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男兒西北有神州 第二十八章·鬧市殺人拂衣去(3 / 3)

拓跋摩柯大驚,喝道:“抓住他。”

十二勇士呼喝連連,紛紛向拓跋摩柯湧去。可那人從空而降,繞過護衛,十二勇士一時間鞭長莫及。

拓跋摩柯見那人已到頭頂,怒喝一聲,揮斧劈去。巨斧極重,足有五六十斤的分量,這一斧頭下去,就算石頭,都能被他砍成兩半。

可抽刀難斷水,巨斧難克柔。空中那人如片樹葉,隻是一蕩,已避開巨斧。手一揚,一張大網倏然張開,竟將拓跋摩柯罩在網中。

拓跋摩柯身經百戰,可從未經曆過這種過招。大叫聲中,已被大網束縛的不能動彈。這時候寒光一閃,一柄短刃已透網而過,插在拓跋摩柯的胸膛。

拓跋摩柯雙目凸出,怒嘶道:“你是誰?”

那人踢落拓跋摩柯,灰衣倏忽滑落,露出一身不染纖塵的白袍,站在馬背上,冷然道:“我就是王安仁!”

話音未落,那人手腕翻轉,一根繩索飛出,搭在牆頭之上。他借繩索之力,身形縱起,已上了高牆。手中繩索再飛,纏住樹枝,翩翩而起,蕩得遠了。

十二勇士驚得目瞪口呆,不信世上還有這種身手。

拓跋摩柯死,十二勇士不能免責,一想到這裏,眾勇士硬著頭皮去追。才過了街口,就見轉角巷口處衝來十數人。個個手持短槍,犀利紮來。

那十二勇士猝不及防,竟被紮翻了半數,餘眾一聲喊,紛紛退後。手持短槍那些人並不追趕,身形閃動,已再藏身巷中,消失不見。

不知多久,才有勇士壯著膽子去看,巷中早沒有了人跡。那巷子的白牆上,塗著幾個鮮紅的血字——殺人者、王安仁!

殺人者王安仁!王安仁來到了葉市!

那個一月之間燒盡西夏沿邊一十三寨,打得西夏野利王無可奈何的王安仁來了!

那個隨狄青之後,聲名鵲起,卻不被朝廷承認,隻能做流寇,惹得西北諸民同情的王安仁,來葉市了!

而這段日子狄青被禁戰,王安仁似乎接替了狄青的名號,連戰連捷,而如今到了葉市,更是瞬間掀起了狂風巨浪!

王安仁這個名字,注定會在狄青之後,在西北如日中天!

隻是王安仁出現得太快,而身為流寇,更不可能多次被人見到,隻有那一襲白衣流傳在眾人的心頭,關於王安仁的身形相貌,卻是流傳著不知道多少個版本了。

有人說王安仁長得人高馬大,有人說他跟汴京才子是一個人,翩翩佳公子,文武雙全,有人說他臉上多道刀疤,皆是被西夏人所砍的,又有人說他不惜得罪八王爺也要搶來的女人,被西夏人殺了,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但是究竟為什麼,一個月之間一個人就可以成名到這種地步?沒人知道,或許,有人還是知道的。

因為那傳說實在太細致,太係統,太像是有人刻意傳播的!

隻是無論是什麼原因,傳到野利遇乞耳中的,王安仁已經有了至少五種不同的形象。

隻是野利遇乞仍不是很擔心王安仁,流寇畢竟是流寇,而且諸多傳言中,獨獨沒有他王安仁與狄青不合,甚至生死相向。這豈非就更說明了,王安仁與狄青,早就生死不容?

大宋與西夏都不容的人,又豈能成就大器?

但是野利遇乞此時的心情顯然也不太好。

已黃昏,野利遇乞正在通化樓。

野利遇乞的確傳令讓葉市眾軍將趕來,可傳令一個時辰後,所召的七人中,竟然隻有三人趕過來。

不聽天都王的號令,後果隻有一個,那就是死!

不過那不聽號令的四人顯然已不必害怕,又過了一個時辰,他們橫著就被抬了進來,四人已死。

每一人眼中都是惶恐難以置信的表情,當然是不信會有人在葉市殺了他們。

屍體中有葉市團練保旺羅、有嘉寧軍司的監軍使拓跋摩柯,另外兩人,衣著華貴,顯然也是葉市的要人。

野利遇乞坐在高位,冷漠的看著那四具屍體問道:“教練使,你可查出凶手是誰?”野利遇乞額頭突兀,雙眸深陷,鼻子顴骨高聳起來,整個麵容如天都山般,有峰有穀,很是奇特。

但沒有人敢笑他,甚至沒有人敢看他一眼。所有人都知道,野利遇乞本性殘暴,自從野利旺榮死後,他更是陰冷非常。若有半言觸怒野利遇乞,說不定就會惹上殺身之禍。

野利遇乞問的是左手處的一個藩人。那藩人身材彪悍,臉色蠟黃,聞言喏喏道:“卑職已在查。凶手……好像是王安仁。”

“好像?”野利遇乞冷笑,“你好像也快死了?!”

——————————————————————————————

呼~終於補上了,本來說前天補上的,抱歉啊,實在剛回老家,不好趕,還是補上了,看在小生這麼忙碌的份上……嘿嘿,給個紅票打賞收藏神馬的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