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越來越顯得吃緊了!
李維和波頓正加緊分析“女修羅菌株”的化學結構。他們把菌株分離開黑色部分和
綠色部分,放進質譜測定儀。結果如下:
質譜測定結果
第一號樣本——不明來源的黑色物體——
結構與比率
HHe
21.070
LiBeBCNOF
00054.90O180
NaMgAIStPSCI
00000.201.01O
KCaScTiVCrMn
000————
FeCoNiCuZnGaGe
—————00
AsSeBr
000.340
物體不含重金屬
第二號樣本——不明來源的綠色物體——
HHe
27.000
LiBeBCNOF
00045.0005.OO23.OO0
物體不含重金屬
分析完畢
結果很明顯:黑色部分含有氫、碳、氧,還有少許硫、矽和硒;其他元素含量太少
,
無足輕重。至於綠色部分,隻含有氫、碳、氧和氮。為什麼黑色部分和綠色部分的結構
這麼相象呢?為什麼綠色部分含有氮,而黑色部分則沒有?這些問題使李維和波頓很感
興趣。
他們初步的結論是:黑色部分其實並不是石頭,而是某種類似地球上橡膠的東西。
綠點的成分限地麵生命相符,可能是一種活性、致命而有繁殖能力的外太空生命。
這時候,氨基酸分析的結果出來了。這個結果給他們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女修羅
菌株”居然沒有氨基酸!“怎麼搞的?它沒有蛋白質,怎麼能叫做生物啊?!”波頓長
長地歎了一口氣。
沒有蛋白質的生命,豈不是跟地球上的生命完全兩樣?
“形態實驗室”內,史東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女修羅菌株”。
咦——真不可思議!竟是六角形的,一個六角形跟第二個六角形扣合在一起。六角
形的內部分成一條條棱,接到整個結構的中心。地球上的生命根本沒有這種完美的對稱
性!
它——好象一顆晶體。
史東笑了。他想:李維一定會高興得跳起來了。他不是多次提出過生命可能是由某
種晶體構成的嗎?現在最好叫他來看一看。
李維剛來到,便歡天喜地的說:“我知道了。”
“知道什麼?”
“我知道這生物是怎樣活動的。從質譜測定和氨基酸分析,它的基本元素是氫、碳
、
氧和氛,但沒有氨基酸。我正在奇怪它沒有基於蛋白質的組織怎樣能夠活動,現在我知
道了。”
“你說的是那晶體結構?”
“不錯。”李維望著電子顯微鏡通過熒光幕打出來的照片,突然記起昨晚做的夢:
那間與外界隔絕的小屋……
“這個單位聯結周圍單位的方式很有趣——”
史東望了李維一眼,不知道他自言自語的在說些什麼。
“你想想看,它會不會是更高等生物的一部分?它可能象細菌一樣,本身自給自足
;
也可能隻是更複雜的生命的一個基本單位。正如我們見到一個單細胞時,根本不能分辨
出它是肝細胞還是腦細胞,更不能知道人的形狀怎麼樣……”
史東靜默了一會。然後輕聲說道:“肝細胞和腦細胞?唔,肝細胞有再生能力……
你記得森博士的‘使者理論’嗎?”
資料“使者理論”
“使者理論”是通信工程師森姆士在“太空飛行與通信”五周年會議上提出的。他
考慮各種有關外太空文化可能跟地球接觸的途徑,覺得現在地球上的任何通信技術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