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不得再想,王安仁已翻開書頁,而王安仁見書頁第一頁的內容,陡然一震,臉色青白,幾乎將那書丟在了地上。
第一頁書頁沒有文字,隻是畫了一尊佛像……
佛像細腰婀娜、瓔珞莊嚴,隻是臉部一片空白。這佛像,王安仁竟是見過的!
書上畫的竟是無麵佛像!
那沙洲敦煌佛窟裏的無麵佛像,那傳說中梵天之中的無麵佛像!
王安仁捧書的手都有些顫抖,翻了第二頁,見到仍繪製一幅圖像。那圖像畫了兩人對立,一人是那無麵佛像,另外一人是個將軍模樣的人。那將軍單膝跪地,對那佛像神色甚恭。
這兩人之間,放著個玉盤,玉盤上有殷紅的一灘血跡。那將軍伸出左手,食指滴血,嘴唇塗紅。
書頁上雖隻是一幅圖畫,但栩栩如生,生動非常。王安仁顧不得去想白金底麵上如何能做出這種生動的圖來,隻是想,按照唃廝囉所言,段思平曾向那女子立下承諾,這本書如果是段思平親自所做,這應是一幅定盟的圖示。
古人歃血為盟,以滴血抹唇代表信守諾言,真心不二之意。不過段思平應該是向那女子立誓,怎麼變成對個無麵佛像歃血為盟呢?
心帶疑惑,見那幅圖下麵有一行小字——歃血為誓,對天起盟。若有異心,江山成空!
王安仁皺了下眉頭,又翻過一頁,見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幾行字,“餘本南詔之臣,官拜通海節度使,得國主器重,心懷感恩。然則奸臣當道,先有鄭買嗣為亂,後有趙善政不忠,再加楊幹貞為禍,紛亂頻頻,民不聊生。餘有誌救民於亂世,今餘歃血為盟,若能成事,定遵承諾,永不背盟!”
唃廝囉似乎知道王安仁對往事並不知曉,解釋道:“南詔本唐時之國,控雲南周邊之地,由蒙氏當權統領各族。段家本一直都是南詔重臣,後來南詔衰落,有鄭買嗣滅蒙氏皇族八百餘口,自立為王,稱為大長和國。趙善政本大長和國清平官,也就相當於宋之宰相,夥同東川節度使楊幹貞殺了鄭氏家族,又立大天興國。不過後來楊幹貞又廢趙善政,自立為帝。段思平是逼死了楊幹貞後建立的大理。”
唃廝囉寥寥數語,已勾勒出南詔的興衰起伏。
王安仁望著那金書血盟,仿佛見到殺戮血氣蔓延,兵戈烽煙彌漫。他又翻了一頁,見那頁寫到“興聖元年,得天助神力,不可思議。”
這頁不過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王安仁見了心中一動,又翻了一頁,見上麵寫道:“興聖二年,得神槍龍馬,人心歸順……神女果不欺餘。”
王安仁不知道神槍龍馬到底有何神奇,但想段思平要著重記上一筆,肯定有奇異之處。而書中記載的神女,當然就是唃廝囉所說的那女人。
神女?這女人有何能力?
王安仁已覺得書中記載和自身會有關係,不由怦然心動,繼續翻下去,發現書中多記載段思平的片段神奇往事。
從書中記載來看,自從段思平對那無麵佛像歃血立盟以後,的確事無不順,所向披靡。發生在段思平身上很神奇的一件事是,有牧童百姓在山中放牧,曾聽牛馬說話,說什麼“思平為王,思平為王!”當初南詔君臣崇佛,見天出異相,不由轟動一時,這件事可說是為段思平後來的民心歸順奠定了極好的基礎。
之後段思平勢力漸大,得百姓擁護,又順利的與滇東烏蠻三十七部聯盟。之後更神奇的一件事是,段思平最後攻打楊氏皇城時,途遇險關闊水,有重兵阻擋去路。這時河中有神女出現,指點迷徑,同時天降大霧,段思平趁機渡水,大獲全勝,一戰消滅了大義寧國楊氏的主力軍隊,進而消滅楊氏力量,稱帝立國。
王安仁看到這裏,心中暗想,“自古以來,開國君主為樹威信,多會神化自身。書中記載的兩件奇事,或者是段思平暗中操縱,故弄玄虛來鼓舞士氣也說不定。但如果這本書是段思平親自撰寫,並不流傳的話,段思平就沒有道理再寫點假的上去,這麼說……書中記載的奇事可信性很高了。可段思平親手立的金書書盟怎麼會落到唃廝囉手中。而唃廝囉給我看這本書,用意何在呢?”
王安仁這時已翻到書的最後一頁,驀地眼前血紅一片。王安仁微驚,定睛望去,才發現書中最後那頁並非白金之色,而是赤紅的血色。
而那血色中,現出幾個黑色的大字,“盟誓未竟,子孫有驚。為免大禍,避位為僧!”
王安仁怔怔的望著那幾個字,一時間不解其意。
等合上了金書,王安仁仿佛粗覽段思平的生平,若有所悟,更多的卻是困惑。
唃廝囉見王安仁看完金書血盟,這才道:“段思平死後,終究沒有完成盟誓。這才為子孫立下訓示,若有大禍,就要退位為僧,懺悔過錯。大理國君王多有不愛江山愛為僧之人,多半是由於祖宗的這個警訊。”
王安仁交還了金書,問道:“不知讚普對我講這個故事,又是什麼用意呢?”他心中隱約已有答案,但並不能確定。
唃廝囉凝望著王安仁良久才道:“我隻想告訴你,有時候就算歃血為盟也不見得能成事,有些誓言,本不用什麼盟誓的。”
王安仁不明白唃廝羅所言何意,又實在不明白這金書盟誓跟他到底什麼關係,方欲開口,忽然發現西門天華的臉色竟然越來越蒼白!
唃廝羅的目光也終於落在西門天華的身上,長歎一聲道:“西門,你師父其實便是大理段氏之人,具體名號,我也不便透露,隻是你師父曾經幫過我一個大忙,否則這東西也不會在我這裏了。你師父多年以來,給你種下的種子,今日,你悟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