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尊重他們,隻因為關係好才逗弄逗弄。
穆-斯-林同胞封齋開齋很講究、很神聖。
其實有時候秦卓君就想不通他們這麼做到底是為啥?是因為信仰大過一切嗎?應該是吧。反正在秦卓君眼裏,穆-斯-林同胞在遇上事情的時候內部都是很團結的。
秦卓君覺得他們都挺不容易。封齋月一天時間不能吃不能喝,一個個嘴皮幹了一層,隻能硬挨到規定的飯點才能進餐。
身體好的還好說一點兒,身體素質差、年齡大、平時飯量大的,真不知道他們這一天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在這吃不飽、吃得差的年月,還能把信-仰堅持到這種地步,這個民-族這種精神都值得尊敬。
不過萬事無絕對,就拿封齋一事來說,女生比男生堅持,老人比年輕人堅持。年輕人有的不封齋,但老人對這種傳統異常在乎。
元旦晚會在縣工會禮堂舉辦,場地是學校協商租來的。秦卓君到的很早,滿場子亂轉悠想湊湊熱鬧,但最後失望往往比期望要大。
節目單一,趣味性不強,沒有互動性,綜合考評一個字‘差’!兩個字‘很差’,再多了就不好說了,那就成對母校的無底線吐槽了。
元旦過後,班裏同學商量著怎麼去老班家開齋,這個時候就看出了男女生之間的巨大差距。
班裏女生有錢,男生沒錢;女生想搞的神秘點,男生想直接趕飯點;女生為了去的時候拿什麼禮物費盡心思,男生建議直接買幾斤水果就好。
唉,看看人家女生,啥時候都是貼心小棉襖,再看看男生,都是一群白眼狼。
最終,班裏一幫男男女女是一起去的。
女生提的牛奶、寫的賀卡,花了幾十塊;男生合起夥來稱了一袋水果,總共不到十元錢。這還是在女生人數比男生少的情況下產生的差距。
師母很熱情,人也很漂亮,不知道老班當年是怎麼追上她的。
老班很愛師娘,身上穿的那件紅毛衣,就是師娘好幾年前給織的,一直沒舍得換新的。
直到秦卓君畢業十多年後再見老班時,老班依然穿著那件深紅色的師母給織的毛衣。
一件毛衣見真情,裏麵滿滿的都是師娘對老班的愛啊。
進了老班家,大家夥兒也沒啥好拘束的。一大群人擠在一間屋裏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老班家總共也隻有兩間屋,一間臥室,一間廚房,不擠一間屋還能上哪兒去。
師娘很健談,坐一堆女生中間天南海北的拉家常,時不時的和一群女生哈哈大笑開玩笑。
老班則被打發到隔壁廚房為大家收拾吃喝了。作為客人,今天我們保證不幫忙,就等著吃喝了。
老班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兒子五歲,女兒還不滿一周歲。
女生抱著人家女兒不放,男生堵住人家兒子不讓出去,想通過短短時間把這小子培養成自己這樣的讓老班頭疼,良心都大大滴壞了。