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秋初冬(1 / 1)

德富蘆花(1868~1927)

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出生於熊本縣。德富蘆花經常在作品中批判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在日本近代文壇引起了眾多關注。其代表作有《黑潮》《自然與人生》等。其中,散文集《自然與人生》對我國近代諸多文人的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晚秋初冬》選自《自然與人生》。

晚秋初冬

(日本)德富蘆花

霜落,朔風乍起。庭中紅葉、門前銀杏不時輕舞,白天看來好似掠過書窗的鳥影;晚間輕打著屋簷,雖是晴夜,卻使人想起雨景。晨起一看,滿庭皆落葉。舉目仰望,楓樹露出瘦弱的枝頭,遍地如彩錦,樹梢上還殘留著被北風留下的兩三片或三四片葉子,在朝陽裏閃光。銀杏樹昨天還是一片金色的雲,今晨卻骨瘦形銷了,那殘葉好像晚春的黃蝶,四處點綴著。

這時節的白晝是靜謐的。清晨的霜,傍晚的風,都有些寒涼。然而在白天,湛藍的天空高爽、明淨,陽光清淨、美麗。對窗讀書,周圍悄無人聲,雖身居都市,也覺得異常幽靜。偶爾有物影映在門上,開門一望,院裏李樹的葉落了,枝條交錯著,縱橫於藍天之上。梧桐墜下一片寬大的枯葉,靜靜地躺在地上,在太陽下閃著光。

庭院寂靜無聲,被霜打過的菊花低著頭,將影子鋪在地上。鳥雀啄食後殘留的南天竹的果實,在八角金盤下泛著紅色的光芒。失去了華美的姿態,使它顯得那麼寂寥。幾隻麻雀飛到院裏覓食。廊椽下一隻老貓正躺著曬太陽。一隻蒼蠅飛來,在格子門上爬動,發出沙沙的聲響。

內宅裏也很清靜。栗、銀杏、桑、楓、樸等樹木,都已落葉。月夜,滿地樹影,錯落斑駁,任你腳踏也分不開它們。院內各處,嫋嫋升起了焚燒枯葉的炊煙,茶花飄香的傍晚,陣雨敲打著栗樹的落葉,當暮色漸暗的時候,雨瀟瀟,落在路人的傘頂,聲音驟然加劇,仿佛整個世界都盡在雨中。這一夜,我默默獨坐,顧影自憐。

月色朦朧的夜晚,踏著白花花的銀杏樹落葉,立在院中。月光漸漸昏暗,樹隙間嘩啦嘩啦落下兩三點水滴—陣雨,剛一這樣想,雨卻早已停住。月亮又出來了。此種情趣向誰敘說?

月光消失了,寒星滿天。這時候,我寂然佇立樹下,夜氣凝聚而不動了。良久,大氣稍稍震顫著,頭上的枯枝摩擦有聲,腳下的落葉沙沙作響。片刻,乃止。月光如霜,布滿地麵。秋風在天空裏咆哮。夜裏,人聲頓絕,仿佛可以聽到一種至高無上的聲響。

(趙遠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