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2 / 3)

不論是在香港大學,還是在東瀛的明治大學,青春勃發的莊月明一顆心總是深深地眷戀著她那在香港掙紮、拚搏的表哥李嘉誠。

兩人長大了,一個繼續在學校讀書,一個在店裏做學徒工,在月夜,在夢裏,各自回味無窮。可以說,此生此世,刻骨銘心,永遠忘記不了這些過去的甜蜜。後來節假日在莊府相聚,莊月明也要誠哥哥講故事道趣聞給她聽,哪怕是發生在誠哥身上微不足道的任何一件小事。

這時的李嘉誠,雖然年少,但是,幾年的社會閱曆與磨煉,已經錘煉出一個沉穩、開朗的小小男子漢。李嘉誠的臉上,已經沒有過去的憂愁,更多的,是對社會變遷的感悟,對人生的深刻體會,對生活的冷暖風霜,對前途的執著追求,對未來的自信。當然細心的莊月明,不時發現,表哥的臉上,不時帶著絲絲倦容與陣陣疲勞。

莊家上下,對這對小情人並不看好。莊月明的父母極力反對自己的千金下嫁窮外甥李嘉誠。甚至,為了棒打鴛鴦,斬斷情絲,不惜在女兒港大畢業後又遠送東洋留學。莊老板可謂用心良苦。

在當時尚十分傳統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華人社會,莊月明的才學顯然是多餘了。在兩人相戀的期間,他們或許想過,林黛玉是賈寶玉的表妹,賈寶玉是林黛玉的表哥,林黛玉、賈寶玉表妹表哥,相戀相愛,終因那是婚姻不能自主的社會,葬送了這對有情人。雖然香港是西方式的戀愛婚姻自由自主社會,浪漫戀情的這對表妹表哥,期待著揭紅蓋頭的那一時那一刻那一分那一秒。仿佛,冥冥中,有神主宰,那一天也在慢慢向他們招手,向他們靠近。

在莊月明的內心深處,對於奮力拚搏,開創事業的誠哥,敬羨非常。李嘉誠的大千世界,就是莊月明的方寸星空。莫非,我們不能成為一個人嗎?盡管李嘉誠為人相當含蓄,感情從不外露,但莊月明知曉李嘉誠是在盡其所能,超其所力,向她顯示能力,展示活力,表現毅力。

當然,也在向她的爸爸展示實力。在向她顯示頑強精神,而這正是,莊月明愛上李嘉誠的內在動力。莊家大小姐知道,誠哥在默默期待著自己。從此,莊月明默默地將自己的事業,同李嘉誠的事業聯係在一起,為他每獲得一步巨大成功,感到無限的高興。

1950年,年僅 22歲的李嘉誠創辦長江塑膠廠。“長江”取意於“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裏”,足見李嘉誠的雄心壯誌。莊月明更加欣賞表哥,並為他感到自豪,為他感到驕傲。

開工廠初期,曾經出過質量事故,李嘉誠再一次體會到世態炎涼。世情在變,危難之中不變的是,莊月明對表哥的一片赤誠之心。童年的困苦,愛情的力量,將曆經磨難的李嘉誠鍛造成堅毅的男子漢。

李嘉誠依然向前走,向前衝,向前搏。除了耐心等待,李嘉誠知道,他沒有別的選擇。

莊月明依然故我,固執己見。外麵的世界好像全然與她無任何關係。除了大膽爭取,耐心期待,還有少女少有的積極主動。還有那,斷斷續續的翩翩起舞的垂蔓,令人浮想,令人留戀,令人輾轉。

當時尚在香港大學念書的莊月明,每周至少要來看一次表哥,功課緊張的時候,也總會給表哥打個電話。可以想象,忙碌一天疲憊不堪的李嘉誠,那時那刻的激動。莊月明的爽朗、樂觀感染了危難中的李嘉誠,莊月明對李嘉誠的未來所表現出來的信心,成了李嘉誠戰勝危機的最大動力。

1955年,長江塑膠廠出現了轉機,產銷漸入佳境。李嘉誠把這一好消息告訴遠在日本求學的莊月明,莊月明滿心歡喜地給李嘉誠發回了一封祝賀電報,並引用了李嘉誠曆經挫折和磨難之後為自己擬定的座右銘:“穩健中尋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

李嘉誠的事業開始一步一個台階走向一個又一個的新的輝煌:李嘉誠已經事業有成,他與莊月明的愛情也本該瓜熟蒂落,但好事多磨,若按世俗的眼光,他們並不門當戶對。

莊月明出身富貴名門,受過高等教育,才貌雙全。而李嘉誠出身寒微,唯讀過初中,雖然事業初成,但將來怎樣還是個大大的未知數。而莊靜庵和李嘉誠母親莊碧琴也表示反對。莊靜庵的反對,或許可以理解,但母親莊碧琴的執意反對,卻讓人們不可思議,如墜雲霧。

無論如何,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莊月明,鐵了心,非她的誠哥不嫁。戀愛中的李嘉誠曾經不止一次動情地對莊月明說:“不論將來我發達到什麼程度,此生我都隻愛你。”一諾千金,擲地有聲。然而,女性畢竟是女性。夜深人靜,莊月明又偷偷拿起了《孔雀東南飛》。她不理解自己的父親,她更擔心李嘉誠在來自各方麵的壓力麵前會退縮動搖。

《孔雀東南飛》描寫一個封建社會中常見的家庭悲劇。男主人公焦仲卿是廬江府小吏,與其妻劉蘭芝感情甚篤。但焦仲卿的母親卻不喜歡兒媳,焦仲卿又常因公幹不在家,在此期間婆媳矛盾殊為激烈。劉蘭芝向丈夫訴苦,說自己忍受不了婆婆的苛刻,焦仲卿去勸說母親,卻反被母親罵了一通,並逼他休妻再娶。

焦仲卿彷徨於母親與妻子之間,不免進退維穀,於是他勸劉蘭芝回娘家住一段時間,等他辦完公事後再來接她。劉蘭芝含淚而別,回到娘家。過了一段日子,縣令和太守相繼遣媒為子求婚,劉蘭芝的哥哥逼迫她答應,劉蘭芝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暗暗下了死的決心。

婚期前一天,劉蘭芝與聞訊趕來的焦仲卿抱頭痛哭,約定黃泉下相見。在太守家迎親之夕,劉蘭芝與焦仲卿雙雙自殺,兩家將他倆合葬在一起。這個悲劇,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中婦女隻能聽憑別人決定自己命運的不幸處境,作者從這種悲劇中發現了深刻的人生教訓和社會意義,並用漢末時已臻於成熟的五言詩體做了完美的體現。

莊月明的雙眼早已充滿了悲淒的淚水。每當讀到這些詩句,更是徒添傷悲。

步入婚姻轉眼到了 1963年,李嘉誠已經 35歲,莊月明也已經 31歲,就算按今天的標準來看,也已經絕對是剩男剩女。他們對愛情的執著和真誠終於感動了固執的莊靜庵夫婦和莊碧琴,同時神奇小李李嘉誠在商業上創造的奇跡,也越來越讓莊靜庵感到驚奇動心,他們終於同意兩人結婚。

水到渠成,在一片祝福聲中,李嘉誠牽著莊月明的手,幸福地踏上了紅地毯。李嘉誠終於迎娶了他心愛的表妹,揭開了他心愛的表妹的紅蓋頭,兩人經過相戀相愛,既有浪漫,也有親情,親上加親,有情人終成眷屬。

郎才女貌,幾乎像是中國舊文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夢境。但這正顯出了李嘉誠的真性情,顯示出莊月明的誠摯意,她是多麼愛嘉誠,他又是多麼愛月明啊!這也實實在在展現出,李嘉誠作為現實生活中的真人凡人常人俗人的真性情。

李嘉誠為了使婚後的日子溫馨美滿,在結婚的前半年,便斥資 63萬港元買下了港島南深水灣道 79號的一幢三層花園洋房。這就是李嘉誠至今仍在居住的深水灣道 79號三層宅邸風水寶地。在當時的香港,擁有獨立花園洋房的華人富翁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