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市場需求的差異性及層次性決定了這裏有買賣學問。大學生軍訓後的軍訓服和鞋子,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均無用處,而農村經濟雖有較大的發展,但這物美價廉的軍裝和鞋子做勞動服還是受歡迎的。這筆生意既有供應者(大學生)又有顧客(農民),幾乎沒有競爭者。他以平均單價20元收回來幾百套軍服,以21~25元的價格賣給家鄉的一村民,這位村民再以25~30元的價格賣給村民作勞動服。
這位大學生的成功得益於他采用了合適的產品策略和價格策略。過去農村有賣舊衣服的,傳聞是從醫院太平間而來,沒人願意買。他讓那位村民把學生的軍訓標誌一並戴在衣服上,衣服盡量不洗,這樣買者可仔細檢查衣服,揣摩衣服的來龍去脈,讓他們相信衣服的本來麵目。
這位大學生有一雙“財富眼”,發現了別人不曾注意的市場,所以他在這上麵成功了。而鄭州市的黃先生則靠自己的機敏,挖掘商業信息的含金量,也做成了一樁沒花錢的買賣。
兩年前,黃先生因公出差到內蒙古,很偶然地在一個場合接觸到一位在內蒙古投資辦廠的韓國老板。當他得知這位老板有意到內地投資辦廠的信息時,就主動提出願意為她聯係合適的投資地點。回鄭州後,黃先生廣泛聯係,最後選定一街道辦事處,並拿到了這個街道辦事處“對引資中介人予以獎勵”的正式承諾合同。幾經牽線撮合,居然還真把韓商吸引到了鄭州,投資辦了一個防水材料公司。因此,黃先生得到了街道辦事處獎勵的5萬元人民幣。更令黃先生高興的是,韓商還把他介紹到韓國母公司工作。
黃先生發財的做法可以歸納為:發現信息——訂立中介合同(得到獎勵承諾)——溝通信息——坐收中介費。
身揣50元錢來鄭州闖天下的尚全海,幾經周折找到一家百貨商場打工,在兩年多的打工生涯裏,他熱情、勤快,而且給老板出了一些生意上的好點子,老板看他誠實而且有經營頭腦,決定把商場轉讓給尚全海。
開始尚全海並不敢接手這家百貨商場,因為他沒有那麼多資金。經過一周的反複考慮,尚全海最終拿定了主意,同意接受這個商場,並要求老板重新裝修商場。
但他並沒有打算要認認真真經營這個商場,因為他的確不具備這個條件,資金、貨源、經營管理等對他都是困難重重。然而他明白一點,就憑他與老板畫押的協議,他有權支配這個商場。進商場後,他立即花幾百元在報上刊出個“招租”啟事,說門麵出租,價格麵議,有意者找尚先生。
廣告刊出後,應招的人絡繹不絕。經過激烈競爭,最後達成理想協議,尚全海也淨賺3萬元。
許多富翁都是白手起家,他們靠的就是敏銳的洞察力和敢闖敢幹的拚勁。所以,身無分文的你利用一雙“財富眼”也可以賺到錢。
有錢的十三個條件
拿破侖·希爾根據自己的成功體驗,製定了通俗易懂的“思考致富學”。而且憑著這種成功哲學的普及,通過著作和演講,為自己累積了相當的財富。他的理論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曆,可信度很高。
這絕不是急功近利、惟利是圖、短視的“謀利方案”,而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物質與靈性兼重”的“自我完成學”。
在美國,這本書熱“燒”不退,它鑄造了無數個百萬富豪。
希爾說明了關於構築“巨億財富”的“十三個條件”。
第一,擁有欲望
我們因擁有對財富、名譽、地位、美女、俊男等等各種“欲望”而生存。欲望正是把人推向成功的原動力,沒有欲望的人必然是個失敗者。
為什麼擁有了欲望還無法達成心願呢?這是因為沒有走上達成欲望的“正確過程”的緣故。
利用拿破侖·希爾的方法來試試看吧!譬如說,為了實現對“財富”或是“金錢”的願望,必須有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想要的金額。不要隻設定為“很多”,要明確地設定出來,像是“幾千萬元”、“幾億元”。
第二階段——要明確知道想做什麼事情。除了偷竊和殺人之外,要工作18個小時或是去尋找其他收入的來源等等。
第三階段——達成你目標的決定的時間!
第四階段——明確訂出實現的計劃,並且立刻實行!若還沒有準備,就要趕快著手。
第五階段——寫出何時想要多少金額,要做什麼事情,要實行怎樣的計劃,這是很重要的。
第六階段——一天至少兩次,在晚上做完工作之後以及早上起床之時,出聲讀出這個計劃。
第二。堅定信念,自信行動
為了刺激積極的想法,穩固信念,擁有自信,要反複朗讀以下內容:
(1)為了達到目標,發誓要忍耐、努力去完成它;
(2)每天30分鍾,集中精神刻畫出自己希望的景象;
(3)每天10分鍾,集中力量做跟自信相關聯的行為;
(4)絕對不能半途而廢;
(5)不以小利為目標,選擇正確之路,誠心誠意為他人服務,也贏得別人的幫助。
第三,給自己暗示
自我暗示,就是憑借自我催眠,將潛意識提高成清楚的意識。如果身處逆境,它是去除障礙,使精神豐富和安定,將消極變積極,陰鬱變開朗,內向變外向,膽小變勇敢的有力武器。
第四,要擁有特殊知識
一般來說,“百事通”都不會發大財,因為他們擁有的隻是膚淺的、一般知識。一般知識是指大略知道或是學校裏所通用的學問,這些在現實的商業社會中並不怎麼有用;豐富的經驗和從中學習到的學問才是特殊知識,極其貴重,這是想發財致富者必須具有的。因此要做到:
(1)和擁有特殊知識的人接觸;
(2)和專業集團接觸,向他們學習;
(3)到大學學習;
(4)利用公共圖書館等獲得情報及知識;
(5)接受特別訓練課程。
對於這五點,年輕人會說:“這種事情我早就知道了!”但知道是不夠的,關鍵是要行動。
第五,好好利用創造心
創造心有兩種:一是“代替的創造心”,另一是“創造的想像心”。
“創造的想像心”因為是屬於無中生有這種天才的領域,一般人很少有。通常情況下,“代替的創造心”較易活用,可以代替存在的概念、意見、計劃的組合,做出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新東西。這在實業家或各公司企業中已屢見不鮮。
第六,訂立有組織的計劃
就像不播種的種子不會發芽一樣,一切事情都須從播種開始,然後要看氣候、水、風向這些必須條件。譬如說,任何人對喜歡、適合的工作皆可發揮充足的能力。想得到某種地位,必須做到以下各點:
(1)確定想做什麼職業;
(2)選擇想工作的場所;
(3)對希望場所的經營者、上司要調查其人格、手腕等;
(4)分析自己的才能、考慮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