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競爭的根本(1)(1 / 2)

第一節 資本主義並不完美

縱覽整個世界史,就知道曆史中的人們一直企圖尋找一個完美、理想的社會模式。但是,人類至今的所有社會模式沒有一個是完美無缺的,所有的社會模式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都有固然地帶有弊端基因。

在資本主義的形成的時候,圈地運動如同一場森林大火燒毀了英國的舊製度,但不久新製度下的社會更加興旺。這是建立在這樣一個殘酷的邏輯上:現代經濟需要迫使一些人離開土地,迫使他們貧困,迫使他們失去生活的家園,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為現代工業工作,才能使整個社會重新在最新的經濟領域中發展起來。如英國的工業革命,沒有圈地運動根本就無法完成英國向現代工業轉變。英國的大批人失業也導致了向美國的大量移民,從而意想不到地成就了一個現代最龐大的帝國,但這不能掩蓋西方世界繁榮下麵永遠無法完美的一麵,即遍布世界的戰爭、恐怖襲擊、宗教矛盾、資源爭奪、政治革命、現代城市中的棚屋區、冷漠的人性等都說明西方的製度遠遠稱不上完美,他帶給世界太多的苦難,隻有西方顯得繁榮;但就是在西方世界,仍有許多現代貧民區。

在圈地運動前後的歐洲曆史上還至少出現過三次大的革命主義浪潮,即16世紀宗教改革者的革命主義、法國大革命和一戰後的革命主義。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以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為領袖的,這場宗教運動實際上也是導致英國工業革命重要原因。其中加爾文的主張是:現實世界已經腐朽,無可救藥,必須徹底推翻它,按照上帝的意誌重新安排這個世界。加爾文的這個主張聰明之處就是它沒有強調這場改革僅僅是宗教內部的事情,而是將世俗社會和宗教世界歸為一體,必須同時改革。這就給了社會不滿情緒一個完美的理由——他們有了上帝的支持,因而是正義的。加爾文在宗教方麵建議將教階製一筆勾銷,代之以頗具民主思想的教會組織;在世俗社會方麵,加爾文自然首先確保上帝在任何統治者麵前的無上地位,即首先確認君權神授的宗教-政治原則,任何國王的統治都必須以上帝的名義來進行。這其中,加爾文提出了一個最重要的革命教義:即國王代表的是上帝行事,但如果國王出賣了上帝的信任、違背了上帝的意誌,那麼任何上帝的臣民就有權利罷黜國王,也就是說,加爾文世俗的臣民首先是上帝的臣民然後才是國王的臣民。加爾文的這一教義無從知曉是否得到上帝的認可——上帝應該默認這種忠心地改革者,但不管上帝怎樣,它卻為將來荷蘭和英國的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

法國大革命是資本主義歐洲最徹底的革命,盧梭是其中有力的推動者之一。他提出的人民革命權利學說,這相當於加爾文的世俗革命教義,隻是將上帝推出了舞台而代之以最高領袖崇拜,這又相當於構造一個世俗的上帝。法國人在大革命時期有眾多改革教義,實際上思想上相當混亂。革命者的派別之分也就導致了法國大革命反複無常的狀態。其中羅伯斯庇爾是虔誠的盧梭教徒,他所領導的雅各賓派也就成為法國革命中最為狂熱的一派,以致培養了越來越多的敵人,最後歸於失敗。盧梭在《革命法製和審判》中提出“當政府違反人民的權利時,全體人民或一部分人民的最神聖義務就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