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方教授的筆記(3 / 3)

*

那一年,路淼還在上初中。按照現在時髦的講法,方教授討論的就是人工智能。路淼開始興奮,如果方教授那麼早就接觸計算機,還是生物學的教授,他是不是也有過和路淼相同的想法?路淼合上了這一本筆記,從箱子中找到了2006年的筆記,其中一本中這麼寫道:

*

回顧自己幾年前的想法,我認為其中有一個誤區,計算機或者電腦能不能誕生出意識,這個討論現在隻能局限在理論上,沒辦法進行驗證,因為人類本身對意識還在探索中,人類自己的大腦就有太多的秘密需要發現。但是,計算機就一定不會誕生出意識,或者產生智能嗎?我認為也未必,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去思考的是,計算機會演化出生命形態嗎?

*

看到這裏,路淼更加興奮了,這跟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回想十年前方教授在課上的反應,一切都說得通了。方教授筆記中一定也有對那一天的記錄,路淼很想知道方教授當時怎麼看待自己的想法。

在2009年的一篇筆記中,方教授寫道:

*

青出於藍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我這個前浪快要死在沙灘上了。現在的年輕人真不得了,思維也很活躍,我自己研究了大半輩子,很多東西都還沒想明白,甚至不敢想,一個大學生,才學習沒幾年就有了這樣的見解,真的很了不起。在我們的國家,如果這樣的人才多一些,未來應該能做出不少的成績。

*

看到方教授誇讚自己,再想想過去十年裏自己的成績,路淼覺得愧不敢當。

路淼繼續讀筆記。

*

但是,隻有想法是不夠的。科學界的各種設想和假設很多,隻有真正證明了、實現了才算是成功。路淼這個學生,應該做了不少思考,可是他基礎不紮實。這個“生命內核”,按他的講法,終究還是對生命的模仿,既然是模仿,就應該搞清楚在自然界中生命最初的遺傳信息具體是什麼。跟他的對談中,他的想法更多集中在計算機上,過於強調計算機程序的作用。

計算機是方法,不是原理。生命的幾個特征是客觀的,但那也是從人類的角度和知識中總結出來的,這是一個表象,或者說是一種結果。生命一開始是否具有這些特征,現在是回答不出來的,如果這些特征是生命後來具有的,那麼過分強調這幾點,很有可能本末倒置。

我希望這位同學能夠沉下心來,多學習一些生物學知識,當然不是說隻有這樣才能寫出他所認為的“生命內核”。人類的科學實驗,通常需要有參照物,理論可以證明一些事情,要想把東西做出來,把“生命內核”寫出來,還是需要更加實際的環境。既然“生命內核”最終的目標是模仿生命,現有的生物體就是一個最佳的參照物和實驗對象。

*

讀到這裏,路淼在想,他過去十年來一直沒能寫出真正的“生命內核”,原因或許就在這裏,他的生物學知識太欠缺了。為什麼方教授當時不提醒自己呢?這個問題,路淼也在方教授的筆記中找到了答案。

*

我是這麼理解的,但是,我的理解是正確的嗎?我也不敢確定。畢竟,我就是朝著這個方向研究了很長時間,沒有任何結果。理論上從生物學入手是正確的,未來誰又能說定呢?我是應該出手影響他,還是放任他自己去體會,去發現好呢?

*

顯然,方教授選擇了後者,讓路淼自己去發現,現在他理解了為什麼方教授要把筆記留給自己。筆記中一句話引起了路淼的注意,難道方教授很早就在做同樣的嚐試了?

路淼繼續翻筆記,果不其然。方教授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實踐著“生命內核”,但沒有用“生命內核”這個叫法,他稱之為“用計算機程序重現生命現象”的實驗。

從筆記上看,方教授學過計算機編程,1995年後的筆記中,有很多和計算機編程相關的內容。那個年代,學習計算機編程的資源非常匱乏,方教授基本上是看國外的原版書自學,他學習了彙編語言和C語言。因為是自學,方教授的方法非常古典,會把代碼工整的寫在筆記本上,那幾年的筆記本也非常多,全都是一行行代碼。從今天的角度看,顯得非常死板、教條,不管最後方教授的水平如何,這種精神太值得年輕人學習了。

和路淼不同,方教授體現了一個學者的嚴謹認真,他沒有像路淼那樣,想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而是從細節著手,先用計算機程序來模擬一些生物現象。換句話說,路淼和方教授是用不同的方式,朝同一個方向在努力。

路淼是計算機能力強,生物學基礎差;方教授是生物學基礎好,計算機能力差。如果把兩者結合起來,是不是就能夠寫出“生命內核”?過去十年裏,路淼對“生命內核”幾乎要放棄了,拿到方教授的手稿讓他重新燃起了信心,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樣。

放下筆記,路淼站起來踱步,如果方教授的理論是正確的,他需要補的生物學知識就太多了,光過去的三四年,生物學領域就出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他有點發怵,心裏想:算了,先把方教授的筆記讀完再說吧。

方教授的筆記有好幾箱,其中還有很多不相關的內容,一本本讀,讀完不知道到何年何月了。作為黑客的路淼,怎麼會允許這種低效的方式,他決定把這些筆記掃描成PDF文件。方教授的筆記這麼工整,應該很容易進行文字識別。查閱的時候,直接使用搜索大法,就可以直達重點。

掃描也是個體力活,市麵上有專門的掃描機器,用機器掃描,需要把方教授的筆記拆散成一頁一頁的,他又舍不得,最後隻能用手機掃。沒過多久,他就腰酸背痛腿抽筋,如果有一個人能陪他一起幹這無聊的事情就好了,路淼忍不住想起了鄧乃安。

剛掃描完一本,路淼站起活動一下,他隨手拿出2012年的一本筆記。這一年,方教授的計算機編程水平已經進步很多了,雖然有不完美的地方,所寫的程序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模仿。方教授開始在過去寫的代碼中總結出規律,提取出一些編程算法,那些算法是路淼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他很好奇。

路淼打開電腦,對方教授創作、總結的算法進行一定的修改,讓其更加符合現代計算機編程的規範和美學,運行之後,這段代碼的效率讓路淼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