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4注意事項
1)摘要必須在論文全文完稿之後,在認真琢磨論文主題及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撰寫。
2)應如實、客觀地反映原文的內容,不應是正文的補充、注釋和總結,也不可加進原文內容以外的解釋、評論或自我評價。
3)不要簡單重複篇名中已有的信息,不要把本專業領域已成常識或過於淺顯的內容寫進摘要。
4)一般不分段,用第三人稱陳述,如“對……進行了研究”,不要使用“本文”、“本人”、“我們”等作為陳述的主語。
5)不用圖表、公式、化學結構式、數學方程式、參考文獻等,也盡量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術語、縮略詞,如必須使用,應在首次出現時加括號說明,以方便廣大讀者。
6.3.4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提煉出來的最能反映論文主題或中心內容的名詞、詞組或短語,是一種表達論文的要素特征,並具有實質意義的檢索語言。它是一篇論文的重要信息點,也可以認為是一篇論文的“文眼”。關鍵詞是主題詞的前體詞,尚未完全規範化(主題詞是經過規範處理的關鍵詞),屬自由詞語。通常,關鍵詞以顯著的字符另起一行,列於摘要的下方。但近幾年也有學者主張關鍵詞放在摘要的前麵,認為讀者閱讀論文的順序以關鍵詞——摘要——全文為宜,以方便讀者閱讀。
6.3.4.1特點
(1)代表性關鍵詞是從論文的主題、研究角度、研究範疇和具有特色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中選定的,有人稱其為微型摘要。故關鍵詞最能反映論文的中心內容或主題,表征論文特征。
(2)專指性關鍵詞意義單一,指向性強,特異性高。每個關鍵詞都從一個側麵反映論文的中心內容,讀者可從不同角度了解論文的內容,查閱所需文獻。
(3)可檢索性關鍵詞是一篇論文的重要檢索點,論文有幾個關鍵詞,即可提供幾條檢索途徑。故關鍵詞最適於編製二次文獻時使用。也可用於計算機檢索和手工檢索。
(4)規範性關鍵詞大部分是規範化的檢索語言,即主題詞,或用規範的科技術語。
6.3.4;2作用
(1)便於讀者了解論文主題和中心內容在科技期刊品種和科技論文數量急劇增長的今天,為節約時間,讀者常常要用快速“掃描”的方式閱讀文獻,關鍵詞和摘要一樣,都是為讀者提供快速“掃描”閱讀的信息點,且信息濃度較摘要更高。通過閱讀關鍵詞大體上就能判明論文闡述的主要內容,對讀者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如一篇論文標引了“體外循環;肺表麵活性物質;機製”3個關鍵詞,即能顯示這篇論文的主題是探討體外循環影響肺表麵活性物質的機製。另外,關鍵詞還有助於讀者了解論文全文的框架,引起讀者閱讀摘要和全文的興趣。
(2)便於編製索引目前國內外多數醫學期刊在每年(卷)最後一期都要編製累積索引。關鍵詞即是編製其中的主題詞索引和關鍵詞索引的基礎。
(3)便於二次文獻檢索刊物和計算機數據庫收錄和檢出文獻由於關鍵詞多數是規範化的主題詞,故可成為檢索刊物和計算機數據庫收錄和檢出文獻的標識。標引關鍵詞有利於提高論文的收錄率、檢出率和引用率,故關鍵詞也是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產物。
6.3.4.3標引方法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製訂的《生物醫學期刊對原稿的統一要求》的規定,醫學論文的關鍵詞要盡可能采用最新版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的主題詞,以便使醫學論文盡可能多地進人國內外醫學文獻檢索係統,提高論文的引用率。在標引關鍵詞時,應以l98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及以後逐年新增主題詞和l981年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北京圖書館主編的《漢語主題詞表》為準。具體標引步驟如下:
1)根據論文主題選詞。由於作者熟悉自己論文的主題和中心內容,故關鍵詞由作者標引較為方便、正確。首先,根據論文的主題和中心內容初選一批關鍵詞。一般從研究角度、範疇及具有特色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中選取。可先從題名中選,這稱作“題內關鍵詞”,再從論文的摘要中選取。如從題名、摘要中選取的關鍵詞還不能全麵反映論文的主題,則可從前言、正文中選取,這些關鍵詞稱作“題外關鍵詞”。
2)把初選出來的關鍵詞,通過查對詞表及有關主題詞表,盡量將其規範化為主題詞,同時兼顧專指性。
3)當主題詞表上找不到合適的主題詞時,說明所選關鍵詞為自由詞,但同樣可以標引。這類詞主要是專指性很強的反映新技術、新方法、新學科而尚未被主題詞表錄入的新產生的名詞術語,隨著主題詞表的不斷修訂,這類詞將來也有可能成為規範化的主題詞。自由詞的標引也應盡量采用規範的專業術語,可從有關專業的權威性詞典、著作中選取,或選用同行中已公認的約定俗成的詞語。
4)選詞數量。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提出每篇論文標引3~10個關鍵詞。國內醫學期刊根據國家標準GB/T3179-93規定,一般每篇論文選用3~8個關鍵詞。關鍵詞的數量要適宜,過多過少都會影響文獻的檢準率和檢全率。
6.3.4.4注意事項
1)關鍵詞要寫原形詞,不用縮略詞,但已普遍使用且已得到公認的縮略詞也可選作關鍵詞,.如DNA、RNA、HBsA9、WBC等。
2)不要為了強調反映論文主題的全麵性,將關鍵詞寫成一句內容“全麵”的短語。
3)關鍵詞一般不需與詞表上的副主題詞組配。副主題詞僅對主題詞起限定作用,以便提高文獻檢全率和檢準率,故盡量不作為關鍵詞使用,但有的副主題詞在詞表中同時又是主題詞,如“外科手術”、“診斷”等,則可選作關鍵詞。
4)某些化學物質作為關鍵詞時,要用其化學名稱,而不用其化學分子式,如可用“氯化鉀”作關鍵詞,而不能用它的分子式作關鍵詞。複雜的有機化合物一般取其基本結構名稱作關鍵詞。有表示取代基位置或異構現象的詞冠,應省略,但有些取代基位置標號已成為該名稱的一部分則應保留。
5)某些無收錄和檢索意義的詞如介詞、連詞、副詞、形容詞、代詞、動詞等不用作關鍵詞,如“討論”、“研究”、“觀察”、“探討”、“分析”等。
6)論文中提到的眾所周知的常規技術,未加探討和改進的不能作為關鍵詞標引。如心髒病診斷的論文中提到的常規心電圖則不需標引。
6.3.5前言
前言又稱引言、序言,在長篇論文中還可稱為導言、導論、緒言、緒論等。前言是寫在正文之前的一段短文,是論文的開端,不能獨立成篇。其作用主要回答“為什麼研究”這個問題,對正文起提綱挈領和定向引導的作用。使讀者在閱過題名、摘要、關鍵詞和前言後,不僅了解該文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並進一步了解論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立題依據,感受到論文的參考價值和通讀全文的必要性。
6.3.5.1內容
前言是對正文內容的簡要引導,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本文研究課題的曆史背景、國內外研究的概況、最新進展和動向、有待解決的問題及作者以往對該課題的研究情況、存在的問題,即選題依據。
2)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性質、範圍、預期結果及意義。
3)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工作的大致過程。
6.3.5.2寫作要求
1)開門見山,抓住中心,言簡意賅。一般隻用一段文字,以200~300字為宜。切忌詳述曆史演變過程,闡述同行熟知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推導基本公式等。
2)不要過多地複習文獻資料,尤其不要大段引用別人的原文。在介紹文獻時要用自己的話概括敘述,並注明參考文獻。
3)前言要使讀者對本項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有哪些創新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要寫與本研究課題關係不大的內容和客套話,更不要說大話。對“首次報道”、“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提法要慎用,必須通過光盤檢索等途徑,掌握確切的根據後才能這樣寫。
4)不要與摘要雷同,或寫成摘要的擴充。概述研究結果及其意義時,不要寫具體的數據,切忌加進正文中的具體內容。
5)一般不列“前言”或“引言”等小標題。但長篇論文如學位論文可加小標題。
6)在介紹研究概況時,對待同行或兄弟單位要公正,如是,總結教訓之類的論文,盡量不提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