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光緒死因之謎(2 / 2)

三:不管光緒帝是否有癆病、腎病,但這兩種病都沒有嚴重到致他於死地的地步。大家知道癆病到了不停地大口吐血的地步,才是比較嚴重。在光緒的病曆中根本沒有"吐血"記載,說明光緒的癆病不是很嚴重。因此光緒死於癆病、腎病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另外光緒死前幾天的病曆突然將光緒的病描述得很嚴重,使人感覺到光緒是正常死亡。這一點十分可疑,請不要忘記了給光緒帝看病的全部過程都在慈禧監視和掌握之下,光緒死前幾天的病曆極有可能是慈禧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派人"偽造"的。

四: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後將光緒帝關在中南海瀛台,整整十年間,光緒帝一直處在囚禁狀態。瀛台是中南海一個四麵環水的小島,與陸地相連的隻有一個木板橋,島上慈禧派人二十多個心腹太監日夜嚴密監視光緒。整個紫禁城、中南海已是戒備森嚴,加上瀛台更嚴密的保安措施,外人是非常難以進入瀛台的,更何況你根本不熟悉中南海一帶的地形。並且光光緒帝吃住還有一套安全程序。別說外人,就是一個長期生活宮中的人都難以接近皇帝。所以根據以上情況推斷,害死光緒帝的不可能是袁世凱,隻有嚴密控製中南海、瀛台、大權在握的慈禧才有最大嫌疑。

五:光緒帝在死亡前一天,向全國發布詔令,命令各地總督巡撫尋找名醫名方,推薦進京,為皇帝治病。這件事起碼說明了兩點,一是皇帝這時非常清醒,不象一個意識模糊、即將升天的人;二是皇帝對治好自已的病充滿信心。但是就在第二天皇帝就突然死了,令人感到奇怪。還有一點更讓人奇怪的是:

就在同一天,也即在慈禧死之前二天,清朝廷以光緒帝的名義發布兩道詔令。

第一道:命醇親王之子溥儀,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

第二道:授溥儀之父載灃為攝政王。

這兩道詔令意思很清楚,一旦皇帝升天,就讓溥儀繼位,讓溥儀父親載灃主持朝政,輔助年幼的新皇帝。這兩道命令是誰下的?不可能是光緒帝,因為光緒帝早已無權力,更沒有可能指定自已的接班人。最有可能下這道命令的人是誰?慈禧。

為什麼慈禧要下這兩道詔令?從中看出兩個問題。

一:慈禧自已的病已非常嚴重,到了最後關頭,已到了不得不對後事進行安排的地步。但這一天光緒正好下詔令遍求全國名醫,為他治病。

二、慈禧已經決定,要光緒帝死在她自已之前。道理很簡單,如果光緒死在她後麵,這兩道詔令就成了一紙空文。因此,慈禧發了兩道詔令,就是要光緒帝在她之前死。

果然,詔令下達第二天,光緒升天,溥儀繼位,載灃監國,第三天,慈禧嗚呼哀哉,上了西天。結果與慈禧設計的一樣。

這一切隻是筆者推斷,具體光緒死因到現在還是謎團需要我們去進一步考證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