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捷報連連
唐驚雲正在和唐元商量日前那場仗贏得蹊蹺,聖旨到了,果不出唐元所料,朝廷免去唐驚雲職務,卻沒有其他懲罰,說起來也是皇恩浩蕩呢。唐驚雲接完聖旨愣了好一會,雖說心中早有準備,但當事情真正降臨頭上是仍然是黯然不已,畢竟征戰沙場十餘載,說沒感情那是不可能的,而今日這聖職一下,就意味自己很大可能將永遠離開自己熟悉的戰場和往昔的袍澤了,但唐驚雲畢竟是鐵錚錚的男兒,隻是瞬間,灑然一笑對唐元道:“離開了也好,這些年那副擔子壓得我是在累了,兢兢業業十數年終於有機會好好休息下了,我走後南疆一切事宜都需要你來做主了,這擔子不輕啊,你身為唐家的男兒就隻能一條路走下去了,切忌戒驕戒躁。”唐驚雲走的時候沒有驚動任何人,他不是不想再和往日的部下袍澤相見,隻是怕見麵了忍不住會讓人看見自己的淚花。跟隨京城傳旨北上金陵,相送的隻有唐元一人。唐驚雲走了,悄悄他的走了,正如他悄悄的來,軍營中,那些埋骨沙場都不動容的錚錚男兒流淚了,為他們昔日的將軍而悲傷,山海關內的民眾流淚了,為他們有一個好父母官的離開而憂慮,但他們同時將所有的仇恨都寄托在南蠻身上,如果不是他們,自己還可以平靜的生活,如果不是他們自己敬愛的將軍也不會離開,至此,可見唐驚雲在南疆還是恨得人心的,而唐元要做的就是讓這份人心繼續下去。召集滿城的軍民,唐元站在高台上,環眼四顧,深吸口氣,大聲喊道:“今天,唐驚雲將軍走了,可能永遠不會再回南疆,這一切都是南蠻造成的,唐將軍走了,但他的願望還沒完成,而我將繼承他的願望,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完成他的願望,將南蠻永遠的趕出南疆的土地,讓我們南疆的父老鄉親們永遠過上太平的生活,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努力,一起付出嗎?”山海關內的軍民們是親眼見過唐元那天在戰場上的勇猛的,而他們也需要這樣的人來帶領他們,何況這個人還是他們敬愛的唐驚雲將軍的侄子。“願意”“誓殺南蠻”“還我太平”各種激昂的聲音響震山海關的上空,這一刻,無論是唐元,還是館內的將士心中全都衝滿豪氣。就這樣,唐元初步讓南疆的人民在心理上接受了他。
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戰場是瞬息萬變的,唐元派去南蠻軍營打探消息的天罡衛回來了,還帶回了兩個重要的消息,一好一壞。而唐元也得到了之前令他疑惑的答案,兩次領軍的蠻軍統帥果然不同,之前帶領南蠻打勝仗的統帥是南蠻的大王耶律無機,而此人在前段時間病逝了,留下的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暗地裏互相較勁,被唐元擊敗的蠻軍卻是在爭奪王位中暫時勝出的大王子耶律帽,南蠻大王生前雄才偉略,但他的兒子卻沒一個有他老子的一分本事,說的不好聽點,那幾個南蠻王子就是隻知道爭王位的草包,所以唐元才會贏的那麼容易。大敗的南蠻軍中的矛盾也徹底被激發了,耶律帽的幾個弟弟紛紛站出來職責耶律帽不會統軍,所以才導致自己大軍敗給宋人,他不配再當南蠻的大王,要求耶律帽讓出王位,耶律帽當然不會這麼輕易的就範,於是矛盾不可避免的爆發了,幾個王子各自帶著一部人馬負氣而走,就此,南蠻僅剩的六、七萬軍隊被分成了四個部分,這對於唐元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便於唐元各個擊破,收複南疆也指日可待;而不好的消息則是,南蠻大宗師耶律咕嚕遊曆西域完畢,已經回到南蠻部落,據說正向南疆趕來,此人乃是前南蠻大王耶律無機的親叔叔,武功已致天人之境,而且在南蠻就如神一般的存在,要是他趕來了,南蠻一定會重新凝聚成一塊,士氣也肯定高漲,那時候唐元在想徹底打敗南蠻軍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耶律咕嚕要趕來此地需要七天時間,所以,唐元決定盡快出擊,因為他隻有七天時間,在耶律咕嚕還沒到來之前就擊潰蠻軍。俘虜的兩萬馬匹這次派上大用場了,唐元帶的八千禦林軍固然全都是騎兵,但叁萬禁軍卻隻有五千是騎兵,大宋曆來少馬,這次俘獲兩萬匹駿馬可以裝備多少騎兵啊,山海關內的守軍大多是本土生長的,少有人不會騎馬,現在有了駿馬,這不現成的騎兵嗎?兩萬南疆本土戰士組成的騎兵騎術比唐元想象的要好多了,馬背上彎弓射箭都是小意思,看來這些人騎術不比蠻人差,以往不敢和蠻人野戰隻是沒蠻人騎兵多而已。現在有了兩萬本土騎兵以及山海關內以前就有的七千騎兵,加上八千禦林軍和五千禁軍騎兵,唐元手上的騎兵總共有四萬騎兵,這個數目的騎兵在全大宋都能排列前幾了。突襲,四萬騎兵打少於他們數倍的蠻軍,而且這些蠻軍毫無準備,還被嚇破了膽,自然是戰無不勝了。五天,捷報一封封的傳到山海關和朝廷之中,唐元帶領手下四萬騎士隻用了五天,各個擊破,就把除了耶律帽部的蠻軍消滅的差不多了,而唐元手下付出也死了三千,輕傷兩千的代價,好在唐元的王牌八千禦林軍傷亡不大,要部還部心疼死他啊。耶律帽的兵力是幾個王子中最多的,有兩萬人馬,且全都是騎兵,所以唐元向消滅他們著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