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是既講原則性,又講政策性的。他坦率地承認米庫林娜的《群眾的競賽》“寫了一些很不確實的東西”,“有其個別的而且也許是重大的錯誤”,不僅沒有掩飾米庫林娜的過錯,還說“我認為伊萬諾伏一伏茲涅森斯克的同誌們應該把米庫林娜同誌叫到伊萬諾伏一伏茲涅森斯克去,為了她所犯的錯誤‘扯她的耳朵’。我決不反對為了米庫林娜同誌的錯誤在刊物上把她好好地責罵一頓。”對魯索娃的片麵和偏頗,也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同時,他還主動承擔可能因自己為米庫林娜寫序言而招致批評家要處罰她的責任,說:“然而這是不正確的和不公道的。”“如果我的序言給她這本實質上很平常的小冊子造成了過高的評價,那末過錯並不在於米庫林娜同誌。”——這些都表現了他的很強的原則性。但他反對把米庫林娜一棍子打死,他說:“但是我堅決反對把這個無疑是有才能的女作家推下深淵,埋葬起來。”並肯定了米庫林娜《群眾的競賽》的價值:“米庫林娜同誌這本小冊子的價值是在什麼地方呢?是在於它傳播了競賽這個思想,而且以競賽的精神感染了讀者。”指出“本質就在這裏,而不在於個別細節上的錯誤。”肯定了《群眾的競賽》的現實意義:“會給工人階級帶來很大的好處。”他堅決反對“以禁止銷行來處罰這本小冊子的作者和處罰這本小冊子的讀者”,認為“禁止銷行隻能用之於非蘇維埃傾向的作品,用之於反黨的、反無產階級的作品。米庫林娜同誌的小冊子裏沒有任何反黨的和非蘇維埃的東西”,要求伊萬諾伏一伏茲涅森斯克省的同誌們對禁止銷行這個野蠻的想法“不予理睬”。——這些都表現了他的很強的政策性。
斯大林的胸懷是寬廣的。這不僅表現在對米庫林娜小冊子的評價、對米庫林娜錯誤的處理和對魯索娃的批評上,還表現在對年輕人的關懷、愛護、扶植和提拔止。因為他關懷年輕人,所以他看到:“我國有成百成千有才能的青年人,他們用盡全力要從下麵衝到上麵來,以便向我們建設工作的總寶庫貢獻自己的一點兒東西。然而他們的努力常常是徒勞無益的,因為他們常常被文學‘名人’的自負、我們某些機關的官僚主義和冷酷無情、同輩男女的嫉妒心(它還沒有轉變成競賽)壓下去了。”顯然對於被壓下去的成百成千的有才能的青年人,他是憂心的,焦急的,對於壓製青年人的自負的文學名人、官僚主義、冷酷無情、同輩男女的嫉妒心是很不滿很生氣的。因此,他堅決地說:“我們的任務之一就在於打破這堵銅牆鐵壁,給不可勝數的年輕力量以一條出路。”並且說:“我給文學界一個無名的作者的不關重要的小冊子所寫的序言,就是企圖向解決這個任務方麵邁進一步。”
斯大林在對待文學青年的態度上體現了列寧的思想。列寧是反對資產階級的文學上的地位主義的,他在《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裏說:“針對著資產階級的習氣,針對著資產階級的營利的做生意的出版業,針對著資產階級的文學上的地位主義和個人主義、老爺式的無政府主義,和唯利是圖,——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應當提出黨的文學的原則,發展這個原則,並且在盡可能更完備和完整的形式中實現這個原則。”他還說:“我們要創造而且我們一定會創造自由的報刊,不僅在脫離警察壓迫而自由的意味上,而且在脫離資本而自由、脫離地位主義而自由的意味上,——不但如此,並且還在脫離資產階級無政府主義的個人主義而自由的意味上。”斯大林作序的《群眾的競賽》的作者就是一個無名的沒有地位的作者。不僅如此,斯大林還在這封信中說:“我今後也隻給年輕力量中間普通無名的作者的普通的、不惹人注意的小冊子寫序言。可能有些崇拜地位的人不高興這種方式。但是這與我有什麼相幹呢?我決不喜歡那些崇拜地位的人……”由此可見,斯大林和列寧一樣,都是反對地位主義、蔑視地位主義的。在這裏,我們再重溫一下列寧在《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裏提出的那個著名的黨的文學的原則:“文學事業應當成為無產階級總的事業的一部分,成為一個統一的、偉大的、由整個工人階級全體覺悟的先鋒隊所開動的社會民主主義的機器的‘齒輪和螺絲釘’。文學事業應當成為有組織的、有計劃的、統一的社會民主黨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再來看一下,斯大林為什麼反對地位主義、蔑視地位主義,“今後也隻給年輕力量中間普通無名的作者的普通的、不惹人注意的小冊子寫序言”呢?原來是因為,“年輕力量中間普通無名的作者”同其他成百成千的青年人一樣,想“向我們建設工作的總寶庫貢獻自己的一點兒東西”,就是說,青年作者也想投入到作為“齒輪和螺絲釘”的文學事業中去,為無產階級總的事業服務。由此可見,斯大林關懷、愛護、扶植、提拔青年人,“給年輕力量中間普通無名的作者的普通的、不惹人注意的小冊子寫序言”,和列寧一樣,是從黨的文學事業考慮的,是從無產階級總的事業考慮的。隻要從黨的事業出發,就一定會關懷、愛護、扶植、提拔青年人;隻要從黨的文學事業出發,就一定會關懷、愛護、扶植、提拔青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