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穆王西巡原從睦鄰求發展,教授慨歎錯把古物作文明(2)(1 / 3)

這正是七月流火的季節。經過一天烤曬,晚上了依舊酷熱難消。進入水中後,馬上就有種清涼的感覺洇上心頭,自覺心懷大暢,快樂無比。

那些河中嬉鬧的少女見穆王下河,有幾個潑辣的便趟過來,挨挨擠擠地圍看穆王同巴依,告訴他們怎樣識玉、辨玉。穆王看著這群半裸的爛漫少女,不自禁地把目光定了格,行為自然有些兒不檢點起來,把個巴依看得隻咬牙。倒是那個西王母國王,對著這爭風拈醋的逞奇鬥豔,不由得放懷大笑。

這撈玉之法並不神秘,也就是就著月光看河裏的石頭。如發現光從水中泛出,就可以肯定有璞玉;然後伸手水中,揀選滑不溜秋的撈起來,再看皮色品相自可定出是否真玉。隻是這撈玉全憑得是運氣,有人信手拈來,便有上好籽玉得手;有人頻頻彎腰,苦苦揀選,卻總是一無所獲。

這周穆王見著好玩,正好腳下有塊石頭絆腳,便彎腰把它抱起來,覺著沉沉地好重的分量;再看外皮黑不溜秋地不好玩,正準備著扔進河中,卻見旁邊的西王母國王打著手勢叫他別扔。

西王母國王對著那塊石頭看了半天,肯定地點點頭,又對著他伸伸大拇指,嘰哩哇拉幾句,就見通譯過來躬身施禮,告訴他撿到了一塊上好美玉。

周穆王高興地大笑,一旁的巴依也顧不上雙手是水,抱著穆王來了個響吻。

這晚的撈玉,人們一直到朝暾初起,晨光大放才告結束。

周穆王玩過幾天想回去了。西王母國王說晚上要設宴餞別。

宴會在國王的大庭裏舉行。四周是華麗的白玉燈,輕煙四籠,幽香暗送,賓主席地而坐,每個人前麵擺了幾件中土的青銅器,裏麵盛放著煮熟了的羊羔、乳豬,全雞全鴨,直與周王宮內一般無二。不同的倒是各色器皿,皆是依照青銅式樣,和闐玉製成,看上去穩重大方、華麗非凡。

穆王覺著並不神奇,倒把個巴依看得連連稱妙。她雖出身王室,隻是義渠國向來國小民貧,國王宴賞也止氈房古堡,整羊鮮乳地已覺超常,此番見著西王母國酬賓的氣概,見著這盛宴華庭,自覺大開眼界。

眾人寒暄後在席上盤腿坐定,卻見侍女遞給每人一隻白玉無奈杯角杯,杯上盤了幾隻螭龍,栩栩如生,十分生動。這杯有種古怪,盛上酒隻能端在手裏一飲而盡,卻不能中途擱置。獨獨到了穆王,換了個帶腳的,顯見可以直立放置,也看得出主人待客的誠意。

酒過兩三巡,菜上七八道,除了先前諸般生熟,再上來卻是瓜果蔬菜,隻是這些東西卻很少在中土見到,就是那位經曆豐富的穆天子也覺眼界大開。

諸般瓜果中有種圓圓的瓜兒,外皮綠如翠玉,隱有條紋;切開來卻又是紅瓤黑籽,煞是好看。穆王口咬之下,但覺清涼爽口,甜美無比。

西王母國王一直把他送到國境出口處,臨別時又送給穆王幾輛馬車,車上居然載著十幾個妙齡舞女,個個端莊豐滿,洋溢著青春活力。西王母國王說:“把她們帶回去吧。讓你們那裏的人也看看我們的女人,我們的舞樂。”

作為報答,周穆王讓姝喜和她的舞伴留下來,為西王母國王作中土之舞。

周穆王一行又經過幾天的跋涉,回到了國都。他把族弟楊乙叫過來,對他說:“楊乙啊,我現在把你派回晉國你父親那裏,給你建一個伯國,食邑要隱蔽,由你選定。主要任務就是為王宮琢製玉器,卻不許流入民間,讓百姓拿了去。”

楊乙奉旨回到龍城,就離城不遠的地方,就是現在宰相堖附近的大草甸選了址,然後在這裏動工修造國都。經過一年的建設,國都建好後,周穆王親臨視察,把楊乙的國度定名為“種玉國”。

關於這個名稱,秦教授考證後得出了結論。在漢以前人們尚紅不尚白,人死後多用紅鐵礦和朱砂鋪墊墓底。為了改變玉的白色,玉器作好後,種玉國的人便把新玉器連同朱砂一起埋入土中,待朱砂沁入玉器後再行挖出。由於玉質堅硬,不是短時間可以奏效,有些玉器隻能在幾十年或數百年後才會挖出來,這是西域製玉的古法,被楊家如法炮製,便成了“種玉國”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