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衝冠一怒為紅顏 第三十三章·大勝(1 / 3)

王安仁枯坐在庭院中,靜靜的望著那天邊的明月,明月也在看著他,直至天光發白後這才起身洗漱,收拾利落後前往宮中。

到了文德殿後,文臣早聚,有幾文臣見王安仁站到一旁,低聲議論道:“等一赤老,竟這般架子。”他們這幾日一直在等王安仁,不想王安仁托病不來早朝,這些人早有怨言。

王安仁聽了,淡漠笑笑。遠望龐籍、歐陽修等人低聲議論,時不時的向王安仁看來,王安仁也不放在心上。

有宮人唱喏,天子駕到,百官肅然跪叩,等起身後。趙禎見群臣似有千言萬語,徑直說道:“朕今日早朝,就議平定嶺南一事。朕意已決,準備升王安仁為樞密副使,總領平南事務。若有軍功,再行封賞。”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王安仁以行伍、黥麵之人,能入兩衙榮升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已是大宋少有的事情,而如今才一回京,就能得入兩府,那真的是大宋開國以來前所未有之事,王安仁眼下入主樞密院,若一戰功成,再賞的話,不就是樞密使了?想大宋就是名將曹彬在時,都沒有這般禮遇。而大宋自太祖以來,素是以文製武,聖上這次傳旨,王安仁不被鉗製,直接負責調兵遣將,實在是打破祖宗家法的舉動。

更何況,王安仁已經是天下公認的西平王,雖然趙禎沒有真的封賞,可是沒有人敢提出來說消減民間的呼聲,隻要王安仁不提出來真的要求皇帝封他,群臣已經很安心了。

群臣反對。

可反對均在心中,群臣久在朝堂,知道朕意已決四個字的分量。趙禎開口就是這四個字,就已表明態度,若有人反對,那好,誰反對誰去平叛!

誰也不想去平叛。

趙禎見群臣默然,緩緩的點頭道:“既然眾卿家沒有異議的話……”他拖長了聲調,環望群臣。

有諫官上前道:“聖上,祖宗家法有雲,武將不得獨掌軍令。臣以為,宜派王安仁為副手,再派一文臣總管嶺南一事為宜。”

群臣聽了,均是點頭讚同。

王安仁不知道那諫官是哪個,可知道朝廷這些年來,隻是不一樣的麵孔,素來一樣的腔調。他也不出聲,隻是冷冷一笑。

趙禎瞥見王安仁的冷笑,心頭微顫,叱道:“那派你在王安仁之上嗎?”

那諫官誠惶誠恐,倒還有自知自明,忙道:“臣不夠資格。”

趙禎環視眾人,問道:“眾卿家意下如何呢?”

眾人感到趙禎的怒意,察覺王安仁的冷意,一時間惶惶不敢多言。龐籍終於上前道:“啟稟聖上,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臣以為,王安仁身為武將,用兵之計素來常人難測,若派人協助或者指揮,均難體會王安仁用意。如難以一統號令,不利於戰,臣認為,還是讓王安仁專任為好。”

趙禎緩緩點頭,輕舒一口氣道:“既然如此,就這麼決定了。狄愛卿,不知你何時啟程呢?”昨晚他回轉宮中,案邊又到了幾十道奏折,早就心急如焚。

王安仁終於上前施禮道:“救兵如救火,臣請今日出兵。”

趙禎大喜,說道:“好,那祝王公子馬到功成。”以眼色示意群臣,群臣見狀,紛紛上前恭賀。有恭祝王安仁一戰得勝,有賀喜王安仁入主兩府。

眾人表麵雖是一團和氣,可心中總感覺別扭不滿。

這時文彥博到了王安仁的身邊,笑言道:“王大人這次得入樞密院,人逢喜事,這不帶官服絲帶的白袍都有些發亮了。”說罷又笑,像是玩笑。

群臣均笑,可笑聲中,隱帶嘲弄之意。

王安仁冷冷的望著文彥博,盯得文彥博渾身不自在,半晌後才道:“文大人若是喜歡的話,我可免費幫你把身上的官服扒去,剩下裏麵白色的內衣。”

文彥博笑容僵住,尷尬無地,卻不知如何反駁才好。群臣的笑容也凝在臉上,一時無言。

王安仁說罷轉身就走,到了方才幾個說他赤老的文臣前,王安仁陡然止步。

那幾個文臣知道不妙,見趙禎臉沉似水,忙作揖,七嘴八舌或稱狄大人,或說王公子,或有諂媚的直接稱呼樞密副使大人,都祝王安仁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王安仁仰天一笑,大聲道:“樞密副使大人?嘿嘿,不過一赤老矣,何敢勞幾位大人這般禮遇?若是當年我這個赤佬心情不好的時候,說不準,今天大殿上的人全都要給當日的之君陪葬!”說罷大踏步離去,可那笑聲激蕩,回旋不休,卷起落葉風雨,漸漸去得遠了……

第三十六章兵凶

王安仁入主樞密院,擔當樞密副使一職。

王安仁揮兵南下,趕赴嶺南,平儂智高之亂。

王安仁已到荊湖一帶,廣發軍令,招荊湖銳卒……大宋戰神王安仁奉旨平南,禁軍廂軍爭先恐後集聚,王安仁月餘之內,已聚齊十萬兵馬。

消息傳出,汴京沸騰,舉國歡呼。

百姓認為,嶺南有救了,天下有救了。

雖說王安仁入主樞密院很不合大宋祖宗家法,也讓朝中文臣很有非議,但百姓不看規矩家法,隻認為能行的就上。王安仁不要說做個樞密副使,就算做個樞密使,百姓都認為沒有問題。

趙禎自派出王安仁後,除去看望張美人後,連皇後都少見,這一日身在皇宮,又招龐籍入見,詢問嶺南戰事。

嶺南動亂前,趙禎已調龐籍回京,讓他入主兩府,王安仁出征後,因龐籍和王安仁交流最久,又懂軍事,因此趙禎讓嶺南一有軍情,立即轉給龐籍,龐籍審閱後,擇精要稟告。

趙禎人在宮中,見宮外積雪未融,身上微冷,一顆心也如赤裸在寒風中,顫動不休。儂智高作亂,事關重大,王安仁隻能勝、不能敗!

龐籍入宮,不等施禮,已被趙禎止住,賜座道:“龐卿家,你在西北,和王安仁交往多年,應知王安仁如何用兵。朕今日找你來,就是想問問眼下嶺南如何了?”又想起一事,問道:“這天下人多知王安仁之勇,若是作戰,王安仁想是不懼,可朕隻怕儂智高陰險,派人對王安仁用毒,那真的是防不勝防。朕前些日子派人去提醒王安仁,不知王安仁可聽到朕的提議嗎?”

龐籍道:“聖上但請放心,聖上的提醒,早傳到王公子耳中。王公子素來刀口行走,定早就提防此事。”頓了下,龐籍說道:“王安仁去年十月起兵,不用北疆之士,一路募兵,主招荊湖廂軍銳卒,大肆囤積糧草,據最新消息,他已召集十數萬兵馬……看樣子要蓄力和儂智高決一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