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征遼之役(3 / 3)

乙支文德來到宇文述麵前,畢恭畢敬地乞求:“恭請隋天子寬大為懷,收兵回朝。敝國王認罪服罪,正在深刻反省,將來必赴隨朝廷請罪,請高抬貴手下命收兵。’”

宇文述沒有立刻回答他。以假投降來爭取喘息的時間是高麗國慣用的手段,對乙支文德的乞求不能輕信。但也不好斷然拒絕請求,因為拿出全部力量和勇氣來攻打平壤城的軍令也下不了手。是求合,還是繼續戰?“如何把握其分寸”成為宇文述思考的大問題。

‘“咱們自己也已到極限了……”宇文達心道。

征遼大軍已經喪失了從琢郡出發時的戰鬥力和銳氣。已經疲憊不堪的將士攻打平壤,在生疏的外鄉持續作戰取勝也很難。藉著乙支文德來乞求隋朝收軍的機會,撤退征遼大軍,讓高麗國王到隋去請罪,反而能挽回用朝的名聲。

再三考慮之後,宇文述接受了乙支文德的請求,立刻下達了準備全軍撤退的命令,命令中指示:

“對敵人仍不能放鬆警惕。”

高麗國派出多名偵探觀察征遼隋軍的軍情,已經察明用軍在準備撤退。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大部隊撤退要比大部隊前進更加困難。隋軍要進行充分考慮和準備後,宇文述才能下令全軍撤退。

股軍即處境最危險,最困難的後衛部隊。指揮官是右栩衛將軍兼正義大夫薛世雄,字世英。他兒提時代,與小朋友一起遊戲時,就用樹枝在地麵畫一城池,指揮小孩子如何攻占。他不僅具有天生的武將之才,而且廉潔奉公,他統率的部隊的官兵從來不掠奪百姓的財物或奸瀅婦女。將士都對他十分敬仰並嚴守軍紀,是隋軍目前最可信賴的一支戰鬥部隊。

花木蘭和賀廷玉也在薛世雄指揮的軍隊中服役。

七月二十四日,防軍撤退到了薩水,準備渡河。在這之前沒有發現高軍追擊。當二十萬將士向著湍急的河水,組編座二十支隊列朝著西岸渡過,走到河中間時,隋軍中突然有人呼喊起來:

“右側遭敵人襲擊!”

這聲音與其說是報信,不如說是慘叫。木蘭回身一看,衝上來的高麗兵槍失在陽光反射下銀光閃閃,映在水麵上發出刺眼的光芒。隋軍又驚又怒,慘叫連連。

高麗國軍襲擊渡河中的隋軍,使得情軍像斷了線的佛珠,一下子七零八散。失去了秩序,漬不成軍。征遼大軍亂成一團,藉水逃生各奔生路。高麗軍在有利的位置向河中射箭,並從河的上遊投放大木頭,再往木頭上灑上油點火。隋兵有的被射中的,也有被木頭撞死的,還有被火燒死的,幾萬人就這樣慘死在河中。有名的大將辛世雄也在此遇難身亡。

防軍兵敗如山倒,四處逃散。三十萬大軍,隻用了一天一夜就從平壤撤退到了四百五十裏外的鴨綠江邊,這樣迅速的撤退,曆史上未曾有過。從漩渦中掙紮活下來的木蘭、賀廷玉成為曆史的見證人。他倆是騎兵,比起步兵條件要好,由於隊伍後麵的將士與敵人展開了戰鬥,他們往往前進一段又要退回來保護俄隊的戰友,往返的次數自己也記不清了。木蘭看到從敵人刀下進生的用兵戰馬被人搶走,用鄉音求救的隋兵,因無人來援而眼睜睜被殺,大業八年七月下旬的這一天一夜,對木蘭和賀廷玉來說,猶如作了場惡夢。到處是血腥味,交戰的白刃任用作響,廝殺聲、馬蹄聲、風聲交織在一起。

高麗軍由勇敢的抵抗者搖身一變,成了凶猛的追擊者,他們並不是從後方向防軍追擊,而是用相當巧妙的方法。他們先緊閉城門,注視著防軍的行動,當隋軍從城地附近通過時,就打開城門衝出來襲擊疲憊、饑餓、失去戰鬥力的防軍將士,征遼勇士的美名已不再具任何意義,他們有的蟎地地走著,有的在聲吟著……,狼狽不堪地向故國逃竄。高麗軍在殺聲中以刀刺向精兵胸膛,砍在隋兵的脖頸上,高麗兵的腳踏在被戰斧砍下的精兵的頭顱、屍體上。

高麗軍士氣大振,狠狠地打擊了防軍,充滿複仇的歡樂。這可以說是因為在此之前受了太多屈辱,突然得以平反而產生的異樣塊感,他們似乎沒有想到“隋朝無論如何都不會真被打敗的”這件事,隋大軍會隨時再來的。因為隋朝可以說是世界性的大國,回複元氣是很快的,高麗軍的殘忍隻能說是埋下了令未來更恐怖的種子。

高麗軍對潰逃的隋兵毫不心慈手軟,拚命地追殺。因體力不支倒在路旁被殺死的隋兵模屍遍野。隋兵的哀號劃破九霄。血腥味飄大地,高麗軍腳踩隋軍屍體勝利而歸。

潰敗的隋軍當中隻有薛世雄的隊伍與追擊者頑強戰鬥。使得高民軍把攻擊的目標集中到這支隊伍之上…

木蘭的隊伍在翻越白石山時遭到高麗軍的猛烈攻擊。隊伍的前後都有高麗兵在呐喊,箭像雨點般的襲來,而緊接著衝上來的高麗和陪軍展開了肉搏戰。木蘭用盾牌阻擋往最先衝過來的敵兵,敵兵身子失去平衡,木蘭立刻揮劍砍向敵人的頭部,劍碰在頭盔上發出任骼的聲響,爆出點點火星。頭盔並沒有碎裂,但敵人已經腦震蕩,無聲地倒在地上。

隨後木蘭又與第二個敵兵展開了肉搏,敵人刺向她臉部的刀上已沾滿了精兵的血跡,木蘭閃過對手的刀,一劍斜刺對方頸部,血立刻從被切斷的血管中噴湧出來。一名高麗兵翻身倒下,一道血箭拖過天空,正是被賀廷玉一槍刺中的犧牲者。高麗兵的刀刃滑在花木蘭的盔甲上,火花閃閃,木蘭一聲不吭,抖手一劍刺人對方下顎,敵人鮮血四濺,掉下馬來,木蘭毫不理睬,拉緊紀繩,伏在馬背上像一支射出的箭,瞬間竄到高麗騎兵麵前,還沒等敵人準備好兵刃,木蘭戰馬忽然一個前立,還沒落下時,木蘭已斷了兩名高麗兵的氣,讓他永遠失去了參加慶功宴席的機會。木蘭殺得前後左右敵兵鬼哭狼嚎,正當她刺中一個高麗國兵咽喉,敵兵在慘叫聲中從馬上噴血掉落的時候,身旁的賀廷玉也抖動手中槍,又把另外一個敵人紮下馬來。賀廷玉一邊戰鬥,一邊提醒木蘭:“子英,多加小心!”

木蘭僅僅報予一笑,說道:

“伯陽,這句話該給你用才對吧?”

“這可不成,我可不像你那麼心慈手軟哪!”

賀廷玉的這句話,即使是語言不通,高麗軍也完全能夠理解,他手中槍隻要抖手一甩一刺,拔出之時必然伴隨著敵兵的一蓬血雨。

木蘭和賀廷玉是高麗人的照命煞星。他們二人,還有薛世雄率領的隊伍,以無比的勇敢,頑強地與敵人戰鬥。在人數上高麗兵占優勢,所以猛追不舍,把薛世雄的隊伍團團包圍住。據(隋書-薛世雄傳)中記載:“賊兵團團圍住隋軍,高麗兵的箭像雨點一樣從四麵八方射向隋軍,企圖殲滅征遼大軍。”

“快組成方陣!”

六十多歲的老將軍薛世雄下令。

薛老將軍盔甲上沾滿了血跡和塵土。木蘭和賀廷玉接著指示在精兵中傳令,鼓舞著受傷和疲勞的防軍迅速組編成方陣,依靠武器和盾牌築成最後的防線。薛世雄把木蘭和賀廷玉叫到身邊,指著陣地一角說道:

“以那兒為突破口,率領二百騎兵衝出重圍。”

老將笑著補充說:“應該能成的,年青人嘛。”

薛世雄在隋軍存亡關鍵時刻,發現了敵人方弱處,做出了正確的指揮,不但止住了敵人的進攻,而且采取反擊措施,組編方陣防住敵箭,最後成功的組織了突圍。

高麗軍也出現了疏忽大意的錯誤,他們原想用狩獵的方法將隋軍包圍後,一點一點地慢慢消滅掉,沒料到隋軍派出二百精銳鐵騎突圍,霎時亂了高麗軍的陣腳。木蘭的戰馬奔馳,敵人呆呆站在軍旗旁,還沒來得急應戰,已死在木蘭快劍之下。與此同時,薛世雄帶領全軍人馬悄悄地突圍成功,高麗軍一時不知所措,頗為混亂,防軍藉此得以撤退。

隋軍中有英雄,但個別將土的英勇頑強戰鬥,即使取得局部勝利,也不可能改變戰後的大局,隋軍征遼之戰,最後是失敗了。

高麗軍得勝,欣喜若狂。薛世雄指揮著殿軍英勇與敵戰鬥,雖小報一箭之仇,但防軍仍是損兵大半,傷痕累累地向故國退縮。

高麗將士歡呼“勝利了,我們戰勝了大精帝國!”總帥乙支文德再三考慮之後,決定把防軍趕過鴨綠江就不再發動總攻擊。隋軍渡鴨綠江進攻高麗的部隊,活著歸來的隻有二千七百人。與楊帝在一起的將士,雖然沒有人員上的傷亡,但因糧草不足,身心疲憊,也已失去續戰鬥的銳氣。

乙支文德可能是從自己是小國的情況考慮,打退隋的進攻後,打算相矛頭轉向南方比自己還弱小的國家——新羅和百濟。

宇文達好不容易才渡過遼河活著回來,卻又不得不麵對皇帝的壓怒,怒氣衝天的楊帝大罵:

“伯通!你是怎麼搞的?如此狼狽不堪!!”

伯通是宇文述的字。臉色蒼白的字文述伏在楊帝腳邊,惶恐地解釋不得不撤兵的理由。此刻,煬帝熱血沸騰,宇文述膽吸心寒。兩人僵持了一陣,煬帝終於強壓住火氣:

“……好吧,撤了就撤了。”

出乎意外,楊帝對這件事居然不再追究,其他將軍心情也平靜下來了。楊帝注視著叩拜的宇文述,大眼中射出怒光,勉強地控製往了心情,他正在思考著另一個計劃。他決定全軍撤退,即日起行動,在這塊土地上他覺得很不舒服。

九月十二,煬帝乘坐禦女車,與女眷邊行邊玩地返回了洛陽。字文述被免除一切官職,關在檻車中被拉回,對他來說,能讓他活著回來已經不錯了。他第三個兒子是楊帝的女婿,要是沒有這門親戚關係,宇文述早沒命了。他的幕僚劉士龍,就是因吃了敗仗而被處死的。

隋軍連累帶傷,有氣無力地返回家園,東向西翻越長城,再次看見褐石山風景時,眾人心中皆起了一種荒無之感,去時閃閃發光的盔甲,回時已滿布砂全血跡。

“能活著回來就是萬幸了。”

賀廷玉笑著對木蘭說,木蘭心中也這樣想。木蘭眼前浮現出的,是一年前女扮男裝告別父母的情景。戰場上的血腥味代替了木蘭身上原本的花香;刀朝相交的????響聲取代了小鳥的歡啼,閉目沉思戰場上沒有翠綠泛波的水鄉風光,隻有黃塵飛揚日落黃昏的情景…。每思及此,木蘭就更加思念家鄉。

此後,隋朝進人了叛亂四起,多災多難的時代。

“亂世出英雄。”正如(隋書)中所記述,亂世已經來到木蘭眼前了,當時山東的王萍率領俠義群雄隱伏在長白山中,以及其他的不少綠林人物,都成為流傳至今的有名人物。

此外竇建施的勢力也在擴大中,他是一位講義氣的人,從用軍脫逃後,家人被官方認定犯有隱藏之罪全被處死,為了推用用王朝給家人報仇,他開始獻身於反為。

本蘭曆經艱難,總算回到了原郡,這兒與昔日相比已麵目全非。揚帝和衣著華麗的女眷以及整天無所事事的宦官們已離開了話郡。曾經駐紮百萬征遼大軍的軍營秋風蕭瑟,荒無人煙。賀廷玉觸景生情,仰天歎道:

“這景色真使人無法忍受。”

呆在琢郡無糧草供濟,隻有等死一途,二千人正在想今後如何辦的時候,一位身穿官服手中拿著一隻卷軸的人走來,呼喚著“賀伯陽、花子英”的名字。官吏核實了賀廷玉和花木蘭的身份之後,裝模作樣地打開卷軸,這是一張詔書。這名官吏是兵部的功曹,功曹用現代的話來解釋就是國防部人事部的官員。

“二壯士征遼之戰中英勇善戰,屢立戰功、特授予武牙郎官位,任命為折衝郎沈光的左右副將,須即刻赴洛陽到沈光將軍帳下待命。”

木蘭想脫下男裝歸鄉的打算落空了。賀廷三問這位功曹:

“我倆乃藉藉無名之輩,究竟蒙何人思寵保薦?”

“此乃正議大夫的推舉。”

正議大夫就是命令木蘭和賀廷玉,從高麗軍重重包圍中突圍的老將軍薛世雄的官名。老將軍以推舉他們作為對他們戰功的獎賞。

這一年,即大業八年。花木蘭十八歲,賀廷玉二十歲、沈光二十二歲。遠征失敗後,造反的事件時有發生,但大部分的人尚未察覺到隋朝的統治正在動搖。十月,天才工程師工部尚書宇文愷病逝。後人都說:“宇文工部死得真不是時候。”他為隋精心設計的長安城,後來在唐朝時建成,他自己並沒看到這壯觀景色就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