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不會對你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快樂與否,不是取決於自己財富的多少、自己的美貌程度或是自己的地位如何等外在因素,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這一內在因素。人們常說“好心態才有好人生”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無論他多富有,多美貌或地位有多高,如果他對生活哭喪著臉,那麼他的生活也不會多好。
蘇菲擁有美好的生活。她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住豪華公寓,從來不用為錢發愁。而且,她年輕、聰慧、漂亮。路易是她的朋友,路易覺得和蘇菲一起外出是一件樂事。在餐廳裏,路易會看到鄰桌的男士頻頻向她注目,鄰桌的女士為她而相互竊竊私語。有她的陪伴,路易感覺很棒。她讓路易由衷地認為做男人真好。
當別人羨慕的目光從蘇菲身上移開時,蘇菲開始向路易講述她悲慘的生活,她為減肥而跳狐步舞,她為保持體形而做的努力,以至於得了厭食症。路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位美麗的女士真實地、深切地認為自己胖而且醜,不值得任何人去愛。路易安慰她說,她也許弄錯了。事實上,這世界上一半的人為了能擁有她那樣的容貌,她那樣的好運氣和生活,寧願付出任何代價。不,不,蘇菲悲哀地揮著手說,她以前也聽過類似的話。她知道這話隻是出於禮貌,隻是一種於事無補的慰藉。而路易越是試圖證實她是一位幸運的女孩,她越是表示反對。蘇菲對她生活的總結就是“糟透了”。
對生活的期望不要太高。生活賜予我們的越多,反而我們會覺得擁有的越少,然後,我們對生活的期望值也就越高。想像一下蘇菲擁有一切,金錢、容貌、智慧……但就因為身材這一小問題使她對生活的看法大變。而她應當知道:生活並不完美,而且生活從來也不必完美!隻要想一想生活是多麼風雲變幻,我們就應該明白了。
許多人都聽過“超人”克裏斯托夫·瑞維斯的故事。他曾經又高又帥,健壯、知名而且富有。可是,一次,他不慎從馬上跌落下來,摔斷了脖子。從此,他就高位截癱了。雖然現在,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不過,瑞維斯和蘇菲的不同在於:他感謝上帝讓他保留了一條生命,使他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為殘疾人事業做努力。而蘇菲則是為她腹部增加或減少了幾毫米厚的脂肪或喜或悲著。兩人之間對生活認識的不同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心態問題。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塞爾瑪陪伴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裏,她丈夫奉命到沙漠去學習,她一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天氣熱得受不了。即便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是華氏125度。那兒沒有人與她聊天,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塞爾瑪太難過了,就寫信給父母,說要拋棄這一切回家去。而她父親的回信隻有兩行,但這兩行信卻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
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星星。
再次品讀這封信時,塞爾瑪覺得大受啟發。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有了這個念頭,塞爾瑪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熱情而友善。塞爾瑪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的、舍不得賣給觀光遊客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還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甚至尋找到了海螺殼,要知道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當這片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最後,那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塞爾瑪興奮、留連忘返的奇景。
那麼,是什麼使塞爾瑪對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呢?
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隻是塞爾瑪的心態改變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遭遇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的新世界興奮不已,並為此寫了一本書,將書以“快樂的城堡”為名出版了。我們可以說,她終於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星星”。
生活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我們為何不能快樂地對之一笑呢?生活從來都是真實的、誠懇的,所以,我們不妨用自己的笑臉來換回生活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