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三、宿命(2 / 2)

進出都能見到提攜的將軍,怪異得很。

六月,大軍抵達達蘭納木兒河,這裏是阿魯台出沒的地方,但現在已經人去地空。

反複搜索還是沒找到阿魯台,而且陛下身體一日比一日差,大臣商議:

張輔說他願意領一個月的糧草深入大漠,必定能將阿魯台帶回。

楊榮表示大軍已經到這,再走下去糧草必定不能供應。

朱棣木然聽著他們的爭論,尚未下定結論。

夜裏朱棣走出大營,看看北方的夜空。劉濤跟在後麵緊緊守護著。

“劉濤。”

身邊的掌印公公一時沒有反應,公公沒想到陛下突然會叫那個當了幾個月透明的劉大人。劉濤站得遠沒聽清。

碰上朱棣回頭看他的視線,劉濤才明白剛剛的那一句是在叫他。快步上前,“陛下。”

“你多大跟了朕?幾年了?”

“十五歲,有三十年。”

“十五歲,跟朕差不多。朕年少時受封燕王隨名將遠征,二十一歲定潘北京,三十一歲征討乃兒不花,大獲全勝;四十三歲登基,五十一歲到韃靼,五十五歲消滅瓦刺馬哈木,六十三歲到漠北,現今又回到了韃靼!”

“打了幾十年的戰,殺了無數人,馳騁沙場固然讓人意氣風發,奈何……”

奈何英雄易老,美人遲暮!

朱棣這是累了,疲倦了!

劉濤頭轉到另一邊去,不對著陛下。

朱棣拍拍劉濤肩膀,“朕為什麼知道國庫艱難,還要到這裏來,你知道嗎?”

沒得到回答,朱棣也不想要回答。他轉身看著頭頂上的星空,如同泰山祭天一般傲立。“這是朕的宿命:生於戰火,死與征途。沒有了戰爭就沒有我的存在,你可知道!”

朱棣的之個“你”不單指劉濤,而是指那些想了解他而又不了解他的人。

次日朱棣下令班師回朝。

韃靼的天氣日夜變化大,炎熱幹燥,進口的水都是熱的。

陛下的龍體很快就受不了,從下令班師回朝後就陷入昏迷,半昏迷狀態。

七月的一個夜晚,朱棣召大臣楊榮、張輔,說到回京後就退位給太子,當個太上皇。

之後朱棣開始找舊人進帳,聊過去,聊年少時的意氣風發。

三更過後,遣散眾人,令劉濤入內。

“睡不著,你說說劉秦氏是個什麼樣的人。”朱棣躺在床上,劉濤坐在地上,兩人就開始聊起婦人的話題。

“這麼說,朕比你好多了,徐氏從嫁與朕就沒生過異心。給朕生了三個兒子四個女兒,比你多多拉。”

“我家婦人有苦都是自己吃,一聲不吭,不留心眼都不知道她吃了多少排頭。即使對她再不好也不和孩子說一句壞的……”

“咳咳,皇後也是這樣,從沒說過一句重話,都是笑著說……”朱棣笑著。

好久,沒聽陛下出聲,公公馬雲上前一探,兩眼一閉。“劉大人,陛下已睡,請吧。”

劉濤鼻酸眼紅,他知道這帳篷裏少了一個呼吸聲!他知道他景仰的人已經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