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自己第一次擔任二年級的班主任。為了架起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我在班上設立了一個“班主任信箱”,還告訴同學們,隻要自己有什麼高興或者難過的事情,有什麼特別的想法或者心裏話,都可以以書信的方式往信箱裏投,老師會定時和大家進行溝通。其實這個與學生進行交流的辦法挺靈的,不僅解決了不少學生之間的問題和糾紛,還消除了不少學生心頭的陰雲。好些學生因此也逐漸改掉了不良習慣。

然而,每次當我打開抽屜,都會看見那一隻小紙船。它並不起眼,一看就是一雙極不熟練的手“捏”成的。這隻紙船實在是太簡單了。可是,對它我分外珍惜。紙船上麵還寫著一句話“老師,今天上哪兒了,您辛苦了!”每次看到它,我都會不由得想起一個不起眼的小男孩兒小張。

那天,我和學校幾位老師到外校聽課。上晚自習時,我興衝衝地來到班級,許多同學又習慣性地圍了過來,問長問短,無非是想讓我告訴他們今天的“旅行”。因為每次從外麵回來我都會給他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有時候還為他們帶了些小禮物。就在我津津樂道時,我發現小張同學站了起來,手裏好像攥著什麼東西走到了後麵的信箱前,小心地把手裏的東西扔了進去,之後回到座位上,羞澀地看了我一眼,便低頭做起作業來。我並沒在意,因為這樣的情景對我來說習以為常了。

上課的間隙,我像往常一樣把信箱裏的“信件”取了出來,唯有一隻粗糙的小紙船,上麵寫著“老師,今天上哪兒了,您辛苦了!”我隻覺得心裏暖暖的,除了感謝,還多了一份難以言語的欣慰。我看看小張,還在認真地寫著作業呢!為了不驚擾他,我便把紙船放在了講台桌上,壓在粉筆盒下,開始講課。

也許是因為我一時疏忽,卻深深地刺傷了一顆幼小的心靈。

到了第二天我才發現講台桌上的那隻小紙船不見了。一位同學向我描述了當時的情形:這天早上,值日生從紙簍裏發現了那隻紙船,當在班上詢問是哪位同學的時候,小張飛快地從座位上站起來,紅著臉連忙衝到了值日生跟前,一把搶走了那隻自己送給老師的紙船。

至此,我徹底明白了。帶著懊悔的心情,我放下手中的課本,疾步向班級走去……

我找到了正呆坐在位子上的小張,跟他講清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昨天晚上,下課以後,我急於離開教室,把小紙船落下了,被值日生丟進了垃圾桶。說明了一切,小張聽後心情好了許多,微笑著對我說:“老師,那我再做一個給你吧我說:“還是這隻好!我就要這個。”

他把那隻帶有汙點的小紙船重新放在了我的手心。

看著這隻失而複得的紙船,我深深地感受到:童心是多麼無瑕,又是多麼的敏感而脆弱,我們應該精心嗬護。

這隻小紙船成了我永久的紀念,這裏麵深藏著一顆晶瑩、純真而又不可欺的童心。我特意把小紙船裝進一個信封,放進了抽屜,讓它時常提醒自己,鞭策自己。

每個老師或許都會有這樣類似的經曆,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紙簍裏的紙船”,很可能隻有一隻。因為它表達的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信任;它傳遞的是人與人之間最純潔而又最直接的真情。我們切莫輕易地傷害學生的情感,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孩子,因為,童心無價!珍惜學生的情誼就是珍惜自己作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主題品悟:童心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隻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明代學者李贄在《童心論》中曾言:“童者,童心也。失缺童心,則失去童真;失缺童真,則失去真人。”

二者的論述綜合起來看,告訴我們:唯有心懷童心者,才知童心純與美。學生對老師的愛,有時候不需要說出來,孩子們會通過一些不經意的舉動表現出來,比如,跑過來把你緊緊抱住,上課時專注的眼神,往你手上遞過一支紅色筆芯,悄悄跟在你的身後冷不丁拍了一下你的肩膀等等。這是學生在表達他對你的尊重、信任和情誼,很簡單,很質樸,也很純潔。

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成為兒童,才能去理解童心,尊重兒童,純淨自己的心靈,然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小心翼翼地去嗬護它,精心備至地去培養它,和孩子一道品嚐成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