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汽油”便是他的第一個戰略目標:以穀物與一種化學物質為基礎,製造出汽油代用品,以代替汙染環境的含鉛汽油。他的集團旗下有一家米薩卡公司,已經在美國密西西比河畔的路易斯安那州動手,每年生產1萬噸玉米,以製造綠色汽油所需要的乙醇。
製造“綠色汽油”的穀物有了,乙醇也可用玉米提煉了。他要攻下未來生物工程的王國,手上必須有自己的化學企業。機會終於降臨了。1985年夏天,享譽世界的蒙特愛迪生公司出現危機,他抓住這個良機大量收購它的股票。費魯齊集團漸漸控製了該公司的40%的股權,他終於由副總裁升為總裁。從此他的名聲大振,震動了米蘭的經濟界。
一個靠撿垃圾致富的人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垃圾也可讓人發財。約翰·蘭高斯是美國的“垃圾富翁”。他目前持有全美最大垃圾處理公司CHAMBERSDEV—EL—OPMNT市值17億美元股票中的5.46億美元股票。蘭高斯1929年出生於匹茲堡,是希臘裔美國人。他的童年是在父母婚姻不幸的陰影下度過的。高中畢業後,考進了休斯敦商務學院,但隻讀了一年便應征入伍。1954年朝鮮戰爭結束後,他做了推銷員。
在20世紀50年代以生產煤炭和鋼鐵著稱的工業城市匹茲堡,焦炭灰堆積如山。經過調查研究,他發現焦炭灰含有可再繼續燃燒的焦炭,其餘不能再燃燒的廢物,還可用於製造防滑材料或作鋪路和製造煤渣建築板的原料。於是,從1960年開始,他便著手創立垃圾處理事業。經過幾年苦心經營,他的小本生意蒸蒸日上,業務範圍逐漸擴大:先是回收焦炭灰,繼而收集鋼鐵廢渣,然後是火力發電廠的煤渣。1969年,蘭高斯收購了CHAM—BEKS垃圾處理公司,他的事業開始走上坦途。
聰明的頭腦使蘭高斯的事業蒸蒸日上。蘭高斯認為處理市區垃圾有利可圖,尤其是購置和經營垃圾堆填區。根據多年經營煤渣處理場的經驗,他開始積極購置垃圾堆填區,並收購小型的垃圾收集公司。
自1981年以來,蘭高斯的垃圾處理公司每年的營業額和盈利額複合增長率超過50%,1990年分別增至2.58億美元和3400萬美元。該公司現在在全美擁有和經營著20個垃圾堆填區,每日可處理垃圾2500噸,1991年營業額突破3億美元。為維持高增長率,雄心勃勃的蘭高斯已為公司製定了下一個目標:清理受汙染的土壤和諸如鋼鐵廠廢物一類受汙染的材料。此類受汙染的材料估計每年高達72億噸,而城市垃圾每年才有1.8億噸。
百萬富翁不是夢
人們總以為百萬富翁是遙不可及的,充滿了傳奇色彩。百萬富翁是從宙斯腦袋裏造出來的雅典娜。
其實百萬富翁與普通人沒什麼太大的差別。隻是他們能以特有的方式激勵自己和他人,確立目標,積極有效地行動起來,創造效益,獲取財富。百萬富翁產生於智慧,產生於可能的權力和個人的領導氣質,產生於對創造財富的執著和承諾,產生於敢為他人之不敢為的膽識。
如今,百萬富翁已不是一個可以用數字描述的概念,而是各種綜合素質的標誌。
有一個聰明而清醒的頭腦,相當於擁有了企業發展所需的大量資金。
有人說積累財富的過程有三種層次:第一層次是靠膽量賺錢;第二層次是靠資金,也就是靠資金的不斷滾動,賺取更多的財富;第三種層次就是靠智慧賺錢,掌握技術、不斷學習,善於發現和總結,擁有一個聰明而清醒的頭腦,也就擁有了企業發展的製勝之道,常勝之道。劉永言的母親曾經是平崗小學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當把幾兄妹培養成材,希望集團邁步走向成功的時候,她走完了辛勞而平凡的一生。彌留之際,她囑咐幾兄弟,“企業發展了,不要忘了鄉村的教育事業”。從此,“以實業報國”成為希望集團的崇高誌向。而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回報社會已成為劉永言的人生目標。這才是人生價值的最高體現,也是希望集團“實業報國,永創第一”企業精神的體現。
在首都起飛的民營富豪
《富布斯》公布的中國內地富豪(2001),陳金飛的財富為18億元,居23位。公司名稱為:北京通產投資集團。
京廣飯店的總裁辦公室,掛著9幅毛主席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照片,右側牆壁上敬錄著一段毛主席語錄:“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隻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陳金飛也正是憑著這種精神自強不息,才創造出這20多億的“通產”業績。
通產企業集團是北京市發展最早、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作為通產集團的創始人,陳金飛具有把握重大項目的經驗和能力。1995年8月,北京通產貝賽爾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組建。公司刊出廣告,征聘願為中國發展新型牆材建功立業的有識之士。很短的時間內,一大批學有專長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彙集到公司。陳金飛雖然每天以短跑的速度在工作,但頭腦很清醒。他知道,到目前為止,整個牆體材料的改革剛剛拉開一個序幕,更艱巨的工作還在後頭。陳金飛計劃在北京、天津、南京、大連、三峽和其他適宜的地區布置10條生產線,在全國砌塊市場上至少占有1/3的份額;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他將在北京建造幾十萬平方米的砌塊示範小區;在北京市朝陽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產公司已與美國公司就砌塊生產設備國產化達成合作意向,一旦合作成功,設備造價可能降低4/5,在全國形成千軍萬馬生產新型牆材的局麵;陳金飛還在積極籌備成立中國砌塊集團,全麵推動混凝土砌塊在中國的生產、應用,並提供各種服務。通產集團裏有很多和陳金飛一起創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