基本原理是以同一個脈衝信號到達太陽係質心的時間與到達航天器的時間差為觀測量,構造脈衝星導航測量方程;該方程有4個未知數,包括3個位置坐標分量和1個時鍾偏差量;通過同時探測4顆脈衝星,或每個弧段觀測1顆脈衝星並結合航天器軌道動力學模型,求解出4個未知數。

“飛船飛行時間:四個小時,飛船飛行速度:百分之十的光速;飛船飛行姿態:俯仰平穩;飛船剩餘路程:四十二個天文單位;飛船剩餘時間:五十六個小時。羅伊盯著全息顯示屏上奧林匹斯號的導航參數,嘴裏不自覺的讀出了聲。

宇宙中的一百二十顆脈衝星如同一百二十座宇宙燈塔,指引黑暗海洋中太空飛船以正確的航向路線,讓太空船員們免於迷失在無邊無際的宇宙。

奧林匹斯號飛船宛如一隻巨大的黑色抹香鯨,在午夜般靜謐的星際海洋中滑行,掠過古老安詳的海王星,遊入了一片又一片的虛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