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遊紅楓湖值雨(1 / 1)

題解

6月5日一早,我坐車到清鎮,獨自一人遊觀紅楓湖。午後,天色一變,居然下起雨來。我沒有帶傘,卻也懶得躲避,繼續遊逛一陣後,便回去了。在回旅館的車上,我有感作了此詩。紅楓湖,位於清鎮、平壩境內的一個岩溶湖泊,湖邊有紅楓嶺,嶺上與湖周多楓香樹,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徒步觀遊倦,茲湖午變風。

稠雲凝碧水,濕意滿紅楓。

此地旱才已,他方民又窮。

蹉跎天易暮,迸淚雨聲中。

自釋

徒步觀遊倦,茲湖午變風——我獨自一人步行遊覽,時間一長,漸漸感到有些疲倦;到了中午,這紅楓湖一帶的天色開始發生轉變。

“徒步”,步行;“茲湖”,這個湖,指紅楓湖;“變風”,風向改變,引申指天氣發生變化。這兩句寫雨前我的情狀及天氣的變化,為全詩作了鋪墊。

稠雲凝碧水,濕意滿紅楓——密密麻麻的烏雲凝聚在了碧綠的湖水中;滿嶺滿岸的紅楓樹都被雨淋得濕濕的了。“稠”,多,密;“凝”,凝結,凝聚。“稠雲”句意指烏雲倒映在了水中。寫到“稠雲”,說明雨馬上要下了。“濕意”句雖沒有正麵寫雨,但已經暗示了下雨一事實。這一聯運用諧音,“稠雲”同“愁雲”,“濕意”同“失意”,對得分毫不差。諧音的運用,暗示了我當時失意、苦悶的情懷。此外,此聯還於寫景中染上了一層意象化的色彩。濃雲密布,自然給人苦悶、壓抑的感覺;而紅楓遭雨,樹葉下垂,一片濕濕的樣子,也仿佛人的悲愁、失意。因此,可以說這一聯即使不用諧音,也能從景物的描繪中看出我本人的苦悶情懷。

此地旱才已,他方民又窮——這一地區的旱災才剛剛結束,可其他地方的百姓又遭遇著新的災難,正困苦不已。“已”,停止;“窮”,困厄,處於困境。今年上半年,我國西南地區遭遇了一場特大旱災,到了五六月份旱情已得到緩解,因此稱“旱才已”。我因遊湖“值雨”,於是聯想到了旱災,並為貴州地區旱災的結束感到慶幸。然而,旱災雖然過去了,可別的地方又出現了新的災難,那裏的百姓又變得困頓了,這又讓我陷入在了深深的憂傷之中。“才”與“又”兩個關聯詞的運用,既可見百姓所遭災難的層出不窮,又體現了我本人對遭災百姓的一份拳拳悲憫之情,同時還使整一聯的語氣變得委婉。“民又窮”的“窮”從某種意義講,也並非僅指百姓因遭遇天災而困苦,它可以指各種人禍或生活中遇到的其他困境。

蹉跎天易暮,迸淚雨聲中——自己無所作為,光陰白白過去,看那天色很容易就要黑下來了;這時,我終於忍不住在濛濛的雨簾中迸射出了心傷的淚水。“蹉跎”,失時,光陰虛度,也比喻失意,經曆坎坷;“暮”,傍晚,也有年老的喻義;“迸淚”,淚珠迸射而出,形容流淚多而急速。內心失意不快,天又黑壓壓地下著雨,因此感覺馬上就要傍晚了。寫到“天易暮”,自然還有一層寓意,那就是自己無所作為,美好的光陰年華很容易就會流逝了。一般寫哭出淚水,通常會用流淚、揮淚、濺淚、灑淚等詞,但這些詞其實都不及“迸淚”程度激烈而沉痛,“迸”字說明淚水已經不是緩緩在流,而是像子彈一樣在迸射了,同時“迸”的字音比較重,讀來仿佛千斤相壓,這也加重了流淚的沉痛感。

自評

到風景區遊玩,結果被雨淋濕,這是一件非常掃興的事。我本人也確實由此想到了自己的無所作為,並因此感到悲愁苦悶。然而,最終我還是從小我走了出去,聯想到了廣大遭災受苦的百姓。如此一來,我個人的失意苦悶便不再局限於一己之榮辱得失,而是與廣大苦難民眾聯係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