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我們生命的保證,也是我們幸福生活的保證。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隱藏著危害我們身體,威脅我們生命的東西,譬如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從天而降的瘟疫疾病,咬人的"電老虎",劫路的小流氓;抑或野外迷了路,遊泳溺了水……凡此種種。為了避免意外傷害,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就需要我們注意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從而增強自我防範的能力。
在野外迷了路
【成長日記】
7月21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要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了,所以一大早就起了床,讓媽媽幫我收拾要帶的東西。
去年的夏令營我也參加了。不過,提起去年的夏令營,現在還心有餘悸呢--我迷了路,差點回不了家。那次我們到的是叢林區。到了地方後,我看什麼都感到新鮮,走到哪兒都覺得有趣。突然,發現一隻美麗的大蝴蝶,想也沒想,抄起捕蟲網就追了過去。也不知道跑了多長時間,當我抓到那隻大蝴蝶時,才發現自己已經離開了大家,不知道究竟身在何處了。看看周圍,到處都是粗粗細細、高高低低的樹,根本搞不清自己是從哪個方向來的。他迷路了。
我心裏又著急又有些害怕,大聲喊叫著同學的名字,可一點兒回音也沒有。這可怎麼辦?這時,突然想起老師說過的話:"迷路時,千萬不要驚慌,一定要冷靜。"想到這,我試著做了幾個深呼吸,平靜了一下心情。然後,根據以往的學過的知識和老師講過的經驗,製定了一套方案:他先是回憶起自己離開隊伍時的方向,然後仔細觀察附近的地形地貌,找到自己跑來時踩出的腳印,接著根據方向沿著腳印一步步慢慢地走,終於走回到來時的那條小路……沒走多久,就聽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呼喊聲,當時我激動得都要哭了,我成功了!
所以今天臨出門,媽媽還特意叮囑我:這次可不能一個人到處亂跑了啊。
【故事鏈接】
歸路
有一年冬天的時候,小峰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登西山。
那天有點冷,冬天的太陽柔柔地照在人的身上。西山上登山的人並不多,一路上,小峰一家人就沒有見到幾個登山的人,可是小峰登山的興致卻很高。
小峰經常和爸爸媽媽來登這座山,那山上的路線小峰已經很熟悉了。一家人邊走邊聊,非常開心。
走到一個岔口處,小峰停住了腳步。在岔口處有兩條路,一條路往左,另一條往右。以前他們總是選擇往左的那條路,那條路通向山腳下。可是這次小峰卻突發奇想,對爸爸媽媽說:"我們總是走左邊那條路,右邊那條路從來沒走過,今天我們走走右邊的路,看看這條路通向哪兒,好不好?"
爸爸媽媽本來已經累了,想早點回家休息,可是一看小峰的興致這麼高,不忍拒絕,於是一家人就踏上了右邊的那條路。
他們順著那條路一直走下去,中間又遇到幾個岔EI,一家人又不得不作了幾次選擇。
走了有一個小時,媽媽提議說:"得了,今天也夠累了,回家吧!"
小峰隻好戀戀不舍地跟著爸爸媽媽轉了身。
一家人憑著記憶往回走,可是走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那個最初的岔口。而山路越走越陡,到最後居然連路也消失在了野草叢中。
小峰和媽媽著了慌,這可怎麼辦呢?
小峰的爸爸抬頭看了看太陽,說:"不要慌!可以根據太陽來辨明方向。"
當時正是下午兩點,太陽所在的位置應該是西邊。
就這樣,根據太陽的位置,小峰一家人終於來到了山腳下。
一家人精疲力竭地站在山腳下的公路邊,攔了一輛麵包車,好心的麵包車司機把他們送回了家。
【安全貼士】
我們經常會到野外去踏青或休閑旅遊,如果一旦在野外迷了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辨別方向,找到歸路:
1.到高處去。盡快爬上最近的高地,一來可以確定自己的位置,二來也便於發現人活動的跡象,如炊煙、房屋、電線、農田等。
2.沿著水流的方向走。一般來說,在林區,道路、居民點常常是臨水而建。因此,沿著水流的方向走,就有可能找到人家,即使找不到人家,找到水源也是生存所必需的。
3.觀察四周的小路和路旁的野草,剛走過的路,草會被踩倒,而且草倒的方向是向前的;沒有人走過的路,草是直立的,草間會有許多蛛網。找到路,找到方向,就能歸隊。
如果沒有指南針,通過下列方式可以辨別方向:
1.看太陽。將有時針、分針的手表平放,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表盤數碼12的夾角的角平分線指向正南(在北半球是正南,在南半球是正北)。注意,鍾表的時間必須大致準確,誤差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
2.看苔蘚。在北半球,樹幹北麵或石頭北麵的苔蘚長勢較南麵的好,在南半球則正好相反。
3.看建築。我國的絕大多數房屋、廟宇、宮殿、寶塔等古建築一般是坐北朝南而建,而伊斯蘭清真寺的門則一般是朝向東方。
4.看星星。在夜晚迷失方向,如果不是特別緊急,一般不要輕易走動,應盡快找個地方休息,等天亮後再走;判斷方向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找到北鬥七星,然後就可以找到北極星,那麼,你麵對著的方向就是正北。
【課文鏈接】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第1課,《秋遊》
《小學健康教育》二年級上冊,第8課,《戶外活動要安全》
倒黴的雷雨天
【成長日記】
7月23日星期三晴
早晨還是朗朗晴天,中午突然就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不一會兒就下起了瓢潑大雨。有句諺語說:"六月的天,猴子的臉--說變就變。"一點兒都不錯。
大雨持續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鍾,期間響了幾個特別響的炸雷,把我的耳朵震得生疼。爸爸說,肯定有什麼東西被雷擊了。果然,晚上的新聞就播了一條信息:今天中午雷雨中,一棵百年老樹被雷擊,粗粗的樹幹幾乎被燒成了木炭。真是太可怕了!
【故事鏈接】
可怕的雷電
看過潘長江、郭達主演的電影《舉起手來》的人一定會記得劇中有這樣一幕:當郭達扮演的老農帶著劉薇扮演的女八路軍戰士逃出被鬼子占領了的村莊,去尋找部隊的途中,在長城的一座烽火台上碰到了一個鬼子兵。正當鬼子兵拄著槍得意地仰天狂笑時,突然下起雨來。隨著一道閃電,一聲炸雷,鏡頭裏出現了一把變成黑黑的燒火棍似的步槍和一頂被洞穿了的鋼盔--鬼子兵遭了雷擊。
電影裏的情節多少有些誇張,但雷電的威力確實十分可怕,現實中曾經有很多人被它奪去了生命。這裏就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暑假,一個小村莊裏的幾個小男孩兒約好一同來到山上摘杏。那熟透的杏子,發出誘人的香味兒。其中一個男孩子爬到樹上,在接近樹梢的枝頭上往下打杏。樹下的孩子跑來跑去地撿。
山裏的天氣變化無常,尤其是盛夏,剛才還是晴空朗朗,一會兒便烏雲密布了。他們趕忙兜著杏兒下山往家裏趕。老天爺不等人,他們剛下到半山腰,就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了。恰巧,山路邊有座小破屋,幾個小夥伴進屋避雨。在小屋的牆外,有一個排水的鐵管子,管口像拳頭那樣粗,從裏麵嘩嘩地淌出雨水。
其中一個男孩兒走到鐵管子跟前想衝洗一下自己腳上的泥汙。就在他的手剛剛放在水管口,突然天空一道亮閃,"轟隆"一聲巨響,隻見一個火球在地麵上翻滾。在屋子裏避雨的小夥伴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隻見洗手的小夥伴滾倒在地,痛苦地抽搐幾下,便不省人事了。他們一邊呼救,一邊跑去搶救同伴。然而,剛才還活蹦亂跳的同學,已經麵目全非,氣絕身亡。
後來他們才知道小夥伴是被雷擊中了。他們後悔自己不懂雷電的防護知識。
【安全貼士】
雷雨天容易遭受雷擊。雷擊是閃電中有相當能量的電流通過人體。輕者,皮膚灼傷、休克;重者心跳加速,有的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雷雨天在外,一定要用有關的科學知識進行自我保護,避免遭雷擊。
1.上學、放學、外出旅遊途中,遇到大風大雨的天氣要及時躲避,不要急於趕路。
2.千萬不要到高聳的物體,如旗杆、高樹、尖塔、煙囪、電線杆下去避雨,這樣的地方最危險。
3.雷電交加時,如果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應立即蹲下,雙腳並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把身體蜷成一個團兒,降低身體的高度。手中凡是導電的物體(金屬杆傘把、鐵鍬、鋤耙、彈弓等)要迅速拋到遠處。如果拿著上述物件猛跑,你就會成為雷電的目標。
4.如進到屋內避雨,不要靠近門窗,也不要靠近暖氣片、自來水管,還應該遠離有室外天線的電視機或收音機。要停止打電話。要關閉隨身攜帶的移動電話。
5.萬一遭雷擊,對輕者進行人工呼吸,並及時設法送往附近醫院。
【課文鏈接】
《小學健康教育》二年級下冊,第13課,《避免觸電和雷擊》
地震了怎麼辦
【成長日記】
5月12日星期二晴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也是人們不願回首的一個日子。因為,去年的今天,在我國四川的汶川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很多很多人被奪取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包括像我們一樣如花的兒童少年。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天地震發生時的情形。當時,我們正在教室裏上課,突然從地下傳來一陣兒沉悶的隆隆聲,緊接著整個教室在晃動,頂棚上的吊燈搖擺,正在我們發愣的時候,隻聽老師大叫一聲:"地震了!同學們趕緊離開教室!"大家像坐在彈簧上似的,都一下子蹦了起來。"同學們,不要慌,什麼都不要帶,按順序往外跑!"大家心裏雖然很害怕,但沒有亂,都順利地離開了教室。後來才知道,四川發生了大地震,我們這兒隻是地震的一點兒餘波。
接下來的幾天裏,從地震地區不斷傳來許多令人痛心和感動的消息和故事。全國上下紛紛向受災地區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學校也組織了捐款,我把自己攢了一年的零用錢一分沒剩全獻了出去……
整整一年過去了,不知道那些受災的人們現在過得怎麼樣?那些失去了同學和教室的小朋友們上學了沒有?
【故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