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此詩作於2010年5月30日。重返派斯的兩周裏,有幾個午後,我也到合川市郊附近的山區去走走,看到那兒淳樸自然的山原風景,正勤勞耕作的農民朋友,我內心有一股莫名的感動,甚至欲為之流出淚水。此後幾天裏,我心中一直蕩漾著一股獨特的情思——想用文字描繪一下山區的景致。經過主題醞思,意象組合,最終作了此詩。
牛背悠悠牧笛,深山嫋嫋炊煙。
向日晚鴉飛沒,臨風我已醉然。
自釋
牛背悠悠牧笛,深山嫋嫋炊煙——牛背上想起了一陣悠揚、閑適的牧笛聲;遠處深山坳裏,一縷炊煙緩緩升了起來。“悠悠”,悠長,閑適,從容不迫;“牧笛”,牧童吹的短笛,這裏指牧童吹奏出的笛子聲;“嫋嫋”,形容煙氣繚繞上升;“炊煙”,燒火做飯時冒出的煙。這兩句描繪了一幅傍晚時分、淳樸自然的山區農家圖景。“牛背牧笛”是臆造的一個意象,它一則獨具淳樸消散的古典美感,二來更能傳達我對農家生活的一份向往之情。“炊煙”上升,給人一種歸宿感,我們看到炊煙,心中便會感到安寧與溫暖。
向日晚鴉飛沒,臨風我已醉然——朝著落日飛去的晚鴉,漸漸消失了;對著徐徐吹來的山風,我已經全然陶醉了。“沒”,隱沒,消失;“醉然”,喝醉的樣子,形容陶醉。“向日”句仍寫景,傍晚的太陽不再刺眼,顯得安詳柔和,而此時一群烏鴉正對著太陽飛去,它們飛著,最終從人的視線中消失,隱沒在了晚日裏,這樣的畫麵自然是無比祥和淡遠的。“臨風”句點出我本人的感受,一個“醉”字寫出了無限陶醉、向往之情。這兩句用了寬對,工潔中含有一份疏淡。
自評
看到山區農家風景風貌後,我內心之所以會有一份感動,是因為那兒淳樸淡然,全無心機,這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受製於各種機心、壓力的情形是全然不同的。此詩一定意義上講,確是美化了山區農家風貌的,但我此詩原不在真實描繪山區風景、反映農民的生活麵貌,相反此詩的主旨乃是在抒發我對恬淡風景、淳樸生活的一種向往之情,由此間接反映出我本人平常苦悶、壓抑的心境。正因這個緣故,所以詩中有意美化了山區農家風貌,甚至臆造“牛背牧笛”這一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