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葬禮上,主持人回顧了方教授不平凡的一生。方教授早年對於中國生物學的教學做出了很多貢獻,不斷引進國外的研究成果,並為中國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貢獻了重要的力量。然而和很多科學家一樣,方教授也在上世紀70年代那個動蕩的歲月中遭遇了嚴酷的批鬥,也曾因為在學潮時保護學生,遭到調查和不公平待遇。當曆史的錯誤不斷被修正,很多人在考慮給方教授更好的職位和科研環境,也許是清貧慣了,方教授一一拒絕,仍就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生命最後一刻,手裏仍然握著一支筆。
方教授的書大部分捐給了學校的圖書館,除了書,他還留下了很多筆記。讓路淼意外的是,按照遺囑,這些筆記全都留給了路淼。路淼來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件事情,他兩手空空,看著好幾箱子的筆記,不知道該怎麼帶回去。還好學長曹秋雪開了私家車,就幫路淼把這些筆記運了回去。
葬禮結束了,因為裝筆記的箱子太多太大,曹秋雪的車上塞得滿滿的,三個人和兩條狗擠在一起,氣氛也隨著葬禮的結束輕鬆了不少,他們就聊了一些開心的事情。曹秋雪還跟路淼分享,他老婆白三姐懷孕了,路淼問學長,都計劃生孩子了,養狗不怕出問題嗎?曹秋雪說沒問題,方教授把這兩條狗調教得特別好。看著這兩個人即將變成幸福的三個人,或者更幸福的五口之家,路淼在想,他和乃安有沒有這樣的運氣?
方教授是什麼用意呢?路淼真希望方教授還活著並親口告訴他。現在解答這個問題,可能隻有從這些筆記中找到答案了。可是這麼多筆記,他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完。
翻開其中一本,路淼感覺進入了時光機器,想象著十年前方教授寫筆記時的狀態。
方教授的字跡非常工整,剛勁有力。大部分內容都是方教授教學和研究的心得,因為是筆記,其中不免有大量的修改、刪減或者是備注,所以每篇筆記之間都會空出一頁,如果有了新的發現或者新的想法,方教授會在這些空白處進行補充。有的時候寫不完,方教授會寫在別的紙上,再粘上去。幾十年前過去了,筆記的紙張早已泛黃,路淼翻得很小心,生怕一不小心毀掉了這些寶貴的東西。筆記是方教授為自己寫的,路淼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勁,似乎方教授就是寫給別人看的。
翻了幾十頁,路淼覺得這些文字足夠集結成冊進行出版。除了對科研工作的總結,路淼還讀到了方教授的一些心得體會,對於科學、曆史、社會以及人文的思考。其中一篇日記,標題是《人和自然》。
*
人和自然的關係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題目。原始時代,人類敬畏自然;掌握了科學技術之後,又嚐試征服自然,可惜的是,很多人連自然是什麼都沒搞清楚。似乎我們太習慣於它的存在,卻很少用嚴謹的態度去定義或者去區分自然,當然,我的見解肯定是有限且淺薄的。
有人認為,自然是人類以外的東西,把森林、海洋、山脈以及動物都歸為自然。從生物學的角度,嚴格來講,我認為自然應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於一個生命體來說,它以外的都是自然;所以對於人類來說,動物、植物屬於自然;對於其他生物來說,人類也是他們的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知道,生命徹底改變了地球,更宏觀的看,應該站在全部地球生命的角度,我認為,除去所有的地球生命,剩下的才是純粹的自然。
人和自然的關係不是簡單的對抗,更多情況下是共生的關係。人類一直被自然所汲養著,但也不需要過於敬畏自然,這會造成前進的障礙。人類應該學習自然,實際上,人類一直在這麼做,文明出現後,還嚐試總結自然的規律。遠古時代,人類就從自然中學會如何利用工具;進入工業時代,人類開始利用自然規律為自己服務。無論是物理、化學,還是音樂、舞蹈,他們都是源自於自然,人類雖然有創造力,這種創造力隻不過是對自然規律的利用罷了。
除了人類,其他的生物也在利用自然規律。看看那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每一個物種都有自己神奇之處,無論是那些在人類看來美麗,還是可怕的物種。
跟人類不同,人類利用自然規律,更多情況下是意識引導的主動行為。其他的生物利用自然規律不是這樣的,他們是用千百萬年的進化,實踐著對自然規律的“理解”,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對於自然規律的利用,無論是人類有意識,還是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無意識,孰優孰劣,暫時無法回答。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實驗室,其中值得人類去學習的太多太多。
*
讀完這篇,路淼想起了大學課堂上的情形,方教授的形象仍然曆曆在目。路淼覺得,死神帶走的不僅僅是一個生命,更是人類無價的資產。
從筆記中了解到,方教授不僅對於自己的專業嚴謹認真,對於新事物也持非常歡迎的態度。方教授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計算機的人,一篇筆記中寫道:
*
計算機真是一個是神奇的東西,一定會是偉大的發明。生命的進化出現人類,人類進化出獨立意識,這已經很了不起了。人類正因為擁有獨立意識,才能夠思考、總結,最後催生了文明,然而遺憾的是,人類的意識隻能保存在人的大腦中。人類過去用雕刻、繪畫、文字等很多方式試圖保留自己的意識,這些“意識”都是靜止的。計算機不同,計算機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了人類的意識,雖然這種模擬顯得很初級,效率也不高,可是未來計算機會發展成什麼樣,又有誰能預言。總之,計算機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怪不得很多人把計算機叫做電腦。
*
路淼看了一下日期,方教授寫這篇筆記的時候,他還沒出生。路淼接觸計算機算晚了,對於那些千禧年之後出生的小朋友,計算機早都失去了神秘的色彩。正是因為平常,他們很少從這個角度思考。方教授關於計算機的話題,應該還寫了不少。路淼放下那一本筆記,從箱子裏麵抽出2000年的一本筆記,翻開來第一篇,剛好是關於計算機的。這篇筆記中,方教授的筆記中寫道:
*
計算機的發展太快了,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了上億年才有了今天,人類對於計算機的研究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有新的突破。計算機越做越小,性能越來越強。早年,我認為計算機隻是模仿了人類意識中的一部分,現在來看,當時的計算機隻是繼承了人類的運算能力,各項性能提高之後,計算機能做的不僅僅是計算了。人類之所有產生出意識,擁有了智慧,也是人腦的計算能力在進化中逐漸增長的結果,那計算機未來會不會也像人類一樣擁有意識,會不會也誕生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