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組織戰略考量(一)(1 / 3)

智者見愚公子子孫孫挖山不止,勞作了3000年才將山移走,盡管心中覺得很是可笑,但終被愚公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所感動。兩人成為最要好的朋友。

後來,智者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與遠見卓識下海經商,創立了自己的實業公司,成為名動一方的企業家與全國政協委員;愚公也走出了大山來到改革開放的東部深圳特區,以自己“愚公移山”的故事與精神,從一個基層主管幹起,做到一個跨國公司的中國公司總裁,掌握了精深的企業管理知識與技能,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後來愚公成為一家國際上知名谘詢公司的中國區合夥人。

一、永遠不要停下你的腳步

智者問愚公:“世界變化太快,戰略是否有效?”愚公回答道:“惟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永遠不要停下你的腳步!”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類商業戰略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

身為新一代企業家的智者認為,市場需求、科學技術、全球競爭等商業情況都在瞬息萬變,新的戰略很快就失去了作用。在智者看來,傳統的戰略在穩定的環境中可以發揮作用,但在時刻變化的環境中就難以起到同樣的作用了。有些與智者持有同樣觀點的專家認為:“戰略的變化永遠追不上世界的變化。”因而智者的企業轉而重視質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時間的節約,其流行的看法就是“順暢、便宜、快捷的行動,我們的需要比方向更重要”。

而具有領先意識的愚公認識到:成功地解決質量、成本與時間問題也總是需要一些指導的。他們意識到這些常規問題的解決不一定產生大的突破,諸如開辟新的市場、研發新的產品、提高顧客服務質量、建立商業聯盟、開展電子商務等,這些舉措若一開始便沒有明確的目的,離開有組織的戰略的指導,就會成為潛在的威脅。

“因此我們需要做到的,”愚公指出,“一是將戰略滲透到企業日常的組織運作當中去;二是將戰略定位為不斷追求的目標,而不是日常練習;三是永遠不能停下你的腳步。”

戰略管理是一個過程,第一階段要對有才智的戰略加以集中,加以分析;第二階段要對戰略加以陳述,明確地表達;第三階段是要設計具體的戰略實施方案;第四階段就是戰略的實施;第五階段是對實施中的戰略加以評估監測,並隨時加以調整。在世界級的大公司的老總們看來,他們的首要職責就是製定和籌劃公司戰略與戰略性進程,他們“永遠不會停下腳步”,致力於不斷地、並且是有效地調整、完善,有時甚至是徹底更新組織戰略以適應發展與變化的環境,以保證戰略的正確。

我們知道,一項戰略能夠回答以下列出的所有問題:

1.我們的基本價值觀和信仰是什麼?

2.我們對未來的設想是什麼?

3.我們能提供或不能提供怎樣的產品/服務?

4.什麼樣的顧客群屬於或不屬於我們服務的對象?

5.哪些地區屬於或不屬於我們服務的區域?

6.什麼樣的產品和市場代表我們最大的潛在客戶和最重要的投資?

7.怎樣的競爭優勢能幫助我們成功?

8.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能力來支持我們的競爭優勢?

9.我們能獲得怎樣的能力來支持我們的競爭優勢?

一項戰略應能反映出組織的產品優勢、市場優勢和競爭優勢方麵的正確選擇,將戰略模式集中於“什麼”與“為什麼”這九個問題,從而就不必逐月進行戰略修正,使一個組織能長久地獲益於戰略。

二、戰略的作用

戰略對於中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國內外環境變化迅速,在很多產業中,甚至連基本的“遊戲規則”也與以前大不相同,這些趨勢與變化迫使老總們不得不去思考組織戰略問題。

在商界,謀求永續經營和持續發展是任何企業都不容回避的兩大使命。圍繞這兩大主題,許許多多的企業經營大師與管理賢哲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並從各自的專長領域做出風格迥異的回答。在吸收了這些超卓的觀念與思想之後,世界各地的管理者們創造了許多精彩紛呈的戰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個性化需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無休止的並購與重組……諸如此類的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與不斷湧現,導致全球企業“幾家歡喜幾家愁”、“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公司悲喜劇。而在這個時候,中國企業一貫堅持的一味突出與強調營銷的競爭力已不再奏效,戰略正變得日益重要。

第二,中國的很多企業正麵臨擴張與升級,這其中絕不可少的是戰略的指導,而不僅僅是人數與規模的盲目擴張。

企業究竟向何處去?生產型企業是自創品牌還是繼續擴大產能做OEM(原始設備製造廠家)?企業的研發重點在哪裏?如何建立並運用組織核心能力?企業是否要走多元化或國際化的發展路線?……這些問題都屬於戰略範疇,沒有戰略指導的發展是盲目的發展。

戰略的目的就是為企業找出未來安身立命的生存空間,它指導企業內部和資源配置的原則,明確了企業成長的路徑和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三,中國企業麵臨的競爭日趨加劇。很多中國企業是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很多尚未形成明確的戰略(不僅僅是一個好的思路或想法),經常是走一步看一步,結果是一步走錯而滿盤皆輸。

第四,幫助分清敵友。

企業在為自己尋求生存空間時,往往要決定與誰合作、與誰競爭、何時需要合作、何時需要競爭,這些都需要明確的戰略作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