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你我都是基因的載具(6)(1 / 3)

張國淦硬著頭皮道:“他想用又錚(徐樹錚)以資熟手。”

袁世凱的臉立馬沉了下來:“不成話,不成話!軍人總理,軍人秘書長,這裏是東洋刀,那裏也還是東洋刀!”

待神色緩和下來,指示道:“你去告訴芝泉,徐樹錚是軍人,讓他官複原職,做陸軍次長吧!”

當天下午,張國淦到國務院回話,略去了不利於府院團結的細節。誰知話音剛落,段祺瑞就把含在嘴裏的煙鬥甩到地板上:“到了今天,還是一點都不肯放手!”

幾天後,袁世凱把張國淦叫來,商談加強總統和副總統之間聯係的事宜。

張國淦與黎元洪是湖北同鄉,關係密切,經常扮演傳聲筒的角色。

兩人聊完正事,袁世凱似不經意道:“你看我是退還是不退好?”

張國淦毫無思想準備,隻好說:“應當從外交、輿論和軍事三個方麵來考慮。”

袁世凱明顯不認可:“輿論,什麼叫輿論?中國有輿論嗎?外交是有把握的,三個方麵依我看隻有軍事值得考慮。”

接著,擔憂道:“你看西南打得倒我嗎?”

張國淦:“時局的關鍵不在西南而在東南。”

袁世凱皺眉道:“你是說華甫?”

張國淦:“馮華甫是總統幾十年的老部下,沒有人比總統更了解他。”

袁世凱:“你認為他左袒則左勝,右袒則右勝?”

張國淦:“不怕他左右袒,就怕他不左不右。”

袁世凱哼了一聲,不再開腔。

陝西。

陝南鎮守使陳樹藩綁了督軍陸建章的兒子,威脅他獨立或下台,陸選擇後者。陳樹藩率部開進西安,宣布陝西獨立。

此人既不反帝,也不討袁,純粹抱著趁亂撈一把的心態稱霸關中。但作為段祺瑞的心腹,其反叛具有特殊的意味,即北洋的高級將領也開始公然背棄袁世凱。

南京。

阮忠樞轉達了袁世凱的請求,希望馮國璋出麵調停軍務院以及獨立各省同北京的關係。

一如張國淦所料,馮不偏不倚,兩頭周旋,準備坐收漁翁之利。

很好理解。

人心鼎沸,袁世凱的倒台已無懸念,接下來的較量,在北洋係和護國軍之間。

而馮國璋顯然認為,自己就是北洋的第二任掌門。

出於這種心理,他發起召集會議,打算仿照辛亥年的故事,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選出臨時總統,完成南北統一……

可惜隻是幻想。

會是開了,但各省代表吵來吵去,連究竟叫“懲辦禍首”還是“懲辦奸人”都無法達成共識,還討論什麼臨時政府?

拖了一個月,四川獨立了。

陳宧的反水再正常不過。川軍基本指揮不動,帶來的三個旅,兩個旅長都勸他獨立。甚至當撤銷帝製令下達後,有傳言說川人將以當年對待趙爾豐的辦法對付陳宧……

深感自身難保的陳宧居然向蔡鍔借兵,而蔡鍔為了促其獨立,竟真的撥了十個營給他撐腰壯膽,自己隻留三個營。

有了堅實後盾,敦促袁世凱下野的電報打到了北京。

這是第一封,語氣比較平緩,內稱“優待條件,當與各疆吏力爭”。袁世凱的回電也客客氣氣,說“容布置善後,望速向政府切商辦法”。

然而兩周後,在各方的催逼下,陳宧發表了一封言辭激烈的通電:

宧為川民請命,項城虛與委蛇,是項城先自絕於川,宧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自今日始,四川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袁氏在任一日,其以政府名義處分川事者,川省皆視為無效。

袁世凱接電,眼前一片漆黑,當場暈厥。悠悠轉醒後,整日不發一言。

更沉重的打擊接踵而來。

一周後,牆頭草湯薌銘在其兄湯化龍的苦勸和護國軍壓境的威逼下宣布湖南獨立。

想當初湯薌銘為了鼓吹帝製,專門招募一批文人,關在豪宅裏搞封閉式寫作。隻要能寫出工美的勸進書,名煙、好酒乃至妓女都不限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