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必須常常反省和改進自己(1)(2 / 3)

在人生的旅途中,正確衡量自己的能力,準確估計對手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高估自己,低估別人。是人性中的一大弱點。藐視別人、自以為是的結果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於人生成功來說,才能隻是一件工具。精良的工具讓人羨慕,但隻有用它幹有益於人的事時,才會受人真心稱道。有些人憑借才能獲得了別人的承認,卻不知道別人真正認同的是他們對才能運用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才能本身。因此,他們過於相信自己的才能而丟掉了原本運用的方式方法,所以走向了反麵。

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發現斯坦福大學使用納稅人的錢做一些與研究無關的事,諸如購買快艇和為校長約瑟芬的新偶舉行招待會。事情敗露後,約瑟芬不願為此道歉,反而狂傲的聲稱政府的基金可以用來支付與研究有關的“間接開支”,諸如餐巾、桌布和他家裏舉行的晚會。他傲氣十足地說:“哪怕是我家裏的一朵鮮花也與研究有關。”

約瑟芬自鳴得意的辯解引起一片嘩然,一位斯坦福大學的職員說:“他似乎認為無論他做什麼都是正當的——隻要是他做的。”然而幾個月後,約瑟芬就被迫辭職了。

約瑟芬能當上著名的斯坦福大學的校長,其才能想必不凡。

可他忘了,將他推上校長寶座的,是他對這所大學所作的貢獻,而不是損害。但他的行為轉向後,它造成的影響就變質了。人們或許仍然羨慕他的才能,但還是毫不猶豫地拋棄了他。

不管是出於成功、得意還是失敗、失意的時候,都要認清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的人才會更上一層樓,攀登更高的山峰,否則。隻能是井底蛙,不知天高地厚,不能更進一步。

莫泊桑神情沮喪,在屋裏踱來踱去。“嗨,我真白活了!真的!”

“您怎麼啦?”朋友吃驚地問他。

“剛讀完列夫,托爾斯泰的《伊凡·伊裏奇之死》。”莫泊桑指指桌上的一部小說。

朋友對莫泊桑說:“當然,托爾斯泰的這部小說是寫得不錯的,但是,您的小說並不亞於他!”

的確,莫泊桑曾寫過不少的長篇小說,尤其短篇小說寫得又好又多,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聽了朋友的話,他搖搖頭,說:“你別說了,我差遠啦。今天我再一次地讀了它——”

莫泊桑指著桌上托爾斯泰的那部小說,感慨萬千地說:“我發現我的一切活動都毫無意義,我那十卷書也完全算不了什麼。”

朋友恍然大悟了,他雖然感到莫泊桑對自己的評價是不符合實際的,但他卻沒有再辯解,他認為:莫泊桑能夠在大有成就之時還說自己是無知的,這正是他獲得巨大成功的奧秘。對此隻有尊敬而已。

莫泊桑認為自己的文章不算什麼,就是說自己根本沒有領會寫作的要領,其實也不至於,但是這種勇於審視自己,發現自己還有不足的精神卻是很可貴的。人貴有自知之明,有成就者應該如此,沒有成就者尤其應該如此,這是一種人生品德。

把弱點轉化為優點

我們不是聖人,所以我們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些弱點。弱點是做人做事的瑕疵,我們必須克服它。將它轉化為優點。

對於你來講,你最想克服的弱點是什麼?是傷感、失望、恐懼、生氣,還是沮喪、酗酒?無論是什麼,成功人士都會明確告訴你,它絕對不能永遠打敗你。記住了這一事實,你就可以將最弱的地方轉化為最強。

把你的優點和弱點分別列在兩個紙條上,把寫著優點的紙條放在一個你能看到的地方,因為看到它總能夠讓你提起精神來。

現在看著寫著弱點的紙條並且研究一會兒。看著這些弱點直到你不再因為它們而感到羞恥和罪惡。讓它們成為有趣的特性而不是負麵的特點。問一問你自己怎樣才能使每一種特性對你產生積極的作用。盡管我們通常不這樣對我們的弱點提問。

印度一位女性,自從懂事之後。一直為臉上的一顆紅痣而懊惱萬分,因而患了“見人恐懼症”。一見有人來她的家,她就趕緊躲進房間,閉門不出。

一天,在母親的一番激勵之後,她發奮而起,心想:“既然無法治好我的缺點,不如反過來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