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花犯(1 / 2)

舅氏後院,每至夏秋,鳳仙繁茂。予自記事以來,常於此院澆水看花、捉蟲收籽,引以為樂,忘乎花我。己卯冬,因小姨出嫁,擺宴設爐之故,於此院鋪以細石。翌年,即無鳳仙再出。久之,石上封塵,蒼苔滿布,小庭蕪鄙,不堪睹視。今年夏日,作客舅家,徘徊小院,見一粉花綻於牆角,細觀之,竟乃鳳仙。予衷心感動,為之賦。

題解

此詞緣起已如序中所言。舅舅家的後院栽滿了鳳仙花,每年一到夏秋兩季,這些鳳仙花便開得異常茂盛。我從孩提時起,就常在這院子裏看花、澆水、捉蟲、收籽,並把這些當做是快樂事。1999年冬天,小阿姨出嫁,因有擺設酒席、安置火爐的需要,於是在後院鋪上了一層細石。到了第二年,鳳仙花便一枝也沒長出來。時間一長後,這些細石上積滿了厚厚的塵埃,漸漸地又布上了蒼苔,後來各種雜草也亂長了出來,這後院越來越荒蕪破鄙,實在讓人不忍心去一看了。今年(2010年)的一個夏天,我去舅舅家作客,隨意到後院去走走,結果看到有一朵粉色的花在牆角下綻放著,走近去細看,卻發現那粉花居然是鳳仙花。從1999年到2010年,整整十一年了,這鳳仙花的種子在地下沒有死,居然又長出來了,而且開出了美麗的花——這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和精神啊?我看了,內心實在非常激動,於是特意作了這首長調詞。

粉眉低,芳枝輕曳,玲瓏玉初洗。幾多羞媚,是靜女窺牆,翡翠偎蒂。劉郎重步幽苔地,見花疑夢寐。細打量、是舊相識,摩挲欣下涕。身沉十年又娉婷,緣何力?自是斯心不死。曦露惜,無絲懈、終償初誌。殘燈下、思難入寐,想翌歲、滿園春得意。但夜寂、織聲稀碎,一枝螢照裏。

自釋

粉眉低,芳枝輕曳,玲瓏玉初洗——後院中開著一朵花,那花的花瓣就像女孩子傅粉的眉頭低垂著,她美麗的枝葉輕輕搖曳著,她那明澈剔透的枝莖就像剛剛洗出來的玉。這三句描繪鳳仙花的形態。

鳳仙花比較特殊,它的花朵生在葉腋下,因此將之比作低下去的眉頭,“粉眉”的“粉”本指顏色,但用在喻體上卻有傅粉的含義,“眉”字不是指眉毛,而是指眉頭,即兩眉附近的地方;鳳仙花的枝莖是肉質的,看上去碧綠透明,確是像翡翠玉,因此將之比作玲瓏初洗的玉。

幾多羞媚,是靜女窺牆,翡翠偎蒂——那花帶著幾分羞澀,卻是那麼嬌媚好看,它簡直就是那在牆頭窺看的靜女,依偎在枝頭的翡翠鳥。“幾多”,多麼;“靜女”,貞靜嫻雅的女子;“翡翠”,鳥名;“蒂”,花或瓜果與枝莖相連的部分,這裏泛指樹枝樹梢。這三句寫鳳仙花的神態。“靜女窺牆”有出處,《詩經·邶風·靜女》詩:“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劉郎重步幽苔地,見花疑夢寐——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到後院這個長滿幽苔的地方來走走;看到那粉色的鳳仙花,我起初以為是在夢裏了。“夢寐”,睡夢中,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劉郎”句用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典故。劉禹錫在唐順宗時參與“貞元革新”,後遭貶謫,重返京師時,寫了《再遊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再遊玄都觀與此次重步後院有一定的相似處,而劉禹錫堅韌不屈、積極豪健的精神與此詞的內容基調也是相一致的。

細打量,是舊相識,摩挲欣下涕——我走近去仔細觀察,發現眼前的花朵真是我以前相識的鳳仙花;我俯下身去,輕輕撫摸花瓣,內心欣慰得忍不住流出了淚水。“打量”,觀察(人的衣著、外貌);“摩挲”,用手撫摸。這兩句寫我真確定是鳳仙花後的一份驚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