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一種說法,能共患難不一定能共享受,但他不這樣看。這些人中有一起創業的朋友,在最困難的時候,是他們給了陳金飛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慰,應該說是患難兄弟。到現在陳金飛還能想起為趕訂單加夜班的情景,車間裏放著迪斯科音樂,有一句歌詞是“快,快,快快快!”陳金飛和工人們一起隨著音樂的節奏,往布上印花。
開始時人少,沒有三班倒,累了就在桌子上和衣睡一會兒;冬天有的女工怕冷,就鑽在布堆裏睡,睡醒了接著幹。工人們隻掙40元錢,但真是玩兒命地幹活。陳金飛辭職後,履曆表職業一欄寫的是社會閑散人員。從國家機關的幹部一下子掉到了社會的最底層,沒人看得起。
是工人們的信任,給了陳金飛抵禦失落和屈辱的勇氣,他們是陳金飛精神上的支柱。當時陳金飛隻有一個特別樸素的想法:一定要幹好,不能讓他們因為跟了陳金飛而沒有飯吃。如今,陳金飛想起與自己共患難的人,仍然感動不已。
要想致富除了吃苦以外,還需要別人的幫助,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這些話有著深刻的道理。就連搜狐的創辦人張朝陽也是由受到美國教授的鼎力相助才有今天的。
美國洛克菲勒說:“即使把我全身剝光,再放到沒有人煙的沙漠中,隻要有一支商隊路過,不需多久,我又會成為百萬富翁”。
愛迪生說:“我做事時總是專心致誌的,要把所做的事做得如何如何好,決不想到如何可以借此賺什麼錢。據我的經驗,倘若一個人隻為著發財而做事,別的好處固然很少獲得,就是錢財也未見得都可以到手”。
後記
北京下了一場小雨,空氣異常的新鮮,也為我的思維注入了些許新意。《領先一步》叢書的書稿即將出版,我的心中甚是激動,也夾雜著一些忐忑。
領先一步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火車一次次提速,觀念一次次更迭。夜晚的三環路上車流不息,站在人行天橋上的我,迎風而立,對自己說:希望付出的努力能為別人帶來一點美好與信心。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著的人們,我一直相信都是善良的、積極的。大家都在尋找著各自的生命主題。當然在這個適者生存的年代,大多數人都必須擁有一些我所認為的“眼光”、“突破”、“觀念”和“策略”。老師曾告誡我,如果你不是天馬,就永遠不會橫空出世。所以必須拜師學藝,老實的生活,本分的做人。長期以“人”為分析的對象,總想對人本身的成長戰略做一些係統的歸納和整合。以便能給進取的人們提供一點點有用的建議。
雖然給諸位朋友奉上這套書的目的很明確,但能否讓你的生活徹底的發生改變,還要看讀者的態度了。電影《天脈傳奇》中有一句經典台詞“因為我相信”,所以女主角相信“敦煌之心”的存在並戰勝劫難。當然願意領先一步的人都會對知識和文字保持應該有的尊重。
本書的創意由我提及,然後,得到了山西社會科學院思維所郭京龍恩師的指導,並共同編著完成了這套叢書。
在這裏,我不得不感謝一些在學問上、處事上、生活上和我密切相關的導師和朋友以及親人們。
首先,本套叢書得以出版,感謝經濟科學出版社馬蘭老師的耐心指導和精心策劃。她對圖書編輯工作表現出的遠見和力求完美,讓我領略到了“為人做嫁衣”的崇高和艱辛。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北京青春少年兒童教育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管彥仲先生,他是一個嚴謹、有責任心的導師,他對我的悉心指導和關愛將使我受益終生。
我還要感謝郭京龍老師,他的超脫,隨口而出的《資本論》哲學悖論思想讓我很是歎服,另外,他和王禹堯老師始終如一的鼓勵,我將銘記在心。
我還要感謝華夏名商(北京)決策研究所所長姬墨冉女士的幫助和關心,尤其是令我感動的是北京育芳小學13歲的管甜同學,她在叫我叔叔的同時還不忘督促我寫作並提供一些建議。
我也要感謝岩羊圖書(北京)工作室的諸位朋友,是他們的無私幫助和同力合作,讓我一往無前。他們的名字是:劉修治、孟慶玲、汪本帥、陳胭脂、田振宇、劉冠男、侯勇。
最後,我還要特別感謝的是北京市房山區教委主任郭誌族先生,在這套叢書的編寫過程中,他為我們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再次感謝他們!
高華
2003年2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