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十三章·金書血盟問三生(1 / 3)

“好了,這些事情,便不用多說了。王安仁,其實你也並沒有十分想殺了旦增晉美,你在吐蕃境內不久的時候,應該便已經知道旦增晉美虛張聲勢,為什麼不走,卻還將計就計,堅持到了這裏呢?”唃廝羅的聲音,似乎又恢複了高台之上的那種威嚴。

王安仁低眉垂首,沉聲道:“兩月前,元昊出兵偷襲青澗城,種世衡帶著全城之人撤退,而張元設空城疑兵之計,最終城破之時,唯有張元被擒。不才王安仁,願向讚普借兵,共擊元昊!”

唃廝囉凝望王安仁許久,似在沉思、又像是出神,許久後,突然道:“我給你講個故事如何?”

王安仁大是出乎意外,不解唃廝囉的用意。實際上自從他入宮後,就從未猜中唃廝囉的心思。不過如今有求於人,自然也不好反駁,隻是點頭應允。

然而又讓王安仁略略一驚的是,唃廝羅竟然又轉頭望向西門天華,又問道:“我也是對你講這個故事,你可願意聽麼?”

西門天華一怔,似乎還沉浸在旦增晉美的死裏,似乎還在十年前剛剛下山,跟旦增晉美生死相交,共闖江湖的日子裏,驟然聞言,拿手指指了指自己,又看見唃廝羅點頭,才慌忙點了點頭。

唃廝囉目光掠遠,望向了蔚藍的天空,若有所思道:“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你我還沒有在這個世上的時候,有一對情侶因為不得已的原因,被迫分開,從此後人海茫茫,天闊地遠,再也不能相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便是這生與死。又或許,並非是生與死,而是明明知道,卻無有相逢的機會,即使相逢,也難相遇相知了。”

王安仁大是詫異,搞不懂這個故事用意何在,而王安仁一想到自己和雲之君,就是忍不住的心痛。

唃廝囉續道:“那……女子吧……可以認為是女子吧……她一心想要找到心愛之人,因此曆盡艱辛,數十年如一日的找尋伴侶。他們之間雖沒有約定,但她知道,伴侶肯定也不會放棄尋找她!”

西門天華甚是奇怪,不明白唃廝囉說的“可以認為是女子吧”是什麼意思?男就是男,女就是女,唃廝囉為何不能肯定?但他好奇心起,靜等唃廝囉的下文。

唃廝囉接著道:“那女子找了許多年,卻全然得不到伴侶的下落,不由大失所望。她不良於行,隻能托旁人去尋覓,後來她遇到一人,叫做段思平,她很高興,因為她終於又見到了她的伴侶,隻是段思平……卻隻記得他要打下他的江山。“

聽唃廝囉又道:“段思平答應了那女子,隻要那女子能幫他立國,他就定能找到女子的心愛之人。可直到段思平死去時,還沒有完成女子的心願。那女子動用了種種手段,可惜,最後還是沒有任何辦法,她能幫人建國,卻不能喚醒人前一世的記憶,更不能阻擋一個人的生死。或許,是段思平先負於人,又或者,是到了最後,那一段盟誓的無果,他的國家到現在,雖還存於世上,但不得血脈傳承,反被兄弟篡位,直到如今。”

王安仁腦海中有電閃而過,突然記起段思平是哪個!心中滿是驚奇,而與此同時,西門天華也訝然道:“讚普,你說的段思平,難道是大理的開國之君?”

如今天下有契丹、宋、夏、吐蕃、大理數分天下。大理國地處偏疆,一直與世無爭,可說五國之間紛爭最少的國度。大理立國,尚比宋朝趙匡胤稱帝早了二十多年,而大理開國之君,就是龍馬神槍段思平!

段思平身為開國之君,又因大理尚佛,身負的傳奇故事,甚至比趙匡胤還多。大宋太祖趙匡胤和兄弟憑雙棍四拳打下宋朝四百軍州,而傳說中段思平則是得天賜神槍龍馬,縱橫南詔,所向披靡,打下大理疆土。

當年趙匡胤睥睨天下,南征北戰,滅後蜀後,宋大將王全斌曾請求進攻大理,幫趙匡胤平定南疆。那時段思平已過世,但大理段氏餘威尚在,聽說趙匡胤知道手下大將請命後,一是因正在對付北方契丹,二是因擔憂大理段氏的強悍、南詔蠻夷的麻煩,因此拿玉斧在天下疆土的地圖上,沿大渡河畫了一線,說什麼,“此外非吾有。”而趙匡胤給群臣不攻大理的解釋是,“德化所及,蠻夷自服!”

自此後宋朝謹守祖宗家法,大理、宋朝互不相犯,維係多年的和平。而大理開國之君段思平,更是因宋揮玉斧一事被中原人知曉。更不用說王安仁和西門天華都算得上飽讀詩書。

唃廝囉聽西門天華詢問,又是默然許久,這才道:“不錯,我說的故事中的段思平,就是大理的開國之君。”

王安仁大惑不解,暫時放下以往恩怨,問道:“讚普,恕在下駑鈍,你突然提及段思平的往事……究竟……”他欲言又止,言下之意就是,這和我有什麼幹係?

唃廝囉微微一笑,“很多事情看起來並不相幹……但你以後再想想,就知道有沒有關係了。”他手一揮,有道白光向王安仁打來,說道:“這本書,你可看看。”

然後唃廝羅又是再度向西門天華道:“這本書,你最好也一起看看吧。”

西門天華疑惑萬分,隻是最終還是側頭一望。

王安仁手腕一翻,輕易的接住了那本書冊,觸手微涼,這才發覺那本書冊竟是用白金所製。而那書冊的封麵上,用黃金鑲嵌了四個大字——金書血盟!

那四個字的旁邊,又有幾個小字,寫的是,“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親立”。

西門天華見那書竟是由一頁頁薄薄的白金裝訂,用黃金鑲字,一本書可說是價值連城。不禁很是差異,難道說,大理竟然如此繁華,連這書籍都是用這樣的金銀製作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