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宗師對決(1 / 2)

第二十五章宗師對決

耶律帽帶著手下不到五千騎兵在草原上倉惶而逃,胸中說不出的苦悶,本來在父王的帶領下,南疆大部領土都落到自己部落的手裏,誰知父王突然病逝,而自己又不是打仗的料,宋人的那個統軍的小將軍實在太厲害,一場伏擊戰殺的自己兩萬騎兵隻剩不到五千,而自己的叔祖耶律咕嚕不知道為什麼還沒到,耶律帽苦苦笑道,不是我不行,實在是*(宋軍)太狡猾。昨天,也就是唐元突襲蠻軍的第十一天,唐元一直擔心耶律咕嚕突然前來,自己雖然不怕他,但就不能實現全滅南蠻的計劃了,而且那個耶律帽實在是個膽小鬼,一見到自己就跑,唐元追了他五天,才在搶在耶律帽這個膽小鬼前麵在臨近草原上的一個山穀伏擊熬到了這最後一股蠻軍。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了耶律帽這個膽小鬼統帥率先而逃,唐元付出了傷亡三千騎兵的代價消滅了近一萬五千士氣低落,無人組織的蠻軍騎兵,而耶律帽卻帶著近五千人馬突圍而逃了。於是,唐元和耶律帽的追逐戰繼續上演,又是一天的追擊,耶律帽和唐元的手下都是兵疲馬困,眼看耶律帽就要到深入草原了,唐元隻好帶著八千,哦,近八千禦林軍先行追上,其他的兵馬在後麵跟著。禦林軍不愧是唐元的王牌部隊,雖然連續多日的長途奔襲讓他們也很累,但隻要跟著唐元他們就依然生龍活虎,漸漸的,離耶律帽的騎兵近了,而耶律帽的人馬不知道為何聽了下來,禦林軍的將士們很疑惑,但唐元卻揮手讓他們也停下。因為唐元感覺到一股氣勢,一股隻有絕頂高手才有的氣勢。隨著距離漸進,蠻軍向兩邊分開,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個人,單騎而行,仿如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樣,那麼的悠閑,是的,就是悠閑,夕陽西下,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兩方軍士對壘,一匹老馬馱著一人拉著老長的影子走向大軍中間,這情景說不出的怪異,但所有人又覺得很和諧,好似理所當然的就因該這樣。唐元看著對麵的人,對麵的人也看著他,二人都不說話。耶律咕嚕看著對麵的少年,他是那麼的年輕,那麼從容,但耶律咕嚕毫不懷疑他的實力,那是可以威脅道自己的等級了,而自己本來早應該到達的,可路上偏偏遇到對頭了,自己雖然擺脫對方的糾纏,但也受了點輕傷,耶律咕嚕不是不想和對麵的少年一戰,蠻人都是好戰的,他也不例外,隻因為時間、地點都不對,這一戰他不想進行下去。唐元也靜靜的大量對方,那個人驚人的高大,雖然他騎在馬上,但從他快拖到地上的腳,唐元就可以看出他很高大,他的氣勢也同樣驚人,唐元隻覺得麵前的是一座大山,很壓抑。這是唐元第一次和宗師級的高手對決,他有這個實力,同樣由於是第一次,他的經驗也自然多不到哪裏去,隻是同樣的放出自己的氣勢。一陣清風從兩人間吹過,二人各自悶哼一聲,耶律咕嚕胯下的老馬本就不是什麼好馬,“撲通”一聲就撲到在地,再也不能起來了,也不見耶律咕嚕作勢,兩腳下放,就那麼自然的站在了地上,他的確很高,據唐元的估計應該是兩米到兩米二多,這是唐元在這個世界上見過的最高大的人了,唐元一米八五,身材在宋人中算高的了,可站在耶律咕嚕的麵前就整整矮了一頭。二人氣勢對壘,中間的空間仿佛塌陷一般猛地模糊起來,這邊,唐元臉色一白瞬間又變青,胯下的駿馬退後幾大步,穩穩的站住了。表麵上,唐元好像占了上風,其實不然,應該說兩人不相伯仲才對,耶律咕嚕跨下的馬是劣馬,唐元跨下的馬卻是萬裏挑一的駿馬,自然唐元占便宜的多。而且,薑是老的辣,耶律咕嚕不愧是塊老薑了,以受傷之身和唐元拚了個旗鼓相當,從這裏可看出唐元要稍遜半籌。這是經驗上的不足,經過此次宗師對決,唐元得到好處也不小,起碼下次就算遇到完好的耶律咕嚕也可以真正的豪不遜色了。沒有繼續出手,二人繼續靜靜的對立了一會,同時向己方的人馬下令

撤退。其他人雖然不知到為什麼兩個人隻是相互看了一會就各自撤退,但出於對各自首領毫無保留的信服,迅速的撤退了。臨走前耶律咕嚕對唐元道:“你...很好,以後互不相範。”話雖短,唐元卻從中領會到許多,默默的點了點頭,算是對耶律咕嚕的回答。於是,鬧得南疆不得安寧的蠻人之亂就這樣暫時平定了,耶律咕嚕和唐元的協議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操你個草原撤回,唐元沒有直接回山海關,而是帶領剩下的三萬多人馬將南疆整個的掃蕩了一邊,沒了蠻人的支持,南疆本土上的亂軍也蹦躂不起來了,大軍過處所有的叛軍不是被徹底消滅就是望風而降,半個多月的時間,南疆的整個領土有重新回到大宋的懷抱。唐元將府衙安排到剛收回的南疆首府南寧城,南疆平定的捷報也擺在了大宋皇帝昭宗的麵前,皇帝龍顏大喜,滿朝文武也是歌頌不斷。劉偉一派的人可真是栽倒家了,本想讓唐元戰死南疆,誰知道不到一個月人家就平定了戰亂,現在整個大宋唐元的聲望是高漲,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是到如今隻有從中補救了,劉偉先是笑嘻嘻的向唐驚濤賀喜,然後又對皇帝道:“吾皇真乃千古明君,堯舜禹湯也有所不及啊,慧眼識英才,唐元將軍不負吾皇之望,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實在應該好好的獎勵啊。”起先皇帝和唐驚濤等大臣們都搞不清劉偉好端端的怎麼誇其唐元來了,都一位他是受刺激大了,誰知終接著劉偉的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唐元將軍立下大功,老臣以為皇上可立即召其回京受賞,以示皇上的皇恩浩蕩。”劉偉馬匹拍完目的終於露出。南疆本來是唐驚雲經理的,現在唐驚雲被罷官,正好除去唐驚濤的一條臂膀,而唐元卻又成了南疆太守,這不符合劉偉的利益,他當然不能讓唐元的南疆太守做實了,隻要唐元回京就可以想辦法將他留下,南疆就不是他唐驚濤的地盤了,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讓對頭得去啊,這就劉偉的想法。皇帝一想有理,正要開口,唐驚濤卻不能讓劉偉的算盤打響,向吏部尚書周忠勤一打眼色,老周不愧是混跡官場的老油條,馬上就明白了唐驚濤的意思,上前稟奏:“劉相說的有理,但南疆初定,而且南蠻為人反複不可輕信,正需要唐元將軍這樣的人才鎮守啊,皇上還請三思啊。”這個道理比起劉偉所說的可就占理多了,皇上自然沒理由不同意。於是,召唐元回京受賞就成了派遣欽差前往南疆封賞。朝堂上皇帝和大臣在上為召不召唐元回京商議,而在南寧城府衙的一間屋子裏,唐元正抱著晚清也在說這件事情。“老公,那天你和個耶律咕嚕為什麼大都沒打就互相撤退了,我們那天完全可以滅了他們的啊?”李晚清坐在唐元的腿上撒嬌道。“誰說我沒和他打,武功到了我們這個地步,並不全是靠拳腳來決定勝負的,往往宗師級高手對決都比的是氣勢,那天我和他都受了點傷,要不是他本來有傷在身,我還不一定能和他拚個平手呢。”唐元笑道。“那和你放走耶律帽有什麼關係啊?”李晚清還是有些糊塗。“哎,你還是當局者迷啊,第一,那五千蠻軍在耶律帽手裏我自然不放在心上,但是耶律咕嚕的到來卻讓那些蠻人士氣大振,從綿羊變成了猛虎,要是真的打起來我方肯定也要傷亡大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不是我想幹的事,而且留下耶律帽這樣的草包做蠻人的大王對我們的還有什麼威脅呢,反之,殺了耶律帽,說不定蠻人中還有更厲害的人來做大王,這樣的好處我又何樂而不為;第二,就算我真的可以將他們殺光我又有什麼好處呢,你沒聽過“飛鳥盡良弓藏”這句話嗎,南蠻要真全完了,那我也就沒留在南疆的必要了,而且朝中某些人也就有了借口可以讓我回京了。”李晚清也是聰明人,唐元說了開頭她就完全明白了,當下嬌笑道:“老公你真壞,最後麵的一條恐怕才是你放過耶律帽的最主要原因吧。”唐元大笑:“好你個小妮子,敢笑話你老公了啊,看你老公我家法伺候。”不管李晚清的嬌笑,抱起來就向臥房而去,是夜自然是春guang無限。接下來幾日由於南疆初定,還有許多事情要解決,把唐元忙的是馬不停蹄的奔走各個地方。這天,唐元處理完政務,累的不行,正考慮是不是需要請個狗頭軍師來幫自己處理這些瑣事,嚇人來報,有欽差從京城來了,唐元猜想來的是誰,至於目的那是不用說都知道來封賞自己的。不敢怠慢,整理好服飾來到客廳,唐元笑了,這欽差不是別人,吏部尚書周忠勤是也。這老家夥是自己老爹一邊的人,這次來傳旨肯定還帶有老爹的意思,讓人準備酒宴,唐元笑嘻嘻的道:“今早喜鵲鬧上枝頭,我就知道有貴客臨門,不想竟然是世伯親臨,有失遠迎還請世伯恕罪啊。”老周也笑道:“賢侄客氣了,你叫我一聲世伯那是看的起我,賢侄現在可是了不得的人啊,咱大宋誰人不知南疆出了個少年英雄啊,老夫也是佩服萬分啊,相爺對你的表現十分滿意,還讓我帶話說你“果然沒丟唐家的臉,是老唐家的好男兒”,嗬嗬,我也不多說了,賢侄現接旨吧。”老周這家夥是個人精,知道少年人一般是不耐煩這些客套話得,所以就直奔正題:“奉天呈閱,皇帝詔曰:唐元殺敵有功,為我大宋之表率,特擢升為南疆刺史,封爵南寧侯,以示表彰。”唐元現在可以正說的上是南疆一地老大了,皇帝對唐元確實好的沒話說,刺史一職總管一州軍政,比太守的權利大不少,而且還給了一個侯爵,要知道他老爹兩朝老臣都才是安平公,小小年紀就領一州刺史,還封為侯爵實在是大宋開國數百年第一人啊。而且唐元不知道的是,他現在的威名那可是天下皆知,民間的老百姓知道大宋多了個無敵的少年將軍,而江湖眾人也知道了多了個宗師級的高手,關於唐元的傳說那是無論江湖,民間都傳的神乎其神,可說唐元身在南疆威名卻已盛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