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生物1(2 / 2)

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軀長1200~1800mm,尾長100~120mm。體重80~120kg,最重可達180kg,飼養的熊貓略重,一般雄性個體稍大於雌性。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但黑非純黑,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帶黃。秦嶺地區的個體偏大,體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澤。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則個體較小,體毛也較前者為細,腹毛棕色不明顯,但涼山的個體並不偏小。

樹 袋 熊

樹袋熊,又稱考拉,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英文名Koala bear來源於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為樹袋熊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隻在生病和幹旱的時候喝水,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小樹袋熊真是一個懶家夥,總是喜歡趴在媽媽的背上。

樹袋熊是澳大利亞的特有種有袋類動物,分布澳大利亞在大分水嶺的東北部。

在澳大利亞,考拉的繁殖季節為8月至次年2月,期間雄性考拉的活動會更旺盛,並更頻繁地發出比平時更高的吼叫聲。年輕的考拉離開母考拉開始獨立生活時也會如此。雌性考拉一般3-4歲時開始繁殖,通常一年隻繁殖一隻小仔。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野生雌性考拉每年都會繁殖。新生的考拉有一對大耳朵,耳有毛絨,鼻子裸露且扁平,沒有尾巴。

考拉的妊娠期為35天,通常情況下每胎隻產一仔,剛生出來的樹袋熊不足一寸,體重僅5.0~5.5克重。

22-30周齡時,母考拉會從肓腸中排出一種半流質的軟質食物讓小考拉采食。這種食物非常重要,不但非常柔軟,易於小考拉采食,而且營養豐富,含有較多水分和微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小考拉食用時會從育兒袋口探出身體,采食母考拉從盲腸排出的半流質軟食時,會將袋口拉伸以至朝向後方。[5] 這種食物將伴隨著小考拉度過從母乳到采食桉樹葉的這段重要的過渡時期,直到小考拉可以完全地采食桉樹葉為止,就像人類嬰孩在吃固體食物之前,會吃一段時間的粥狀的半流質食物一樣。

小考拉采食半流質食物期間,會逐漸爬出育兒袋口,直至完全地躺在母考拉的腹部進行采食,經過6個月開始采食新鮮的桉樹葉並爬到母考拉的背部生活。小考拉從育兒袋中取食母乳直至1歲左右。但是,小考拉的身體越來越大,不能將頭部伸進育兒袋中,於是,母考拉的奶頭會伸長,並突出於開放的袋口,小考拉膽小,一受到驚嚇就連哭帶叫,聲音好像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小考拉會為取暖和躲藏而擁抱著母考拉腹部,但有時也會騎在母考拉背部。

小考拉生活在育兒袋口中直至1歲左右,小考拉會繼續與母考拉一起生活,直至下一胎的小考拉出生為止。這時,小考拉就不得不離開母親,尋找屬於自己的領域。如果母考拉不是每年都繁殖的話,那麼,小考拉會與母親一起生活更長時間,小考拉成活的機會也就越大。12月齡以後,小考拉離開母親開創屬於自己的家園,尋找自己的領地。到3~4歲性成熟,平均年齡為10~15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