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142章 大結局(2 / 3)

陽春四月中旬,已經出了月子的宛清,一邊帶著孩子一邊給著大房操辦著續弦的大事。

孩子很是可愛,商老夫人倒也很是喜愛,見宛清忙進忙出的為著大房之事奔波,倒也對她改變了些看法,對待起她來,倒是又親近了幾分。

五月初的宛清接到了商影的第一封家書,倒似不似從前那樣隻用幾個字來概括,而是洋洋灑灑的一大篇幅。

信中故意有和直白的話語,讓她能夠看懂來,說了些想念的話,又掛念家中小兒,如今邊關戰事吃緊,以求得快快完戰,好回到家園等等。

宛清將收到的信;輕聲細語的讀給了小兒聽,如今才兩月大的孩子,躺在那裏睜著大大的鷹眼,認真的聽著,不哭不鬧的。讓人很是喜愛。

六月末

給大房商正重新看的一戶大戶旁枝的庶女嫁了進來,之所以得有這門親事,不過是人家看著如今二房這邊如日中天,以期得以一點子掛連,盼著以後二房飛黃騰達以後,能有一絲沾親帶故的關係。

新嫁娘第二天認親晏,宛清帶了小兒去跟著商老夫人去往老宅。

見那著了正裝不過十六七歲的女子,很是嬌豔。且劉氏跟在她的身後,又一次的恢複了往日裏撲素的裝扮,不起眼的似不存在一般。

再看商正,倒是滿臉透著滿意,在繞過屏風之時,還小心翼翼的牽著她的手來,當真是演繹了一段夫妻情深。

喝過兒媳茶後,便是妯娌相互拜見送禮之時。

她倒是有心的送了宛清兩條絲手絹,並一把冰骨玉扇,送了小兒一塊刻有鬆山石的墨玉配。

宛清亦是回了她一對羊脂玉手鐲,並一根赤金石榴抱子簪子。見她接手簪子過後臉紅不已,當是十分滿意才是。

過後便是去往祠堂拜祖,再來就是認親晏。

商府在京都幾乎沒有所謂的親朋,是以也就隻有自家人在一塊吃頓晏席。

日子倒是這樣平靜的過著,宛清無事可做的時候,便帶著小兒去往洛府陪陪嫂嫂,陪陪父母。

小兒一天天的張大,百天隻平淡的洛府商府兩府之人過來吃吃晏,倒是又一次的接了封商影的家書。

除了念給小兒聽外,宛清還特意學寫了繁體字來帶筆,不過是請他保重身體,小兒、母親都盼著他歸罷了。

待到他再來信問著她,可否也盼他歸時,她隻在信中略略帶過的說道:大家都在等爺歸來。

自然不知這話讓遠在邊關的商影,多多少少有些失落。

待到小兒一周歲之際。

他到能偶爾的崩出個爹娘的單字出來,早早的幾天之前就接了信的宛清知道,如今戰事膠著,且景王投靠了蠻族大王。正慫恿著蠻族大肆進攻著。也知這個周歲晏,他是沒辦法回來了。

因著小兒出生之時,還來不及取名,親爹就被派上戰場了,是以宛清在周歲這天隻給他取了小名。

長青,諧音卻是長情,隻盼著他的父親,這一別經年的,別在又帶了個什麼小妾之類的回來就好。

商老夫人卻解讀成了青山長在的意思,倒也滿意。

第二年的小兒生日,長青已經會顛顛的小跑幾步了,倒是說話也流利了幾分,每回娘親讀著爹爹的來信,倒是十分專注,小小年紀成天嘴裏叫著:衝啊、打啊,殺敵之類的話語,倒是逗得商老夫人大笑不已。

宛清則是望著天際,失笑搖頭,原以為不過是一時失心,時間長了就能找補回來,卻不想這一別兩年的,倒是越發的思念於他了,如今的戰事倒是大齊戰了上風。今上倒是想趁此一舉直指蠻族王庭,擴大疆土,活捉了景王。

是以這場戰役還在持續著。

小兒三周歲時,已經會跑會鬧了。院中的丫頭們大了的也配了人,當初因著那事,而不願出嫁的綠纓、夏柳兩人倒是梳起了青絲,做起了長事媽媽,說是要長留在了宛清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