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三十七章·急進急退幾時勝(1 / 3)

夜黑風高,無星無月。有濃雲起,四野之處,皆籠罩在黑蒙蒙的夜色中,楊守素親臨夏軍前軍營寨,登高台望去,見目光難窮暗處,深夜之中,難免心中惴惴。

就在這時,隻聽“咚”的一聲大響,敲碎了夜的沉凝,撕裂了遮掩的殺氣。

有鼓聲,鼓聲響徹洞天。楊守素從未想到過,會有那麼猛烈高昂的鼓聲,那鼓聲有如千麵皮鼓同時響動,簡直可說是驚天動地。

鼓聲並非是從東方而至,卻是從細腰城的方向傳來。

楊守素一凜,扭頭望過去,隻見到細腰城的城頭再次火光熊熊。自從王安仁率兵來後,這幾日來,細腰城頭並沒有燃火,此刻細腰城再次點頭,寓意著什麼?

就在此時,有兵士急報:“宋軍攻營。”

刹那間,馬蹄聲雷動,從靜寂的遠方,就那麼激昂、冷靜的傳來。無喊聲、無廝殺,但其中蘊含的決絕讓人悚然。

宋軍攻營!

就算整日在馬背上過活的黨項人,聽聞這種蹄聲響動,也是暗自心驚。宋軍隻比他們想象中攻打還要猛、還要快疾。

楊守素喝道:“擂鼓迎戰。”鼓聲四起,和細腰城那方向的鼓聲交織錯亂,殺機重重。可就算夏營如此密集的鼓聲,竟也壓不住細腰城那方麵的驚心動魄。

許久積怨,在這一朝噴薄而出,或許細腰城的軍民做不了太多,但他們用鼓聲告訴王安仁,他們和王安仁在一起,並肩作戰。

宋軍迅雷不及掩耳攻來,夏軍前軍將軍早已準備,喝令出兵。楊守素坐在高台上,略有緊張的聽著稟告的軍情。

野利斬天雖還是神色漠漠,可顯然也在傾聽著疆場的廝殺之聲。他仿佛有種天生的敏銳,隻憑聲音,就能察覺雙方的戰情。

宋軍有千餘騎兵攻來。

前軍將軍喝令擒生軍兩千出戰。

擒生軍不敵,被宋軍殺退。宋軍使的是必死之士!這些人雄壯奮猛,勇猛如錘,擒生軍不能擋。

楊守素聽到這些消息,已皺起了眉頭,暗想早聞王安仁九士犀利,不想一個必死之士就讓夏軍難以應付?

有兵士再報,“前軍將軍命都毛奴及領軍出擊。”“毛奴及浴血廝殺,抗住了宋軍的攻勢。”“毛奴及已擊得宋軍後撤。”

楊守素嘴角露出絲微笑,暗想毛奴及果然不愧是西夏境內的高手,頗為驍勇。

思緒未停,就有兵士又報,“宋軍黑暗中再出騎兵,以攻對攻,這些人均是奮不顧身,包抄了毛奴將軍的後路,抵擋住前軍將軍的救援。毛奴將軍已陷入困境。”“前軍將軍再派騎兵猛攻,可敵手不退。那些人……應是王安仁手下的死憤之士。”

楊守素眉頭蹙起,暗想聽說王安仁手下的死憤之士,均是不求功名,隻求死戰泄憤之人,這些人如此拚命,隻怕我軍損失不小。

轉瞬間,前軍將軍已連派三撥騎兵進攻,有喜訊傳來,“宋軍抵擋不住,已節節敗退。”“宋軍正向落雁坡撤去。毛奴將軍已帶兵追殺宋軍。”

楊守素霍然而起,向遠處望去,這時天沉沉,夜深深。他當然看不到太多,隻是隱約聽到更遠的地方有金鼓之聲傳來,陡然間那方的天際亮了起來,有火光映照半空,知道己方已對宋營發動了進攻,不由喜形於色。

野利斬天雙眉一揚,突然道:“不好。”

楊守素心中暗驚,忙問,“有何不好?”

野利斬天道:“王安仁為人謹慎,絕不會指望一擊就能擊垮我們。他如此猛攻,定知勢道難久。他猛攻之下,必定別有用意。大人,要令毛奴及莫要再追,提防宋軍有詐。”

楊守素心道,“毛奴及激憤已久,驀地取勝,怎會住手?如今宋軍一敗,氣勢已衰,就算有伏兵,我軍全力掩殺,也可衝垮對手了。”正猶豫間,有兵士已報,前軍將軍已派騎兵五千,全力協助毛奴將軍進攻,前軍將軍領軍萬餘斷後壓陣,正滾滾向宋軍落雁坡進攻!

殺聲震天,鼓聲不斷。

楊守素雖說幕後主持大局多年,但感覺殺氣慘烈漫天,也不由緊握雙拳。

就在這時,有兵士再次急來稟告:“大人,王安仁突然帶兵殺出,斬了毛奴將軍,我軍難敵,已在潰敗!”

楊守素一驚,叫道:“怎麼會成這樣?”

他實在難以相信,大好的形勢下,夏軍又被王安仁輕易的擊垮。

又是一個王安仁,出手一刀,就輕易的扭轉了宋軍的頹勢。野利斬天淡淡道:“有時候,一人就是一人的力量。但有時候,一人可激發千軍萬馬的殺氣!”

殺聲本已飄遠,可轉瞬之前,再次凝聚在營前。

楊守素凜然,知道雙方交錯拉鋸許久,如今又是宋軍占據了上風,因為宋軍有王安仁,而他們沒有。王安仁身先士卒,作戰勇猛,如斯一個將軍領隊,那些手下怎能會不拚死效力?

“前軍將軍不能擋……前軍將軍再退,兩都押牙戰死,前軍將軍命全軍退縮營前,有吉利刺史出戰,被王安仁斬於刀下!”

“王安仁連斬我夏軍六員猛將,勢如瘋虎,無人能敵!”

“王安仁手下再度增援,擊潰我們才出的援軍。”

“我軍屢退,損兵折將,已退到營前。”

“王安仁手下陷陣之士開始攻營,屢攻不克……宋軍攻勢稍緩。”

“王安仁率百來軍人橫刀立馬在我軍營前,我軍避而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