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此詩作於2007年4月底。長平公主,崇禎之女。明末李自成起義,義軍攻入紫禁城。崇禎在絕望中命皇後及諸多貴妃自盡,又招長平公主到來。長平公主當時還不到十五歲,又驚又怕,悲哭個不停。
崇禎拔劍要殺她,公主悲慟說:“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在宮中,沒有做錯任何事情,為什麼要殺我?”崇禎流著眼淚說:“你沒有錯,錯就錯在你是我——皇帝的女兒,所以你得死。”說完就把她的左臂砍了下來。此詩即檃栝了這一史事。
後庭提劍步如麻,萬歲塵煙逐亂鴉。
錦繡女兒本無過,奈何生在帝王家。
自釋
後庭提劍步如麻——崇禎帝提著一把劍走在皇宮後苑內,他慌慌張張的,連腳步也已經錯亂了。“後庭”,宮廷或房屋的後園,它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後庭花》這一亡國之曲,而亡國又正是當時的曆史場麵。“步如麻”,腳步像亂麻一樣,反映當事人心緒慌張煩亂。這兩句寫崇禎帝在亡國時的舉止行為,提劍正是為了要砍殺長平公主,這為下文作了鋪墊。
萬歲塵煙逐亂鴉——戰火燒得整座萬歲山都濃煙滾滾,山上的烏鴉被塵煙驅逐,到處亂飛亂叫。“萬歲”,萬歲山,俗稱煤山,崇禎自縊於此;“萬歲”在古代還是臣民對皇帝的稱呼。“鴉”,烏鴉,傳統觀念中烏鴉“報喪不報喜”,是種不吉祥的鳥。這一句描繪北京城被攻陷時萬歲山上的情景,塵煙滾滾,鴉雀亂飛,可見當時情狀的急亂。
錦繡女兒本無過,奈何生在帝王家——如錦似繡般高貴的公主本來並無任何過錯,然而很不幸的就是因為生在了帝王的家中。“錦繡”,如錦似繡,比喻公主的高貴;奈何,怎麼辦,含有不幸的意思。這兩句既可以理解為是公主與崇禎之間的一問一答,也可以理解為是我對此事所作的一番評論。這兩句是全詩的重點,前麵崇禎的行動描寫,萬歲山的環境描寫,事實上都是為這兩句服務的。
自評
本來一段史事,用詩加以檃栝,究竟有什麼好處?首先,從精簡度講,此詩一共才用了二十八個字,卻概括敘述了一段曆史,這不是小說、散文辦得到的;其次,詩歌語言的跳躍性,意象的典型性,給人留有豐富的聯想餘地;最後,務去旁言,使主旨更加突出。
那麼此詩的主旨是什麼呢?所謂富貴不常,昔日高貴的公主,如今要求個安穩的死法都不可得。俗話說:“亂世百姓不如太平牛馬。”要知道亂世的王孫公主,竟連這些“亂世百姓”都還比不上。
人世間禍福無常,無論平庸的百姓,還是高貴的公主,誰都擺脫不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