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1章 產婦為何補鈣(1 / 1)

生活在現

大多數人都知道,孕婦是需要補鈣的,因為胎兒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鈣質,這些鈣都是來源於母體,所以,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通常都會有意補充鈣質。但是,有些產婦卻往往認為小兒已經出生,對鈣質的需要量減少,並且可以通過飲食來獲得較多的鈣質,因此容易忽略自身的鈣質補充。其實,鈣質對產婦也是非常需要的。

現象解析

胎兒出生後,身體發育是非常迅速的,這就需要大量的鈣,研究表明,為了滿足母乳喂養新生兒對鈣質的需要,每升乳汁中的含鈣量應在300毫克以上,這就使得產後的母親每天大約需攝取1200毫克的鈣,而且乳汁分泌量越大,鈣的需要量也就會越大。但是,女性在產後,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都很低,泌乳素水平卻較高,這容易造成月經未複潮前骨更新鈣的能力變差,乳汁中的鈣便會消耗大量體鈣,如果此時沒有攝入足量的鈣,就容易得腰酸背痛、腿腳抽筋、牙齒鬆動等“月子病”,而且還將間接造成嬰兒發生佝僂病。

專家支招

1.產後女性最好每天喝250毫升的奶,以補充乳汁中所需的300毫克的優質鈣。

2.每天都要食用適量的豆類或豆製品,一般來講,100克豆製品能夠為人體提供約100毫克的鈣。同時,還要多食用海米、乳酪、芝麻或芝麻醬、西藍花及甘藍等食物,從而保證鈣的攝取量在800毫克以上。

3.食物中的鈣含量較難確定,所以的補鈣方法就是食用鈣製劑,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

4.多去戶外曬太陽,並堅持做產後保健操,以促進骨密度恢複,增加骨硬度。

相關鏈接

產婦適量吃些新鮮果蔬

在我國一些地方,流行著一種傳統的錯誤認識,即產後不能吃蔬菜、水果,甚至還有不讓吃酸或鹹食品的說法,把產婦的飲食限製得很單調,這對母子健康和發育生長不利。

由於母體分娩時體力大量消耗和大量失血,子宮內有較大的創傷麵,加上生殖器官要逐漸複原及哺乳嬰兒,產後應盡可能地多吃些容易消化、富含營養、水分充足的食物,每天吃的量比平時約多1/3,最好是多加1~2次小餐。食物中應含有一定量的動物蛋白和脂肪,如肉類、牛奶和蛋類。鈣是嬰兒生長骨骼必需的,故應多吃一些含鈣食物,如豆腐、牛奶或羊奶。食物中還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種維生素是產婦組織修複和分泌乳汁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纖維素還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可以防止便秘。而蔬菜和水果中的維生素、纖維素含量均很豐富。因此,產後不吃蔬菜和水果的習俗是錯誤的,毫無科學根據的,而是應當適當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