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中國人並不缺乏智慧,但是一旦中國人的思想被統一,那麼人口眾多的中國人就隻剩下一種思想了。2011年新年伊始,SMG紀實頻道播出了五集大型紀錄片《外灘》,其中有一句追問:在公平競爭麵前,難道上海人、中國人真的那麼屈辱,不堪洋人的侵略,節節敗退嗎?事實不是這樣,從1912年到1927年,15年間中國工業普遍崛起,上海的幾個區縣年均增長率達到15%。應該注意到,1912年是辛亥革命結束後的次年,1927年則是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時間,兩者之間出現了難得的思想空隙,即封建王朝的思想體係崩潰了,民國思想尚未建立;法製也相對虛弱,而這恰恰是中國工業崛起的黃金15年,這說明了什麼?中國並不懼怕西方的公平競爭,而是懼怕統一的思想、政府的管製。
最後,還是講個小故事吧。
美國第一位黑人女國務卿康多莉紮·萊斯的傳記書名是:《雙倍優勝》(Twice As Good),來源於她父親的一句話:對於種族歧視,Don't deny it,but don’t be defined by it.Be twice as good,and you can make it,意思是“不要否定,但也不要被它鎖定,力爭雙倍優勝,你一定會成功。”這裏的關鍵詞是“雙倍優勝”,怎樣解釋這個詞呢?還是通過一本書吧。美國女作家柯蒂斯·西頓費爾德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寫了一本小說《預科生》,2005年時,這本書被《紐約時報》評為十大好書之一。故事講述的是來自美國中部一個小鎮的女孩,名字叫莉,她因成績優秀有幸進入美國東部一家私立中學。這所學校是一所精英學校,學生大部分來自富貴家庭。美國中部,相對美國東西海岸地區是落後的地方,如同中國的中西部相對於東部沿海地區一樣。莉剛剛進入學校,她的黑人同學麗特爾就先向學校申請調換宿舍,她單獨住進了一間宿舍,而且莉發現她是憑借獎學金才來此昂貴的學校就讀這件事麗特爾已經知道了。麗特爾提醒她說:“你的床罩!”原來,莉的床罩是兩麵都可以使用的,一麵是紅色、一麵是藍色。美國的習俗是男孩用藍色、女孩用紅色,學校發的床罩為了便於使用,就是這種紅藍各一麵的。而大多數孩子因為都是來自富有家庭,他們當然不會用學校發的床罩,而是自己帶來他們喜歡的床罩,所以,麗特爾一看到莉的床罩就知道她來自低收入家庭,所以不願意與她同一個宿舍。
麗特爾從來不邀請任何人進她的宿舍,也很少和別人交朋友,一向獨來獨往,同學都以為她是因為家庭富有,不願與其他同學來往,因為她曾說她的父母一個是醫生、一個是律師,這在美國都是富貴職業。
但是,忽然有一天,麗特爾因為偷錢被抓,同學才發現,原來她從不邀請任何人進她的宿舍,是因為她也是靠獎學金進這所學校的,她的床罩也是藍紅兩麵的;她之所以申請單身宿舍的真正理由,也是因為她不願意被人發現她的貧困身份——她的父母當然也不是醫生和律師。
莉沒有像麗特爾那樣虛偽和躲避現實,她當然也曾為自己的貧窮苦惱過,甚至也有難堪的時候——當他的父親來到學校看望她的時候,父親為了顯示自己是與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樣富有高貴的,特意與並不相識的參議員先生攀談,而他的言談舉止卻露出了馬腳。
莉就是這樣在這所中學度過了4年,之後進入大學。這所大學不再是一所充滿精英家庭的大學,而莉因為在過去的4年中一直與富有家庭的孩子們在一起,此時她的言談舉止、衣著品味、熱情大方、充滿自信、甚至所使用的香水、洗發香波的牌子,都使她顯得很出眾,她忽然間就像是花一樣盛開了。
柯蒂斯·西頓費爾德的書中沒有提到“Twice As Good”一詞,但整篇小說實際上都是在解釋這個詞彙。莉作為一個小女孩,當然也曾被富有的絢麗所強烈感染,但她沒有像麗特爾一樣躲避現實,而是盡力豐富自己,克服困難,她曾差一點因數學成績差被退學,但最終她還是走過來了,成功進入大學,並且在大學中盛開。正如萊斯的父親所言,她最後成功了。
小故事蘊藏大道理,那麼,大道理在哪兒呢?中國人之所以被歧視,是因為中國人的劣根性,其實,隻要正視自己的劣根性,就會像莉一樣,甩掉曾經的土氣,成為一個高品質的人,那麼也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