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在位九年去世,其弟忽必烈在1260年繼任大汗,他不但稱汗,而且仿效漢人模式,十一年後又稱帝,定都北京,這就是元帝國。忽必烈具有雙重身份,不但是大蒙古國的大汗,還是中國的皇帝。
至此,大蒙古國的一個帝國(元帝國)和四個汗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全部到齊。
忽必烈稱帝後最迫在眉睫的事就是結束長期以來的對宋戰爭,滅掉南宋。此事要從頭說起,我們還記得1231年,拖雷兵團穿越南宋領土直奔金國鄧州的事。其實,當時蒙古兵團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囑向南宋借道,可成吉思汗沒有料到,南宋居然不借道,而且還把前來談判的蒙古使者殺了。
拖雷暴跳如雷,道也不借了,命令蒙古兵團強取。遠征軍司令拖雷在大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輕易地撕開了一道口子順利進入南宋,拖雷兵團在南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狂風掃落葉般蕩平了南宋數十州,然後又順利地離開南宋境,進入金國境內,猛攻鄧州。
1233年春,蒙古人攻陷開封。金國最後一位皇帝完顏守緒跑到蔡州,窩闊台和南宋簽訂軍事同盟,蒙古帝國要求南宋供應蒙古軍隊糧草,並且出兵,雙方共同攻陷蔡州,事成之後,兩國以淮河為界。
1234年,金國滅亡。蒙古人正在專心致誌地打掃戰場,南宋突然集結二十萬大軍向三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裏的蒙古人發動攻擊。注意,這三處都在淮河以北黃河以南,按宋蒙當初的約定,淮河以北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跟你南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也就是說,這是赤裸裸的叛盟和侵略。
進展非常順利,1234年陰曆八月,南宋軍隊光複三京,京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方麵還未來得及擺慶功宴,蒙古人已發動反攻,南宋二十萬軍隊幾乎同時在三京崩潰,潰退到淮河南岸後,足足損失了一半士兵。
南宋這次突然叛盟激怒了蒙古人,而那不堪一擊的戰鬥力又使蒙古人向其發出滅亡通知書。從1235年開始,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兵團沿著南宋邊境,持續不斷地發動攻擊,讓南宋吃不香睡不著。
1253年,蒙古帝國劍走偏鋒,繞過南宋,深入萬山叢中的雲南地區,滅掉大理王國,隨後又使安南王國臣服。1258年,蒙古帝國分三路進攻南宋。1259年,其中一路的忽必烈強渡長江,抵達鄂州(今湖北武漢)城下,百道攻城,鄂州城馬上就要陷落,突然合州戰場傳來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忽必烈大吃一驚的嘴還未來得及合上,又傳來消息說,他的兄弟阿裏不哥正在蒙古本部舉行大汗上任典禮。
忽必烈認為自己比阿裏不哥更有資本擔任大汗,於是放掉鄂州,掉轉馬頭回蒙古帝國本部和兄弟“相煎”去了。經過四年血流成河的內戰,1264年,忽必烈以壓倒性的優勢勝出。1269年,忽必烈對南宋全麵宣戰。1274年,蒙古遠征軍司令伯顏攻陷鄂州,順長江東下,陷安慶,在蕪湖江麵擊潰了南宋軍隊的最後一道防線。現在,蒙古軍隊可以大搖大擺地去臨安了。南宋急忙求和,伯顏按忽必烈的指示同意了。忽必烈的本意沒打算滅南宋,而是希望南宋和安南一樣,做元帝國的衛星國。
但是,南宋自己送死。伯顏派去杭州的談判使者在半路上突然被一名南宋愛國將領處決,伯顏聽到這個消息,氣得馬上變成了一個炮仗。南宋中央政府慌忙派人去向伯顏賠罪,並且發誓要嚴懲凶手。伯顏壓製自己不要爆炸,第二次派出使者。想不到南宋的愛國人士太多了,第二個使者走到半路時,又被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