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天朝上國(2 / 3)

西征軍班師之後,西北軍區開始正是履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由於哈穆德和張勝的來自西北的將領除了前往長安朝見李玄清之後還要再返回來,所以總參將西北軍區一分為三,原有的西北軍區統轄安西舊地,並在此基礎上新增地中海軍區,總部設在埃及,和海軍陸戰隊聯署辦公,由張勝的安西兵團作為駐守軍隊,波斯軍區則由海軍陸戰隊在西洋的總部所在地,由原本的臥龍港守備將領李桂新接任,至於深入小亞細亞的中亞軍區繼續由哈穆德率領回鶻兵團駐守。這樣一來在重新分配了西北地區的防務之後,三個軍區都保留了基本的作戰力量,可以應對基本的突發情況,大唐西北從此迎來了一個和平發展時期。由於靠近泰西,所以在軍事上得到保障之後當地的經濟也開始得到恢複和發展。特別是新成立的埃及行省,因為在大唐和泰西各國的往來開始增多,這裏成了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而大食帝國分裂之後除了猶太王國之外,另外五國都想得到當初和大唐簽訂條約時的股份份額,所以時爭得不可開交。隻不過阿耶比的巴格達哈裏發王國雖然以昔日的大食帝國繼承者的身份自居,但是卻被天方王國割斷了陸地聯係,所以雙方光是口水仗都打了好幾年,隨後阿姆杜拉甚至率軍和對方打了一仗,才在新式海軍艦隊的幫助下強行逼退了對方的要求,和大唐簽訂了續約。而正是因為如此,阿耶比領導的巴格達哈裏發王國迅速從戰後的艱難困境中脫穎而出,逐步恢複。而且阿耶比本身和大唐商界的良好關係也吸引了更多的大唐貿易份額,是的巴格達雖然沒辦法繼續恢複昔日的輝煌盛景,但是卻明顯超出其他各國實力一大截。

不過不論這五國如何爭執,卻動搖不了大唐的地位。在泰西諸國和大唐締結公約之後,阿耶比也率先相應,表示巴格達承認長安公約,並且表示巴格達會繼續向大唐朝貢,作為大唐的藩屬國,巴格達願意跟隨大唐的步伐。他的這一舉動在隨後也讓其他五國紛紛向長安派遣特使,上表稱臣,甚至原本最頑固的天方王國都開始轉變態度,在被阿姆杜拉率軍擊敗之後意識到和對方存在的差距之後,也拿出了巨額財富前往大唐訂購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企圖準備翻盤。但是天方王國本身隻是作為昔日的大食帝國的宗教起源地,平時的政務甚至都是讓教宗負責處置,所以就算是有大量的大唐新式武器的湧入,短時間內軍隊的戰力也根本不可能和阿姆杜拉手中百戰餘生的將士相比。但是天方王國的這種舉動還是讓地中海沿岸的猶太王國如臨大敵,因為其占領的是耶路撒冷,所以雖然麵積狹小,但是依然擠出一部分金錢采購武器裝備。而且很有先見之明的是,猶太王國並沒有緊緊購買武器裝備,反而和大唐的不斷接觸中達成了初步意向,每年定額派遣留學生前往長安留學。雖然大唐在這方麵有許多限製,但是還是開啟了大唐先進知識對外傳遞的窗口,並在隨後數年內,每年大唐專門為國外留學生開設的學校當中,多達數百名的各國青年子弟在學成歸國之後也將大唐的知識傳播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